正文 第13章 策略篇“和平崛起”的考量(3)(2 / 3)

(二)“和平崛起”與東盟

國際關係曆來都具有多個層麵、多個維度,中菲兩國之間的南沙爭端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專家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邀請阿基諾訪華,通過加強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推動中菲關係向前發展,對兩國關係中的敏感問題進行有效管控,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中國外交的韌性。“隻有雙邊關係變得豐富而厚實,才會有更強的抗衝擊能力。”中國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雙方人民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1991年,中國成為東盟的對話夥伴。2003年,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麵建成。20年來,中國與東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鄰友好合作全方位發展,給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人民帶來巨大福利,實現了互利共贏,促進了雙方各自經濟社會發展,也為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東盟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建設共同體,中國致力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共同目標,這為中國-東盟未來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116中國將一如既往,做東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願與東盟共同努力,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1、東盟在中國“和平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從中國的海洋權益來看:南中國海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並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油氣儲量。但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等東盟國家均與中國存在南海領土主權與資源之爭。而美國、日本也從自己的戰略利益出發插手南海爭端,這就增加了中國與東盟有關國家矛盾的複雜性,從而使中國在維護海洋資源權益方麵長期麵臨嚴峻的挑戰。

從經濟合作潛力來看:東盟國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儲量達500億桶、天然氣73萬億立方米。與東盟國家加強經貿合作,無疑有助於破解製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和能源瓶頸難題,而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將會進一步發展中國同東盟的貿易關係,實現中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出口渠道,擴大經濟發展的空間,繼續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此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利於提高中國的國際市場份額,使中國企業有更多的機會進軍東南亞市場。

從能源安全來看:目前中國90%以上的進口原油需通過海路運輸,且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由於中國利用海外能源受到有關利益方的激烈競爭,發生意外事件導致馬六甲海峽被封鎖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中國直麵潛在的巨大能源運輸危機。正是由於東盟國家扼守中國海外進口石油運輸線咽喉,所以與東盟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中國和平崛起的地緣經濟環境。中國應借助與東盟國家開展合作的好勢頭,利用雙邊自由貿易區體製,與東盟組成利益共同體,拉近與東盟國家間的距離,提升雙方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度,實現拓展資源進口渠道、開辟安全的海外能源運輸信道的目標。

從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來看:對於中國的廣西、雲南等省區來說,東盟國家是其主要出口市場,地緣優勢明顯。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大大促進西南省區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拓寬中國的南下出海通道,為西部大開發戰略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不但如此,還有利於構築中國對外經濟安全的戰略縱深,維護中國的地緣經濟安全。

1、正確處理和認識南海問題

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確鑿的、無可爭辯的主權。但是南海爭端中,美國的身影不時出現。美國一方麵表示希望各國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糾紛,另一方麵,又聯合一些東南亞國家舉行軍演。這些矛盾的言行,隱藏著美國深層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