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笑道:“他才不舍得呢,這是禦賜的南海玄鐵火龍槍,世間隻此一把。”
賈蘭咋舌:“這麼珍貴?”
水溶道:“不然易學士怎會拿它嚇唬紫英?”
賈蘭恍悟:“原來如此。”
折騰了一番,眾人紛紛喊冷都進了屋,單馮紫英站在院中望著樹上的長槍愁眉苦臉。水溶也不管他,命下人取了上等茶、酒,以及點心,幾人圍著火盆暢談時事,作詩論詞。
作了幾首詩後,馮紫英才悶頭悶臉的進來,坐在李良旁邊不說話。眾人也不管他,仍自顧的談笑飲茶。
因座位是按權位年齡安排,賈蘭和李勵坐在最下,上麵就是李良,馮紫英便坐在他們中間。
賈蘭問馮紫英:“馮大哥,你想好怎麼弄下來了嗎?”
馮紫英低頭喝悶酒:“沒有,依我的功力,再練個十年可能會有辦法。”
李勵湊過來道:“活該,讓你平日拿著那火槍耀武揚威,要我說,早就該給你封起來,免得你哪日不小心傷到人。”
馮紫英瞪他一眼,“你哥也天天拿著禦賜青龍劍耀武揚威,你怎不說要封起來。”
李良正聽易言秋和趙睿討論《左傳》,聽到馮紫英說他,便扭過頭道:“怎得又扯上了我。不過要我說,依你這脾氣,那槍封幾天也好。”
馮紫英苦臉道:“你說的倒好,你使那麼大力氣,我幾天能弄下來嗎?幾年後倒還可能。”
李良道:“說得也是,不過我也沒法子,我功力也不夠。”
賈蘭道:“那怎麼辦?等到十天半個月後,樹長齊了,馮大哥再取就更難了。”
李勵推推馮紫英,小聲道:“我給你出個招。”他端著茶杯的手往上指了指。馮紫英眼睛一亮,又一黯,愁道:“不行,在氣頭上呢,我不敢。”
李勵偷偷笑了兩聲,“我再給你出個招。”
賈蘭正好奇李勵又出什麼鬼主意時,上座易言秋喚他,他站起身。
易言秋道:“剛才同王爺談起古文,正好你這幾日也在誦讀,我便問你一題。你上前來。”
賈蘭應聲上前,站在易言秋身邊。
易言秋問:“《左傳》中有一章為‘曹劌論戰’,裏麵魯莊公回答曹劌‘何以戰’時,有三句話,你可還記得?”
賈蘭答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易言秋滿意的點頭,又問道:“剛才三點,王爺亦認為皆是為官本能,但曹劌卻隻因第三點助魯莊公出戰,你可知是為何?”
這個賈蘭知道,曹劌出身庶民,自然是關心庶民利益。而對侍從小恩小惠,對神靈誠心實意這些事情都與百姓無關,隻第三點“以民情審判大小案例”方是對百姓忠誠。這也從一個方麵體現出了人心所向,取信於民的戰略方針。
賈蘭在上麵一一陳述自己的觀點,卻沒看見底下李勵指著他對馮紫英暗暗點頭道:“蘭兒最是心軟,你去求他。”
馮紫英低聲道:“讓蘭兒去求王爺?”李勵向馮紫英豎起大拇指。
李良在桌子底下踹他們二人,“你們倆說什麼悄悄話。小勵,認真聽著點,什麼時候你讀書也能這麼好。”
李勵腦袋一垮,回了聲“是”。馮紫英看他吃癟,一下子樂了,再看向前麵賈蘭乖巧模樣,更樂了。
賈蘭闡述完自己觀點,趙睿又接了幾句話,翰林院的一位立刻提出異議反駁於他,兩人便就“民情”二字吵了起來,易言秋並其他幾位編修偶爾也插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