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者,殺伐之器也,論及劈砍,不及刀斧,論及刺擊,則不如纓槍,然其得中庸,或劈或刺,無不如意,為兵刃之中王者。
誅仙之利,猶為之最,於誅仙世界之中,屬絕頂的神兵,便是幾縷煞氣溢出,亦不容小歔。且因為身處於太極洞中,誅仙煞氣有著地利之助,鋒芒更盛,不由得小心翼翼著,不敢逼迫得太過。亦是大書識海有些特異,較之尋常誅仙界中人何止是強了倍許,就算是與玉清境的長老相較,也是不差,方可自保。
自保自是無虞,隻是在他的識海之中,任劍影來去縱橫,心裏總是有些惱怒。修行路上多礙難,若是遇難事就避,難有什麼大成就,與那凡間農夫何異。心中自是不甘,他可是想著長生之夢的人,若遇事就避,與那縮頭烏龜沒什麼差別。
識海之中陰陽圖旋轉,磨滅著種種畏怯與負麵情緒,漸恢複了平靜,應對誅仙劍影,亦從容了幾分。多了進取之心,便不願隻是一味的防守著,識海上空之中,有著人類拯救計劃書所散白霧,時不時垂下一兩縷下來,阻上那劍影片刻。畢竟劍影乃是後來之物,更受排斥,如此,正合他心意,兩者若是合力,解決隱患,可謂是輕而易舉。
時時刻刻,劍影亦在壯大著,隻要汲取了洞中靈氣,便有煞氣隨之而入,彙入誅仙劍影之中,更是凝實。觀及此處,忙將心裏那一點小心思藏了起來,在眼下,坐山觀虎鬥可不是什麼好決斷。盡起心力,雖是對於識海之中爭鬥不熟,在白霧之下,輔助上一番,倒是無妨。
陰陽圖全力運轉著,漸成了旋渦之狀,散著引力,擾動著劍影,令其劍速更緩。白霧亦是心有靈犀,所化絲線,絲絲縷縷纏。繞於劍身之上,以其鋒利,在束糾縛之下,要花上半晌,方可掙脫。
劍影雖無誅仙劍那睥睨天下的實力,其中傲骨傲氣卻是不弱上分毫,怎甘於就此束手就擒?劈開束縛,微微一振,引出了幾許波動,在識海之中,看不出什麼,鬆了口氣,卻又是不由有些疑惑,真的如此簡單?
大書所不知的,波動露於外界,引得太極洞洞天亦是一震,隻是來不及在意了,當先有所變化的,便是洞中靈氣,瘋狂湧動了起來。宛如潮汐一般,一浪接著一浪,衝入他身體之中,卻亦隻能天奈苦笑。
若是未受此重傷之際,靈氣自是多多益善,如此,尚是不及塞牙縫的,如今,卻隻能苦笑了。放棄,可不在他的心中之列,一咬牙,隻來得及在識海之中望上一眼,便全神投入了舒引靈氣之中。
青雲門,通天峰禁地
非金非玉非石的古劍,立於古洞之中,似感應到了什麼,從封印之中醒來,嗡嗡作響,煞氣衝天而起,隻是方及洞口之處,便有青光封印亮起,不得及外。不甘於如此,騰空而起,化作道道流光,在封印之處劈砍了起來,泛起了道道清波。
祭台之下,雜亂的刻紋,交織著,隨著洞口之處清光暗淡,亦泛起墨清色業光芒,與洞口處清光交相呼應,化作諸多符文流轉,將古劍壓回祭台之上。隻是可惜,青雲門中眾位真人所未見著,祭台之下,已是有著幾處裂縫,絲絲縷縷的煞氣滲入其中,隨著青雲門七脈山峰天然聯係,化入其中。
大極洞中,大書雖有些好奇,怎的洞中煞氣增了如此之多,卻亦是無暇顧及了。靈氣湧入身體之中,周身毛孔大開,想要閉合亦是不能,隻能忍著其中刺痛之感,以太極清道之意染化著靈氣,入經絡之中,恢複著傷勢。
太極玄清道功效非凡,隻是大書重傷未愈,且道行修行未深,不能及時轉化盡了,尚餘著四成左右,隻能眼睜睜看著其入身體之中,破壞著經絡,傷勢更重。幸染化靈氣之速快上了不少,愈合之勢略好些,聊作安慰,不至全作了無用之功。他總算是知道先輩為何入洞中療傷多是坐化於洞中,煞氣攏亂心神,令神思不定,靈氣湧入身體之中,不能加以排解,那便隻有坐化一途。
經絡之中,尚有著阻礙之處,心思一動,以靈氣為鋒,強行破開,每及此,身體總是不由顫了幾顫,卻是因其中痛苦太甚,若非其後緊隨著真元蘊養,怕是要痛得昏迷過去。痛並快樂著,說不出其中感受,隻覺著地獄酷刑亦不過如此。
其中用於療傷者,雖不及其中十之一二,較之洞外,卻亦是快上了倍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