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不易不願大書入太極洞之中,不隻是擔心於大書安危,更是有著祖訓,不可輕入太極洞之中。雖所隔久運,至今日,各脈之中誰也不太當一回事了,卻仍是有些掛礙,畢竟是關乎於青雲門生死存亡的密事。
隨時間流逝,經絡漸至暢通無阻,傷勢亦複,金肌玉骨體質的優勢亦隨之顯現出來。靈氣洶湧之勢不減,卻已是無礙於身體經絡,隻須靜坐,便可待靈氣衝刷身體,化作真元,彙入丹田之中。
騰出了手來,便不再理會體內靈氣,隻是蘊養了經絡片刻,凝神,進入了識海之中。眼中所見,亦不由呆愣了一會兒,劍影近乎於實質,於一片黑霧之中若隱若現,看不太明,隻是感著寒冷不少,卻是受其鋒芒所攝之故。
亦不多言,隻是封閉周身毛孔,令靈氣暫不可出入,斷其後援,絕其地利之優勢。與人類拯救計劃書所散白霧交鋒,本亦是勢均力敵,斷了後路,進擊之勢不由一頹,黑色煞氣斷了源頭,再也形不成濃雲之狀。
劍影順勢一吞,吞噬了大半煞氣,隻餘看一小半飄落了下來,落於識海之中。識海早便已是化作了陰陽圖,磨滅著白霧煞氣,增強於已身,雖是偶然,但他已得鷸蚌相爭之利。
亦是不知兩者戰多少時日,識海之上,白霧與煞氣所裂碎片可是不少,頗費了一番功夫,方清理幹靜。好處不少,太極玄清道之精義越發熟悉,了然於胸,前路尚有些不清晰之處,亦隨之而解。
心中微微一動,由本能而出,分出了幾縷意識,在空中,化作了小小的陰陽圖篆,漫天飛舞著,衝白霧與劍影而去。人類拯救計劃書所散白霧,難分敵友,劍影更是啃骨吸血的禍害,在大書心中,巴不得同歸於盡方好。
隻是那日人類拯救計劃書與天地相爭,其滔滔威能,至今仍是深深記於心中,知單憑劍影乃是奈何不得它的,現今仍未逼出其真身,便可知上一二了。
劍影鋒芒已不在巔。峰之時,有了降服可能,怎願劍影消散於天地之中。心中一定,劍影在他看來,已是囊中之物了,不由熱切了幾分,卻未失了理智,料一時半會無礙,便先由著白霧去啃劍影甲冑。待劍影勢弱,則不必花上多少力氣,就可降服,豈不快哉!
在前世時,大書就頗為羨慕劍仙的風範,禦劍千裏取敵首,逍遙自在,行於天地之間。今日,與劍影相搏,方知其中凶險,那怕是有意放鬆了些許,陰陽圖篆仍是在劍影一閃之間,消散了去。若不是前頭有著白霧阻礙,單憑著幾縷意識所化陰陽圖篆,怕是抵擋不住,稍有大意,還可能吃上一個大虧。
再不敢小覷於劍影,若再起了波瀾,可就是不妙了,他可是未忘了之前,那一陣波動,可就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顧不得心中算計,盡起了心中餘力,震動識海,激起了陣陣水花,浮於空中,則化作陰陽圖篆。
若是單論一個或是幾個,隻是杯水車薪,但激起了水花萬千,所化作陰陽圖篆亦有萬千,層層疊疊,時化作通天之橋,時化作彌天大網。
劍影縱橫四方,自落於下風以來,便不在一處地方多加停留,來去如電,攪得白霧疲於奔命,奈何它不得。不時,可斬下一兩縷白霧下來,落入識海之中,令大書獲益不小,這亦是他感著猶豫不決之因。
勿論何種生物與生俱來的,便有一種危機本能,隻是強弱有別而已,現今,大書便在心靈之中隱隱有覺,萬萬不可如此下去了,否則將有大危機。略一猶豫,便放棄了一個不靠譜的妄想,循著先天靈覺,心念變幻,漫天陰陽圖篆化作了虹橋,隨心意所動,騰空而去。
有若流光,較之劍影遁速,亦不差上分毫,隱隱之間,甚至快上一絲。如此情景,亦是劍影無人駕禦,隻憑著本能而動,在識海之中,隔絕了內外,得不到煞氣補充,越是疾馳,消耗越大,終將消散。劍影隻得了一絲靈性,卻亦不願消亡,受此影響,劍速總是慢了幾分。
陰陽虹橋方起之際,尚在與白霧纏鬥,廝殺得難解難分,待陰陽虹橋至其不遠處時,覺著危險,卻亦是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