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11日,他參加在青島召開的海軍第一次政治工作會議。他認為中國過去的海軍是防內不防外,封建勢力的海軍、蔣介石的海軍都是這樣。我們建立海軍是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任務很重。我們的海岸線很長,要保衛海防,首先要靠海軍。他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僅兩年時間,我們的海軍就建立起來了。目前這支海軍的力量雖然還不夠強大,但它是按照現代化的標準建立的。我們強大的陸軍曾經過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我們相信,經過一定時期的努力,中國人民也必將擁有一支強大的和陸軍同樣英勇善戰的海軍部隊。
1953年9月30日,他和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談話,根據當時的情況指出:你們要抓緊搞造船廠,海軍不是先去搞大艦,而是要先搞巡邏艇、快艇、炮艇。要多培養一些漁民當海軍。
1962年6月,他在聽取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彙報戰備問題時指出:要加強海軍的技術裝備,加強固守海島的建設。從目前來看,如果戰爭打起來,首當其衝的很可能是海軍和海島。
朱德對海軍建設,從技術工作到技術訓練,從開辦學校到建設軍港,從海岸炮兵到魚雷快艇建設等等,都有許多具體指示。他還不辭辛勞,視察了海軍的碼頭、艦艇、學校和修理所。直到1974年8月,他以88歲的高齡來到秦皇島,登艦出海視察北海艦隊。他看到經過20多年艱苦奮鬥,人民海軍已初具規模時,心中非常高興,寫下"增強革命團結,加速人民海軍建設"的題詞,勉勵海軍官兵為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繼續奮鬥。
朱德還十分重視特種兵的建設。
關於裝甲兵建設。1951年10月,他在裝甲兵幹部集訓會議上說:"裝甲兵是我軍的一個新兵種,它的主要裝備是坦克。現在的坦克兵是從步兵、炮兵調來的,對坦克技術還不熟悉。從司令員到每個幹部、戰士都應該把坦克技術摸熟。要建設好裝甲兵這一新的兵種,技術具有決定的作用。政治工作要保證技術的提高。軍事任務要靠技術來完成。"他還指出:"今後的戰爭是諸兵種的聯合作戰,要取得勝利一定要發揮坦克兵的作用。它是有掩護的炮兵,是陸軍中的骨幹。要破壞敵人的碉堡,要追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就要靠掌握技術、發揮坦克的威力。"他殷切地希望裝甲兵能盡快地掌握技術,說:"坦克兵的任務就是要很快消滅敵人,現在就要加緊學習技術,能熟練到什麼程度就要熟練到什麼程度,保證在敵人來時坦克能開得動,打得準,不然問題就大了。"
關於炮兵。他談到:"從前在遊擊戰爭時代,我們沒有炮,有了也不大愛惜;解放戰爭後期,在一些大的戰役中顯示了炮的威力以後,大家才都珍視這個武器。"他指出,炮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有人說炮是"戰爭之神",這話是有道理的。現代戰爭仍然要重視炮的使用。"
他向工程兵部隊提出"建設一支能掌握現代化技術的建設工程隊伍"。
他對鐵道兵非常重視,認為鐵道兵不論平時還是戰時都十分重要。他說:"鐵道兵是我軍的技術兵種,是現代化國防軍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你們的技術要學得很好,本領要練得很大,平時積極參加祖國鐵路建設,戰時擔負起搶修任務,保證軍事運輸。在現代化戰爭中,沒有鐵道的支援,就不能很快地把部隊運到前線去,就難以使用大兵團作戰。所以你們的任務,不論在戰時或平時都是艱巨的、光榮的。"
同樣,他還非常重視人民解放軍的後勤建設(已另辟專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