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的實踐使朱德更加切實地看清了現代戰爭對後勤的依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尤其是運動戰時期,由於誌願軍入朝不久,戰局發展很快,而後勤供應很不健全。據當時任誌願軍後勤司令部司令員的洪學智回顧,誌願軍後勤"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物資供應不上,傷員搶救不及時,部隊是在挨餓受凍的情況下打敗敵人的。部隊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沒飯吃,二怕無子彈打,三怕負傷後抬不下來。主要是我們沒有製空權,敵機轟炸破壞使後勤遭到嚴重損失。前三次戰役共損失了1200多台汽車,平均每天損失30台。此外後勤力量不足,機構不健全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美軍13個後勤人員供應1個兵,誌願軍則是1個後勤人員大體要供應6~10個兵。沒有充分的物資,沒有足夠的道路和交通工具,沒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就談不上後勤保障。"
美國也察覺到了誌願軍的攻勢由於受後勤製約,因而一般隻能進行七天左右這一弱點,他們稱誌願軍的攻勢是"禮拜攻勢"。在攻勢頭一周裏,美軍和南朝鮮就采取退卻或防禦戰法,待一周以後,則發起猛烈反撲。誌願軍由於後方糧彈不濟,往往隻好被迫後撤,有時甚至要處於被動的境地。
對此,朱德印象很深。他說:"這一次朝鮮戰爭給我們一個很大的經驗教訓。我們組織龐大,供給困難,要供給作戰人員又要供給一般人員。"他提出:"從交通、後勤供給來說,由於現在我們的物質條件改變了,所以交通、後勤供應也要現代化。交通必須善於運用火車、汽車、輪船、飛機,同時馱載和徒步運輸仍需保留。給養必須適應戰時的需要,使部隊習慣吃冷食和吃麵包、吃罐頭等包裝食物也是必要的,要盡可能做好。"
現代化的戰爭離不開現代化的後勤保障,朱德及時地提出要建設現代化後勤工作的主張。1950年10月5日,他在全軍各大軍區後勤部長會議上指出:"我們將來是打大仗,故後勤工作要從現代化戰爭著眼進行準備,後勤工作很要緊。""我們爭取盡快地建設好現代化的軍隊,後勤工作的任務很大。首先是陸軍,要把它裝備成新軍隊。再者是空軍,現在已經有了,應當把飛機配起來,同時還要解決一連串的問題。"他為後勤學院題詞:"建立現代化的後方勤務工作,是鞏固國防,保衛我們偉大祖國的最重要的工作。"他要求後勤部門工作必須按照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好好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改進自己的工作,再不能隻靠過去的老經驗了。並為《後勤通訊》題詞:"發揚後勤工作的創造性與毅力,向正規化的後勤建設邁進!"同時,他還再三叮囑從事後勤工作的幹部:軍隊的後勤工作要照顧大局,要根據國防經費辦事。要建立強有力的財政監督製度,大公小公要劃清,用款要有規定,要注意節約。
七、南泥灣在曆史上是不可抹煞的
我們以加強根據地的經濟建設與生產運動,以求自力更生,以克服無餉無彈無衣無藥等困難。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之後,尤其是1940年以後,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嚴密經濟封鎖,各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和物資都到了空前嚴重的時期。這時,原來還能從外界得到的一些武器、彈藥、器材、醫藥、被服和餉項等的援助和接濟,都逐漸中斷了。由於實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時期采用的打土豪籌款政策不能進行。故各個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狀況都處於十分拮據的地步,用朱德致他人的信中的話來說就是:"幾個月來未發一文零用,各機關、學校、軍隊幾乎斷炊。"可見情況之嚴重。
在諸多困難中,又以缺糧為最。"軍無糧食則亡,從古已然","糧穀,軍之要最","國家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這些經驗之談都說明了一點:軍隊無糧,則不戰自潰。當時,也確實到了這種地步。毛澤東就曾把這一嚴峻的問題擺到大家麵前:一是餓死,二是解散回家,三是自己動手克服困難。
為解決軍隊和根據地的經濟和物質困難,剛從華北前方回到延安的朱德就以極大的精力抓發展經濟和進行生產。
他認為,發展邊區經濟建設最基本的困難有二,一是沒有大量的流動資金,二是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嚴重不足。為解決資金不足,他提出首先從陝甘寧邊區蘊藏量很大,又是人們生活必需品的食鹽下手,"定邊鹽池為陝北經濟策源地"。其次,抓住另一優勢羊毛生產,以此解決穿衣和出口問題。怎樣解決缺乏技術人才問題,朱德提出的措施就是兩條腿走路:一麵歡迎邊區以外的熟練工人到邊區來工作;一麵靠自己培養。
為解決人們最基本的吃飯問題,朱德提出一個重要的主張,就是部隊在不妨礙作戰和訓練的前提下,實行屯田軍墾的"南泥灣政策"。
提出這一政策,是與他熟悉中國曆史上的屯田政策分不開的。早年他在讀《三國誌》時就很讚賞曹操"開芍陂(今安徽壽縣)屯田"的做法,眉批道:"留薪辦法"。認為這是解決軍隊生活必需品的好辦法。眼前的困難促使他要將屯田想法付諸實施。1940年冬,他提出軍墾屯田政策。指示剛從晉綏根據地回防陝甘寧邊區的第三五九旅好好開墾南泥灣,用大家勞動的雙手,建立起革命的家務。1941年2月25日,他在陝甘寧邊區縣委書記聯席會議上指示:我們要下決心開展生產運動。要把生產運動看嚴重一點,看遠一點,要把力量準備一下,應付別人來打我們。這年春間,他親自率領中共中央軍委行政處處長等人到南泥灣實地勘察,並訪問當地老農,對南泥灣的開墾作了詳細調查研究。3月中旬,他正式下令第三五九旅開赴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