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衛生上的保證。朱德指出:"要保證戰士們的健康,使他們懂得最起碼的衛生常識。這也是帶兵要注意的問題。一旦有人害了病,一定要好好地照顧,連的領導親自去看一看,這在政治上、在發揚階級友愛上會起很好的作用。以後要把這個形成製度,一定要去看望病號。打仗負了傷的,更應該去看,他需要什麼東西,盡可能給他解決,不要把這看成是特殊。"
第七,組織上的保證。朱德強調:"我們帶兵是靠黨組織來保證。連裏有支部、有黨員。支部在行政管理方麵、了解敵情方麵要起保證作用。連長應把支部當作帶兵的核心、領導的核心。連長不能同支部對立起來,不能鬧別扭。要互相配合,把連的工作做好。"指導員的職責"是同連長共同負責全連的工作,而主要是做好連隊的政治工作"。"一定要使連隊像一部機器,支部、指導員、連長密切配合,共同帶好這一連兵。"
第八,紀律要嚴密。朱德認為:"沒有嚴密的紀律,兵就帶不好。"紀律除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外,還有就是規定了的一切事項。"就是說,我們規定了的一切事項一定要執行,這就是我們的紀律。大家朱德兵法都遵照規定的辦法去做,就有條不紊。遵守紀律要靠幹部以身作則。誰也不能犯紀律,誰犯了紀律誰就要受處罰。我們要的是上下一致遵守的自覺的紀律。"
第九,賞罰要嚴明。"賞罰公正嚴明,是革命軍隊中執行紀律的守則。"朱德要求:"哪個做得好就要賞,哪個犯了紀律就要罰,要大公無私。"第十,職責要分明。朱德舉例說:"在一個連隊裏,連長與指導員的職責要分清楚,支部書記的職責也要明確。"並指出:"規定職責時要從實際出發,看需要做些什麼,看是否能夠做到。總之,要各盡各責,做到自己能管自己。"
第十一,生活要有規律。朱德要求:"我們是過軍隊的生活,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做事。""這樣的習慣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又衛生又有規律。軍隊的生活是最嚴格的,應該養成這種生活習慣。對戰士,要教導他們,使他們養成過集體生活的習慣,並且願意在革命隊伍中過集體生活。"
第十二,組織好學習。朱德指出:"我們的軍隊可以說是一個學校,有些學校恐怕還沒有這樣好。
我們隊伍中無產階級成分很少,絕大多數的人是農民出身的。這些農民出身的同誌,隻要好好地學習,好好地改造,可以成為無產階級很好的戰士,甚至可以擔負重大的革命任務。經過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訓練,他們可以把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道理了解得相當清楚,各方麵的知識也增加了。大家努力這樣做,每天都會有進步。""組織好學習這件事,我們當連長、指導員的要看得很重要。各級組織都要認真把學習搞好。"
帶兵十二條,是朱德長期帶兵的經驗總結。這12點意見,從政治到紀律,從軍事到衛生,全麵地闡明了人民軍隊的帶兵之道。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四、紀律是軍隊的命脈
紀律是軍隊的命脈,每個軍隊的命脈就建立在紀律上麵。
朱德關於紀律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古以來,能征善戰之軍隊無不視紀律為生命。早在《周易》中就有"師出以律,失律凶"之說。一直流傳至今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實際上也說的是下級必須服從上級,令行禁止的紀律觀念。所不同的是,無產階級軍隊的紀律是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強製的基礎之上的。正如朱德所指出的:"革命軍隊組織力量之鞏固,是建立在自覺的革命紀律上的。"在另一處,他還指出:"紀律是軍人的生命。我們紀律好,秋毫無犯,人民到處歡迎,勝利就快。"
關於革命軍隊紀律的基礎,朱德認為有三點:"第一,全體軍人對於革命、對於抗戰建國事業抱有無限的忠誠與自我犧牲精神,因而能拋棄一切一己之私,一切以革命利益為前提。第二,在軍內,上下一致,以對革命事業之熱愛,相互愛護,服從命令,遵守軍紀,以達到政治上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在軍外,軍民一心,絕對服從黨的領導,擁護抗日民主的政府,遵守政府法令,尊重政府人員,愛護民眾,因而不致有違反黨的政策、違反政府法令或違反民眾利益之事發生。第三,指揮員指揮正確,關心部下,甘苦共嚐,以身作則,大公無私,因而獲得部下之愛戴,雖揮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關於紀律的維持與執行,朱德強調"主要在於教育,獎勵與懲戒都不過是教育的一種形式"。"獎勵使軍中知道努力的方向,懲戒使軍中知道應避免的錯誤。對有功受獎者不應放任,應繼續教育,促其繼續進步;對有過受罰者,不應仇視或厭惡,而應以愛護的精神教育之,使之改正錯誤。至於混入軍中之漢奸、破壞分子,則自應送之法庭,依國法懲處。"
關於執行紀律的守則,朱德提出,"賞罰公正嚴明,是革命軍隊中執行紀律的守則。"並指出:"打罵行為,在我軍中早已被禁止。自覺地遵守紀律,也隻有在革命軍隊中才能真正實現。所以在革命軍隊中不應有親、疏、厚、薄之分,不應有愛、惡、生、熟之別,不應有小團體觀念和本位主義。隻有大公無私,一視同仁,如家人兄弟一般,才能團結全軍,鞏固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