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治軍篇(1)(1 / 3)

一、參謀工作是軍隊的大腦

大兵團的作戰,在現代的條件下,不能光靠個人的指揮,而要靠指揮機關來指揮。沒有健全的參謀工作,就不可能有健全的指揮機關。

軍隊指揮是伴隨著軍隊和戰爭的出現而產生的,並受社會形態和政治製度的製約和影響。隨著科學技術和戰爭的發展,軍隊指揮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將帥直接指揮到通過司令部組織指揮,不斷豐富和發展。參謀工作就是這種發展的必然結果。冷兵器時代,指揮機構比較簡單,僅有少量謀士和輔助人員協″助統帥指揮。中國古代兵書《六韜·龍韜》中記載":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中國古代的伊尹、呂望(薑太公)、孫武、孫臏、張良、諸葛亮等,都是有名的謀士或軍師。到了近代,指揮組織和方法有了新的改進,指揮員主要通過司令部對軍隊實施作戰指揮。軍隊參謀機構和參謀工作隨之產生。比較典型和健全的是德國軍隊的參謀係統,它的一整套參謀業務和理論後來為各國軍隊所仿效和借鑒。

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曆史時期,對司令部建設和參謀工作,一直是比較重視的。紅軍各級司令部都設有參謀處或作戰處。1931年組成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建立了總參謀部,全國紅軍得以在統一的戰略意圖下,互相呼應,配合行動。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新四軍都建立了與作戰水平相適應的參謀機構。解放戰爭時期,軍隊指揮的集中統一性空前提高,參謀工作和司令部機構也大大健全了,對於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朱德一貫重視人民軍隊的指揮機關和參謀工作。他把參謀工作比做"軍隊的腦筋",參謀人員是"首長惟一的代理人"。他在比較人民軍隊的參謀工作與外軍的不同時指出:"八路軍的參謀工作與西歐一般帝國主義國家軍隊中的參謀工作不同,即與中國其他軍隊的參謀工作也不同,他們把參謀工作看成幕僚性質,而我們把參謀工作當作軍隊的腦筋,則曆來重視參謀工作的健全與發展,所以一開始我們就把〔讓〕品質最優秀的最有知識的人員來當參謀,因為參謀人員要幫助首長指揮軍隊,他是首長惟一的代理人。這是我們一個優秀的革命傳統。""同誌們知道我們八路軍之所以能打勝仗,能機警靈敏,參謀工作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論解放戰場》的軍事報告中,他比較了國共領導下的兩種不同軍隊的指揮方法和指揮機關:

國民黨內的反動派,因為要消滅異己,派了許多私人去當師長,這些師長,常常隻受國民黨軍隊的最高統帥一人指揮,別人指揮不動。所以許多師以上的指揮機關,等於虛設,毫無作用,打起仗來,號令分歧,莫衷一是,互相抵觸。那裏的參謀機關,甚至連最高統帥部的參謀機關,也常常成為一個傳達機關而已。

八路軍、新四軍的指揮機關,層層節製,有職有權,內部一致,號令統一,下級則有機動的餘地,所以上下團結。

八路軍、新四軍的特長之一,就是各部分軍隊之間的互相配合,協同動作。上級有命令的時候,當然決無推諉,就是上級沒有命令,也能自動配合。主力軍與地方軍、遊擊隊、民兵、自衛隊之間的協同動作也很好。所以各軍之間,皆能團結。

八路軍、新四軍的參謀機關,是真正能夠工作的機關,這與國民黨的軍隊有根本的區別。它的工作,近年來也有改進,這要歸功於參謀工作人員的努力。今後為了準備反攻,必須更加健全參謀工作。大兵團的作戰,在現代的條件下,不能光靠個人的指揮,而要靠指揮機關來指揮。沒有健全的參謀工作,就不可能有健全的指揮機關。另一方麵,我們的參謀機關,還必須加強自己的業務,首先要加強偵察與通信工作,力求情報的確實與迅速。

在解放戰爭中的一次講話中,他批評了認為參謀工作沒有地位的觀點,指出:參謀工作是軍隊的大腦,要由有學問、有才能的人來做。參謀長要由很優秀的人才來擔任。參謀工作對部隊很重要,是應當加強的。他希望大家尊重參謀機關,參謀人員要安心工作,長期的做下去,好好積累經驗,特別要著重研究如何組織戰鬥。

對參謀人員的素質,朱德有著明確的要求。第一,參謀人員要有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在軍事理論書籍十分缺乏的條件下,他要求參謀人員學習蘇聯的步兵戰鬥條令、野戰條令等書,這樣可以奠定軍事理論基礎。同時,絕不能把經驗公式化地使用,因為一切事情,一切曆史都不會重複的。

第二,要學習掌握馬列主義與唯物辯證法。"如果沒有這樣的知識是不會成為一個好的參謀人員"。"馬列主義之所以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就因為馬列主義不脫離實際,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的聯係實際,而不可逞英雄主義,因為我們事業是偉大的英雄的,但是絕不可離開實際去設想創造英雄的事業,隻有兢兢業業的來幹才會創造更多的革命英雄。"

第三,學習技術。"現在是技術決定一切,而我們的技術比人家差得遠,因此要從戰術技術、馬列主義等方麵來訓練軍隊。"

他還提出參謀工作的要訣,這即是:"第一須從秘密上著手,要絕對保守秘密,才有勝利的保證。第二要迅速按時完成任務,一切事情超過時間遲遲動作就會失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