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麵最典型的實例要數紅軍俘虜政策的成功。正像毛澤東說的: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精神得到了解放"、"紅軍像一個火爐",實際上就說明了紅軍內部官兵平等的民主主義和紅軍的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因而能夠迅速轉變俘虜兵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的政治覺悟。解放戰爭時期,由於人民解放軍實行正確的俘虜政策,教育改造俘虜士兵,使之自覺自願地加入解放軍,成為解放軍兵員補充的重要來源。在許多部隊,解放戰士(對入伍俘虜兵的稱呼)成分通常占有部隊員額的50%以上。他們積極投身於革命戰爭,足以說明中共改造俘虜政策的巨大成功,也從一個方麵說明"練兵必先練心"的原則的巨大威力。
三、帶兵十二條
有兩種不同的軍隊,就有兩種不同的帶兵方法。人民的軍隊的帶兵方法則是把士兵當成自覺的戰士。
帶兵是治軍的一個重要內容。正確的帶兵方法,反映正確的建軍思想,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
早在古田會議後不久,朱德便和毛澤東在江西尋烏縣的馬蹄崗召開的紅四軍大隊以上幹部會議上製定了紅軍管理教育的七條原則:第一,幹部要處處以身作則,做戰士的表率;第二,幹部要深入群眾;第三,幹部要時刻關心戰士,體貼戰士;第四,幹部要學會發動戰士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第五,說服教育重於懲罰;第六,宣傳鼓動重於指派命令;第七,賞罰要分明。這七條原則,是紅軍初期的帶兵原則,是朱德、毛澤東創建紅軍的重要經驗。它對以後人民軍隊的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關於帶兵方法,朱德認為:"有兩種不同的軍隊,就有兩種不同的帶兵方法。非人民的、反人民的軍隊的帶兵方法,是把士兵當成奴隸。而人民的軍隊的帶兵方法則是把士兵當成自覺的戰士。八路軍、新四軍的帶兵方法便是屬於後一種。"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軍隊,"發展了一整套極其野蠻的帶兵方法。他們主張"將貴智,兵貴愚"的愚兵政策";他們製定一套軍法、軍令、軍紀,樹立起軍隊中絕對獨裁、絕對服從的殘暴製度;"他們在軍隊中廣泛發展打罵製度、特務監視,甚至暗殺士兵"。"八路軍、新四軍,徹底破壞了幾千年來軍隊中的壓迫製度。我們這裏,從一九二七年創立人民軍隊以來,就廢除了打罵製度。我們這裏,承認官兵人格平等,隻有職務的區別,不允許有軍官壓迫士兵或上級軍官壓迫下級軍官的行為。我們的士兵為人民當兵,而不是為軍官當兵。我們主張極其嚴格的軍事紀律和群眾紀律,這個紀律是建築在自覺的基礎之上的,官兵一體服從紀律,絕無例外。"朱德認為帶兵必須加強共產黨的領導,"我們部隊能打仗,就是靠黨的力量,政治的力量。"重視正確處理官兵關係。他有感於舊軍隊中官兵不平等的軍閥作風造成官兵對立的狀況,特別強調在人民軍隊內部要實行民主的、官兵平等的原則。他係統地提出了怎樣帶兵的12條意見。
第一,幹部以身作則。他引用古人"能身先卒與士卒共甘苦者為名將"一語來說明紅軍裏的幹部個個都是能夠身先士卒與士卒共甘苦的名將。
第二,要建立家務。"共產黨最大的家務不是物質局,是我們的那幾杆槍。沒有這幾杆槍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中國革命就得靠槍杆子。"朱德強調:"要把兵帶好,就要建立和管好自己的家務。這個家務有什麼東西呢?有槍,有子彈,有手榴彈,現在又增加了一些馬、豬、羊等等,所有這些是我們的家務。我們要建立家務,就要愛護武器、保管好武器,保證我們的槍、子彈、手榴彈打得響。"
第三,政治上的保證。朱德指出:帶兵帶得好,"首先是政治上的保證,就是靠提高戰士的階級覺悟"。"政治上一覺悟,大家的階級友愛出來了,互相幫助的精神也出來了。""練兵主要是提高戰士的階級覺悟。帶兵也主要是靠提高戰士的階級覺悟。戰士的覺悟提高了,懂得隻有在革命軍隊裏才有出路,他不但不跑,而且還拚命幹。這樣,兵就帶住了,部隊就鞏固了。"
第四,軍事上的保證。朱德認為:"軍事學不好,帶兵也帶不好,也會有人跑掉,會多死人。""帶兵的人,對一個人也不能輕易損失。這就要求從政治上保證不逃跑,從軍事上保證少傷亡。"避免無謂的減員。
第五,供給上的保證。朱德強調:"要搞好生產,過豐衣足食的生活。假如士兵吃不飽,穿不暖,身體頂不住,有的就會跑。""沒有最低限度的物質保證,工作是會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