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戰術篇(3)(1 / 3)

"勇敢加技術"應該成為一條重要的軍事原則。過去作戰需要"勇敢加技術",今後,武器發展了,作戰領域拓展了,更需要做到"勇敢加技術"。"今後戰爭的勝利仍然要靠勇敢,但不能隻靠勇敢,而必須使軍隊各種成員精通技術,使各級指揮員精通現代的指揮藝術和善於組織有計劃的作戰,使勇敢與技術相結合。勇敢加技術,就戰無不勝。"

五、技術是戰術的基礎

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技術搞不好,戰術就無法搞好。

在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家中,較早較係統地論述戰術問題的是朱德,詳細地論述戰術與技術之間辯證關係的也是朱德。

朱德首先肯定戰術是由技術決定的,技術是戰術的基礎。他認為:"技術日益進步的現代,不僅在戰爭中特別加強了技術的作用,使用技術的知識訓練也複雜了,並且由於技術的進步變更了戰術的原則。""技術不好戰術也不會好,技術好了戰術也容易學好。所以必須先將技術搞好,技術搞好了再講戰術,戰術講好了再講同各方麵的聯係。"他沉痛地指出:我軍之所以會有如此旺盛的士氣,"乃是靠政治上的優勢,而技術上則缺乏基礎,這不單是我軍裝備不如敵人,而且重要的是我們很多同誌對現有技術的掌握還非常不夠。因此,過去不知有多少可愛的同誌作了可以避免而未能避免的犧牲,不知有多少可以全部殲滅敵人的機會而未能全部殲滅。這個血的教訓應該好好地接受"。

1931年7月,朱德在《怎樣創造鐵的紅軍》一文中,專門提出了提高軍事技術的意義,要求"紅軍在戰術方麵必須超過敵人,在技術方麵必須努力學習使用新式武器的知識,以便我們從敵人中間得到新式武器時,一到手就知道如何使用"。朱德抓技術訓練是出了名的。1933年,當紅軍從國民黨手中繳獲一批新式的捷克式輕機槍時,他立即組織機槍訓練班,並親自主持訓練班,講授技術。在《朱德畫冊》中至今還保留著一幅他在機槍訓練班講課的照片。

如何掌握技術?他認為,首先必須老老實實,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學習技術,也和學習其他的東西一樣,必須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來,應由低級到高級,由淺而深。比如射擊瞄準,應該先近後遠;學習動作,應該先簡後繁。確確實實,學一個算一個。學好了一個之後再轉入另一個。隻有這樣才能使動作準確、有力,熟練生巧,才能使學者信心日高,膽量日壯。切不可潦草從事,求數量而不重質量。"

其次,是立足現有裝備,"主要的還是把現有的技術練好"。"我們所謂技術教育,並不是指那些現代化的新技術而言,而是如何把現有的技術練好,務使每個戰士在現有條件下,既能在部隊中集團作戰,又能在分散時各自為戰。當然我們也非常希望八路軍、新四軍能夠有些新的技術裝備,用新的技術給敵人以更大的殺傷,給國家民族多盡一點力。而且我們也相信,總有一天八路軍、新四軍會獲得新的技術裝備。但今天我們也決不幻想新技術裝備會憑空而來。""應該首先使每一個戰士能熟練地掌握自己的技術。用步槍的就應學好步槍的保管、使用,練好射擊、刺殺。用手榴彈的,就應學好投彈。

其他如機關槍、炮等都應如斯。務使物有所用,人與技術密切地結合。""假定每個戰士都能熟練地掌握自己的武器,發揮其威力至最高度,那末我們的教育便是一個空前的勝利。"

第三,學習技術要以黨性來保證。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全軍向現代化、正規化發展的高潮中,朱德在裝甲兵幹部集訓會議上提出:"大家要以黨性保證,全心全意地鑽研技術,達到專業化。"要求:"技術不但要學會,而且要學得熟練,使用得很靈活,能將坦克開得要快就快、要慢就慢。"要求在現代化軍隊的建設中,一定要學好技術。1951年9月,他在第二次全國軍訓會議上講話指出:"一定要搞好基本教練,要學好技術。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技術搞不好,戰術就無法搞好。建設現代化軍隊的任務是十分緊迫的,我們要抓緊時間辦好這件大事。"

第四,要向對手學習。朱德十分強調向擁有現代化裝備和技術構成的強大對手學習,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抗日戰爭中,他指示要向對手日本學習:"日本練兵的方法有些我們要學。他們先搞一個月的體操,各種操都搞,這一個月都是練體力。體力搞好,拿槍就穩了,爬山、跑散兵都行了,這也就是技術。"抗美援朝時期,他又號召:"向當前的敵人---美帝國主義學習,從而更有效地戰勝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