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爛眼貓醉酒,有人問他,為何對柳田一刀這樣客氣?爛眼貓噴著酒氣道:他奶奶的,這倭狗那把刀真三百多斤重呢!這人心性又毒、狠、凶、陰,狗娘養的,老子還真不敢得罪他!
這就是柳田一刀和他的刀!
二
柳田一刀是被北海道的熊養大的。
也有人說,柳田是在獅子窩裏長大的,但喝的卻是狼乳!到了十八歲柳田遇見一刀流名人宗留金剛,才被宗留金剛收為徒弟習刀的。
柳田一刀對敵隻一刀,從不用第二刀。
有記錄,柳田一刀加入倭寇前,刀下已殺死:一刀流名人一人,即宗留金剛,一刀流強手六名,即宗留金剛六弟子。(柳田一刀殺宗留金剛師徒七人,強娶宗留百合為妻。宗留百合一年後抑鬱而死。)獅子三頭,北極熊三頭,狼十七匹,伊賀川忍者高手兩人,日本刀客七名。
據說柳田一刀與伊賀川第一高手、公推為日本忍術之父的熊本氏,便是以一刀之戰而成朋友的。熊本氏稱柳田一刀:“刀力國內無雙。”
上述,是楊、柳之戰後,武林中以“小百曉生”自居的“大口神仙”馬大口拋出的關於柳田一刀的記錄。
盡管馬大口讓人討厭,但武林公認,馬大口收集的武林各大門派資料之豐富、之確切,乃是天下第一的。
看了這一記錄,人們圍繞楊青兒與柳田一刀這一戰便多了許多話題。
其中最關鍵的一個話題是:
如沒有後來的變故,讓“快刀”楊青兒與柳田一刀的“重刀”力拚到底,到底是楊敗,還是柳田敗?
三
楊青兒的刀是小刀。
我知道,他的刀是最普通的一種小刀,刀長七寸三分,比柳田一刀的六尺長刀短了五尺二寸多。
楊青兒的刀輕。
我知道,楊青兒的刀重隻不過四兩一分,而柳田刀的刀重三百零五斤十四兩,兩者相比,差數百倍!
楊青兒人小。
這我不承認,楊青兒也許瘦一些,身材高挑些,不及柳田一刀魁梧,但絕不能稱他人小。隻不過與柳田一刀比來,人顯得矮了半個頭,又單薄了一點。
既然你這一切都認可,那你說說為什麼楊青兒的刀能敵得住柳田一刀的那一刀,還將柳田一刀堅不可摧的寶刀給崩掉了一小丁兒呢?
我不知道,這如要搞清,得問馬大口。
四
你說為什麼楊青兒能敵住柳田一刀的一刀?
這問題其實很簡單。
你想想當年蕭王孫與藍大先生那一戰吧!蕭王孫用的是從絲袍上解下的一根衣帶,藍大先生用的是重七十九斤的大鐵錘,兩人戰得天地失色,日月無光,結果怎樣呢?平手。
這就是為什麼楊青兒能敵柳田一刀的原因。
馬大口好像真有點當年“百曉生”的鬼門道。他講得還真讓人沒辦法反駁。
五
武林中名傳後世,讓人津津樂道的名戰並不多。
盡管不多,但總有那麼幾個。
想當年,“風流盜帥”楚留香大破神水宮,與“水母”陰姬一戰,從水下打到天上,最終以“死亡之吻”吻死陰姬,這一戰是應該算的。
是的,這的確是武林中絕無僅有的一戰,當然算。
當年,“小李飛刀”小李探花李尋歡與“金錢幫”幫主上官金虹決戰,以兵器譜上名列第三的“小李飛刀”決鬥排名第二的“風雷環”,那一戰又如何?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百發百中的“小李飛刀”與百戰百勝的上官金虹這一戰,當然是名戰。據說現在武林史研究者有一千九百九十五人在論證和設法補全這一戰的空白部分呢!
還有,恐就是西門吹雪與葉孤城決戰於紫禁城太和殿上那一戰和“快刀”小楊與柳田一刀這一戰了。
西門吹雪,孤傲冷僻,一劍在手,白衣勝雪。葉孤城劍法,則天下無雙,罕有敵手。西門吹雪約鬥白雲城主葉孤城這一戰,的確是名戰。
但“快刀”小楊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手,那柳田一刀是一個蠻夷之邦的小小島國上的刀客,他們兩人這一戰,也算是名戰?真是“時無英雄,遂令豎子成名”了!
聽的人這樣不服道。
好,你不服,你去問妙偷伊豆豆和“天狐”胡天去,請他們說,這一戰算不算名戰?比前代英雄們之戰遜色多少?
你不服我,總相信眼高天下、風華絕代、妙解書畫、月旦人物第一、擅長品題天下事物的伊姑娘;總相信身曆大小一百二十一戰、精通刀術九十一家、身為刀帝穀四大弟子之一、公認其眼力判斷力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的胡天胡老前輩吧?
他們怎麼知道這一戰如何?
哦,你不知道,當年,他們兩個曾都是此戰的旁觀者呢!
你說妙偷伊豆豆與“天狐”胡天都在旁觀?
是的,我是聽他們親口說的。
六
下麵記的,是伊豆豆與胡天的自述。
七
伊豆豆道
······他們開始隻是坐著用言語論刀,到後來,楊青兒說了一句話,柳田一刀臉色變了一變,兩人長身而起,拔刀相向。
楊青兒用的是一把小刀。
柳田一刀的刀則長達六尺。
兩人相距三丈之遠。
兩人一開始隻是互相盯著對方望著,誰也不出招。
兩人就這樣盯著站了半個時辰。
楊青兒用的是一把小刀。
柳田一刀的刀則長達六尺。
兩人相距三丈之遠。
兩人一開始隻是互相盯著對方望著,誰也不出招。
兩人就這樣盯著站了半個時辰。
那半個時辰,我在旁觀看,漸漸地感到身上壓力奇大,我好像被淹進萬丈深淵,胸口壓了一座大山一樣壓得透不過氣來。
我覺得呼吸困難得像涸池中的魚。
我覺得頭有些暈,有些痛,身體忍不住有些顫晃,像在夢裏、波濤裏、夜的黑暗裏。
我覺得自己每一下心跳,都像在擂一麵驚天動地的大鼓。
我一手按著車子,身子靠在車上,都快堅持不住了。這時,場內有了變化。
胡天道
楊青兒與柳田一刀對立,對峙,對決。
對決的是他們的氣。
對決的是他們的兵法。
對決的是他們的鬥誌、殺機、千百次的出刀與反擊。
兩人的眼睛在交戰。
兩人的呼吸在抗衡。
兩人看似凝立不動,其實已動了千招百式。
這千招百式也許隻不過是腳尖微移了一下,左肩微沉了一沉,右腿微蹬了一蹬,臂肘微展了一展、抬了一抬,或者握刀的手指忽緊了一緊,或者隻是目光盯了對方每一部位盯了一盯······
但這一切細微的動作如被對方疏忽,足以讓對方死上百次千次!
有時我看得眼部都發酸、發痛了,模糊中、恍惚裏,仿佛兩人已倏忽飄蕩而起,若電掣雷轟般糾結廝殺了成千上萬個回合,兩人已從地上鬥到天上,天上又鬥到了地下,兩人似已從過去打到未來,從魔界打到了神界,已超越了死,超越了生,超越了一切!
而其實,兩人還是站在那裏沒動。
兩人仿佛是給冰凍住了、鐵鑄死了一樣。
漸漸地,這一種僵死的、凝固的感覺漸漸擴大開來,仿佛連空氣也都凝固了!
有一股殺氣,一股壓力,向周圍逼來。
這股壓力之大,仿佛有一座無形的鐵壁在擠壓過來,一點點地擠壓過來。
我看到場中的妙偷伊豆豆被這氣壓得臉也發白了,人似乎也站不穩了,以手扶著金車。
我正要跳下,卻被師父低聲叱住了:“莫動,他們要出手了!”
話音剛落,卻聽到了一聲猛喝如同雷震,卻是柳田一刀先出了手!
柳田一刀大喝一聲躍起,直躍至兩丈之高,長刀一舉,當空向楊青兒劈下。
柳田一刀這一刀劈出,刀勢已完全封住了楊青兒的退路與出手。
柳田一刀這一刀劈出,使人感覺到他仿佛是“大劈山”軒轅昆侖在使他那奪天地之造化的“天地一刀”!
伊豆豆道
柳田一刀這一刀劈下,隻見平地上半空裏陡起了一陣飛沙走石的狂風,連太陽也暗淡下去了,我三匹拉車的馬倶發出帶有恐懼的一聲希聿聿的長嘶!
我想這下子完了!楊青兒恐難免一死了!
我不由閉上了眼睛。
我在閉上眼之前,依稀看到楊青兒揮著他那把小刀,衝了上去。
他一揮那七寸小刀迎向柳田一刀的淩空劈下的六尺長刀,給人的感覺是送死。
胡天道
當我看到柳田一刀使出那淩空一劈時,我看得出這一招是必殺名著,任何人都破不了這一招。隻要這一招得手,“快刀”小楊是難有生機了!
但當我看到“快刀”小楊揮刀迎向柳田一刀時,小楊出刀的速度、迎上去的角度和一刀在手、無畏無懼的不屈姿勢又讓我感到:小楊發出這一刀,是不會敗的!
我不知我怎會有如此矛盾的判斷。
但我憑直覺相信我的判斷是不會錯的。
而事實上,一切也正如我所料······
正如你所料?聽者對胡天的話置疑。
正如我所料:柳田一刀這一招必殺之著,無人能破,而小楊揮刀迎向柳田一刀,他果然沒敗!
慢。既然無人能破柳田一刀這一勢在必殺之著,為什麼小楊沒被殺,而且也沒敗呢?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是沒人能破柳田一刀這一招,但柳田一刀自己把這一招給破掉了。
他為什麼要自己破自己的招呢?
因為他發現這一招如不破掉,他果然一刀能殺小楊,但小楊的一刀也殺掉了他。而他如這一刀自己破掉了,則以他這被破壞掉的一招,正可克製小楊這一招誌在搏命、氣吞萬裏的“搏命一刀”!
而對小楊來說,他這“搏命一刀”是永遠不敗的:如柳田一刀不破柳田自己的“天地一刀”,則兩人俱死,死人之間是沒勝敗的。如柳田一刀破了柳田自己一刀,則兩人倶無傷損,當然是不分勝敗了。
八
你說的名戰竟就對了一刀?
是的,就對了一刀。
這算什麼名戰?
但這一刀有著二十七種正解,二十七招別解,七十二種變化,七十二種兩人決出勝負生死的機會,這一刀如變化下去,還是總有一人會倒下去的。
那為什麼沒把這一刀的後麵變化演衍下去?
因為沒有機會了。
為什麼沒有機會?
因為有兩把倭刀從天而降,分別克製了柳田一刀和“快刀”小楊。
一見兩把倭刀從天而降,柳田一刀與“快刀”小楊俱動了一動,兩人這一動,本可以都出刀破了各自克製自己的倭刀的,但兩人都沒再動。
這又為什麼?難道他們寧願被別人的刀克製住?任人宰割?
不。這隻是因為隨後出現的人使兩人都不得不聽其命。
哦,這世上竟有能叫“快刀”小楊與柳田一刀同時聽令的人!這人是誰?
蘇我先生。
蘇我春山?
―對。蘇我春山。還有,蘇我青原。
九
這就是對刀的故事。在對刀中你悟到了什麼?
我悟到了三條真理。
哦?
一、世上所有的刀招都是有人能破的,沒有破不了的招。即使沒有人能破,至少還有自己破。
二、看淡生死,因敵變化而變化,簡勝繁,輕勝重,直勝彎。這也許就是兵法家所說的“兵猶水也,能因敵變化而變化致勝者,謂之神。”
三、莫放下手中的刀,天下事,都能在一刀中破去,揮出你的刀吧!
好。你總算開竅了!
不,這都是刀告訴我的,“快刀”小楊說得不錯,刀,是會說話的。不過先生,我還有一點不明!
什麼地方不明?
柳田一刀聽從蘇我青原之令,情有可原。“快刀”小楊為什麼要聽蘇我春山呢?
這,也正是我想知道的。
你也不知?
我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