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3 / 3)

職業作家,有特色的職業作家,大都有過多年的職業寫作的曆史。他們大都遵循所從事的文學類型寫作的“遊戲規則”,發表過相當數量與質量的作品並有自己一定的特點和創新。而要做到這點,需要職業作家有相當的敬業精神,要經過較長的案頭準備與職業寫作訓練期。這對於某些浮躁的、急功近利的作家來說是不容易做到的。這也是內地缺少有特色的優秀職業作家的一大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激勵機製與出版機製問題了。這一部分,恕不展開細說了。長期以來,內地所參照執行的那個《稿酬標準》大概是以餓死職業作家為標準的,知識界、文學界對此早就有微詞了。這種稿酬標準,隻會令作家生氣、沮喪,何談激勵機製?整個出版運作機製也大成問題。可以這麼說,內地的出版社沒有一家有自己麾下的職業作家的。許多出版社在抓出版軟資源作家的具體運作上,在真正尊重作家的勞動成果方麵,乏善可陳。為作家在電台電視台報刊等媒體上作宣傳或像包裝影視與歌舞明星一樣進行包裝,更是破天荒的事。像台灣的皇冠出版社為瓊瑤作的宣傳,香港《明報》為金庸作品所開辟的專欄,聯經出版社為所出書作家所作的宣傳,內地的出版機構與報刊有幾家這樣做的呢?一些缺少目光的內地出版社在武俠、言情領域裏隻會移植港台作家的作品,一窩蜂地一擁而上搶出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或瓊瑤、三毛、席慕容。港台作家作品占這兩類暢銷書市場的90%以上,乃是這種現象的必然結果。

在這篇為《陳天下武俠作品首選集》所作的總序裏,把數年前說的那些話,不嫌其煩,老調重彈,贅述如上,自有我的命意。我旨在通過這些,說明在內地,要做個有為的有特色的職業作家的不易。要做個有為的、有特色的職業作家,需要一個好的出版社肯幫襯、扶持、獎掖。而這些內容,在今天,都有了特定的所指。諸緣輻輳,今天出版《陳天下武俠作品首選集》,使內地武俠作家有了和港台武俠作家同樣的待遇,給了內地武俠文學迷們對港台和內地武俠作品比較高下的機會,是為內地武俠文壇之一幸;得同硯夏原春君熱心襄助此事,擔綱統籌出版發行策劃,俾使內地出版社能一次性推出內地武俠作家的十數卷作品,以盡內地武俠文學迷的閱讀之興,二幸也;大眾文藝出版社,以新社力推內地武俠作家出來,體現了出版社領導遠大的出版家目光,更是可敬可讚。如假以時日,長此發展下去,內地武俠文學的興旺固然指日可待,便是內地職業作家各形成特色,廣開文學創作之五色七彩繁花,亦指日可待也!是為內地暢銷書壇、出版界之三幸也!

是為序。

赤鐵謹識

一九九八年六月於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