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經濟全球化戰略(二)(3 / 3)

服務公司在與客戶發展全球關係時通常麵臨四個問題:對客戶和他們喜歡的運作方式有一個完善的了解;不僅要明白全球關係處理的益處,而且要弄清楚它的費用。全球關係處理的費用很高,因為它需要在各聯動環節進行大量投資。這並不是一個適合普遍采用的戰略,而是應限定在特定的環境中使用。這包括下麵幾種情況:

(1)服務支持的是一種在國際上具有戰略重要性,在地區、全球或跨國範圍內組織的活動。

(2)在對顧客有了解之後,一些重要的經濟活動或機會可能會出現。

(3)服務是像銀行業和保險業那樣連續提供,而不是在一次交易後了事。

(4)通過連鎖購買可以像廣告業那樣產生顯著的規模經濟:

——服務公司應該在產品、行業、客戶和國家遠景之間找到一種適當的戰略和結構的平衡;

——為適應不同客戶的不同需要和不同類型,建立一個確實能在全球經營的機構。

六、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速度在加快,全球經濟形勢中必然會出現的三個基本變化。第一,隨著發展中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全球經濟版圖在今後20年內的變化將會比最近20年來的變化更大。隨著像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的經濟繼續逐漸增強,他們將會越來越多地成為對在地球上創造新的財富作出貢獻的重要國家。

第二,在今後20年內,世界500—1000家最大的公司的地區分布情況將會發生根本變化,結果,工業內部的競爭將會加劇。

第三,計算機、電信和運輸成本的下降很可能會繼續,而且甚至會加速。

把這些趨勢同移動電話、可視電話、因特網和功能越來越強的計算機結合起來,很顯然,全球分散活動的協調一致在20年內將成為易事。這些發展趨勢的一個重大結果將是全球競爭更加激烈和更加拚命地尋找最佳場所。

全球化向所有國家提出了挑戰。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德·斯馬亞說:“規模空前的全球化已使經濟活動變得有點像一場戰爭。”麵對這場挑戰,占世界經濟總量1/4的美國采取的對策是向高科技進軍。1997年美國經濟增長動力的1/3來自信息產業。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提出的挑戰是創造引資條件,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迅速掌握先進技術,提高本國產品競爭力,建立金融危機防範機製。在這方麵,它們既從成功引資的經驗中得到啟示,也從近年來拉美和東南亞某些國家的金融動蕩中吸取教訓。

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機遇並不均等。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指出,工業化國家“必須幫助發展中國家從全球化進程中得到好處,否則將麵臨新的貿易戰和社會與政治衝突”。本屆聯大期間,發展中國家繼續呼籲發達國家放棄貿易保護主義,放棄把人權、開放市場等作為發展經濟關係的條件和利用經濟製裁幹涉別國內政的做法,及早吸收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世貿組織。它們期待發達國家切實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外部發展環境,使雙方都成為全球化的贏家。

七、經濟區域化

冷戰結束後,新時代的特點是一些大經濟集團在世界各地建立,以此來對付由於世界科技的迅速發展而出現的一些變化。世界經濟領域,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工業化國家建立大經濟集團是必然的,其目的是擴大市場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

歐洲共同市場建立後,加入的成員國越來越多,目前人口已達3.7億,國民生產總值達6萬億美元。歐洲共同市場的特點是:公民的學曆高,並具有良好的教養,科技不斷發展和進步。歐洲共同市場龐大的金融機構的勢力範圍遍布世界各地,此外,還具有政治勢力範圍,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在歐洲共同市場建立之後,美國也同加拿大和墨西哥統一了他們的努力,建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有3.68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達7萬億美元。同歐洲共同市場相比,北美自由貿易區具有人才資源、先進的技術和得到大財團支持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勢力範圍。

盡管日本具有同上述兩個集團一樣的卓越的經濟地位,它卻沒有加入這種經濟集團,但日本通過在亞洲國家建立工業已加強了同許多亞洲國家的合作。另外,東南亞國家致力於一個卓有成效的經濟集團的努力已經結出成果。

據沙特阿拉伯《中東報》1998年3月7日報道,阿拉伯國家,盡管擁有巨大的自然資源,有2.5億人口,21個阿拉伯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達5300億美元,但在阿拉伯統一市場建立之後卻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到1995年為止,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隻有170億美元。至於在人才資源方麵,則沒有足夠的數量來對付目前的經濟挑戰,同時,沒有付出所需要的努力來改革教育體製,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特別是在科技方麵,從而對經濟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

阿拉伯國家在經濟發展和人力資源等方麵同發展中國家差不多,都沒有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但中國、印度和幾個亞洲“虎”以及一些發達的拉美國家卻正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迅速前進,而且在許多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卻麵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巨大困難,無疑,這些問題將會由於世界的變化而變得越來越多。

阿拉伯國家應重新研究一些經濟方麵的問題,加強努力,旨在實現更廣泛、更卓有成效的阿拉伯國家之間和阿拉伯國家同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