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網絡化戰略(四)(3 / 3)

1998年7月,英國BMRB市場分析公司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表明,英國因特網用戶中,在家上網人數首次超過了在工作單位上網者。1998年1—6月,英國共有550萬人曾經使用過因特網。其中220萬人是在家中上網,在因特網用戶中比例最高,占到40%。而在工作單位上網的用戶人數退居次席,比例為36%。其餘24%用戶使用因特網的地點則為電腦咖啡屋、俱樂部和圖書館等。有關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調查結果有一定象征意義,說明因特網在英國人的家庭消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隨著在家庭中使用因特網的人數不斷增多,英國利用因特網購物的人數也呈上升趨勢。據統計,1998年上半年,英國共有約100萬人在家中通過因特網進行過購物,這些消費者花在網絡購物上的費用為平均每人每月40英鎊(約66美元)。

(八)美國人使用因特網技術在提高

1998年7月,美國微波通信公司(MCI)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由於各行各業使用因特網的需求與日俱增,美國人的上網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如果以百分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美國人使用因特網的技術,已從去年的平均78分提高到1998年的平均82分。

MCI公司於1998年3月30日在因特網上設立了一個測驗上網技術的網址,並要求參加測驗的人使用因特網搜索技術從網絡資源中尋找5個問題的答案,問題涉及通俗文化、世界地理、藝術和文學、科學與技術以及曆史等領域。在3個月的時間裏,有數千人參加了這項測驗。第一次類似的測驗是去年進行的。

1998年的這項測驗發現,美國人上網的技術與性別關係不大,而與年齡有關。得分最高的是戰後生育高峰期(戰後1947—1961年間)出生的人以及隨後的“X一代”(目前年齡為24—39歲)。另一個發現是,在家裏和在工作單位上網的人,得分比在學校上網的人高。

微波通信公司說,公眾上網技術提高是一件好事,目前美國人數增加最快的三種產業都屬網絡技術型產業,許多其他產業也將擴大吸收熟悉因特網技術的人才。根據這家公司提供的數字,1981年美國聯網的電腦不到300台,1989年已增加到9萬台。現在估計為3000萬台以上,到2000年這個數字有可能再增加一倍。1993年,美國前500家大企業沒有一家在互聯網上設有網址,現在許多企業不僅都有了網址,而且還有了電子郵件地址。

(九)網絡服務公司股票受追捧

1998年7月,由於投資人看好因特網的商業價值和前景,連日來美國一批因特網服務公司的股票脫穎而出,大受追捧。7月6日,這類公司股票的上漲推動了整個紐約股市大盤的大幅攀升。與1998年初相比,著名的網上搜索引擎公司——雅虎公司的股價已經從60多美元飆升到目前的199.25美元,6日當天就暴漲了24美元;奮揚公司(Excite)的股票價格則從30美元升至107美元;資訊搜尋公司(Infoseek)的股價從10美元升到37.50美元。美國在線公司的股價也從1997年11月的37美元一路上揚到目前的113.25美元。在半年多時間裏,這些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幅度都是兩倍多。這種上漲速度頗耐人尋味,因為目前上述公司都還不賺錢,有的剛剛做到收支平衡。分析家認為,除了這些網絡公司受亞洲經濟危機影響較小外,其股票大漲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因特網上的廣告和電子商業收入實在高得驚人,所以人們看好這些公司未來的巨大發展潛力。

由於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公司都蜂擁到網絡上刊登廣告。目前在上述因特網服務公司的網頁上,用戶很難避開商業廣告,享受免費電子信箱的廣大普通用戶更是離不開廣告畫麵的幹擾。據有關專家的統計和預測,美國網絡廣告的總收入將從1997年的5億美元劇增到2001年的65億美元。

隨著上網購物越來越方便,網上銷售的前景也更為廣闊。據估計,全世界網上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總額到2002年時將高達3000億美元。此外,一大批傳媒公司也看好網上的客戶群,爭相在此領域搶占一席之地。1998年6月18日,迪斯尼公司便以4.73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資訊搜尋公司43%的股份。

(十)美國上網個人電腦數量大增

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ZD市場信息公司1998年5月公布的調查表明,1998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定期與因特網相連的個人電腦已達到4500萬台,與一年前相比激增了43%。美國有上千萬台個人電腦被用來進行網上購物,選購的產品五花八門,從各類圖書、光盤、電腦軟件,到汽車、家具、電器和其他門類的服務。比較而言,美國去年同期曾上網購物的個人電腦隻有390萬台。

調查還發現,上網必備的工具——網絡瀏覽器的市場也有了很大變化。微軟公司的“探險家”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從一年前的21%猛增到39%,而其競爭對手網景公司的“領航員”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則從63%減少到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