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電視機機頂盒
機頂盒是將普通電視與數字電視信號線相連的裝置,它可將數字電視信號轉變為普通電視機使用的模擬信號,使得普通電視機也可播放數字電視節目。另外,它還可使普通電視能顯示計算機信號,從而為與因特網相聯提供了技術基礎。
英國《金融時報》1998年5月報道,美國微軟公司正與比利時勒諾特·豪斯皮軟件公司合作,研製可用聲音進行控製和操作的數字電視機機頂盒,並計劃於2000年前推出產品。這兩家公司正在研製的機頂盒將使用微軟的“視窗CE”操作係統,並將結合勒諾特·豪斯皮的語音識別軟件。這一裝置可將用戶對著小型麥克風口述的指令轉換成數字信號,並利用無線電波將其傳輸給機頂盒,從而實現轉換電視頻道、利用電視瀏覽因特網以及從網上下載信息等功能。目前不少公司都推出了各種機頂盒操作工具,其中包括紅外無線鍵盤,以及改進的電視機遙控器等,但這些產品操作起來都顯得複雜。微軟和勒諾特·豪斯皮公司認為,語音識別技術可能代表了類似裝置的發展方向。
(四)輸電線傳送因特網信息
1998年5月30日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披露,英國開展的利用輸電線路快速傳送因特網信息的試驗遇到了一個始料不及的障礙。專家們發現,在輸電線路傳輸信息的過程中,與電線相連的街燈可起到發射天線的作用,會將網上信息變成高頻無線電信號送往空中。
在英國曼徹斯特進行的這項試驗,被認為是提高因特網傳輸速度的一個發展方向。試驗通過在普通的50赫交流電上加載頻率為1兆赫的載波,可以利用普通輸電線路在變電站和家庭之間進行數據傳輸。變電站和因特網之間通過高帶寬的光纖連接。這套係統傳送因特網信息的速度是使用現有電話線路和使用調製解調器的20倍,另一好處是不占用電話線路。這一試驗雖然在提高因特網傳輸速度上相當成功,但缺陷是沒有將同樣使用該輸電線的街燈的影響考慮在內。專家們指出,街燈的高度使其成為理想的發射天線,可將因特網數據變成頻率為2—10兆赫的無線電波。專家們說,如果這一障礙得不到解決,這一處於試驗階段的因特網數據傳輸新方法一旦投入廣泛應用,那麼不僅會對一些電台甚至民航信號形成幹擾,而且還會影響到傳輸數據的保密性。
據《新科學家》雜誌報道,英國貿工部等有關部門已開始著手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但目前尚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五)新型上網業務
英國電信公司1998年6月宣布,計劃推出一項新的因特網上網業務。用戶隻要購買該公司提供的一套簡單軟件,不用通過網絡服務供應商,直接就可以撥號上網。目前用戶上網一般都須首先通過網絡服務供應商,並且每個月要向這些中間商支付一定的上網費,然後按照上網時間多少支付相應市內電話費。英國電信公司日前對新聞界透露,他們的新業務省掉了網絡服務供應商這道中間環節,用戶不必按月支付上網費,隻是在上網過程中,除了市內電話費之外,每分鍾還需額外支付一便士(約0.016美元)的上網費。
英國電信公司稱,這一新業務適合偶爾上網的用戶,其費用將比通過網絡服務供應商上網便宜。新業務的另一大好處是上網手續簡單,可以為初次接觸因特網的用戶帶來很大方便。英國電信公司計劃在北愛爾蘭地區進行試點後,於1998年9月將該項新業務推向英國其他地區。
(六)美國網上開支大幅增加
1998年6月24日,總部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國際數據公司發表調查報告認為,美國商業和私人因特網用戶的網上開支1998年將達到1240億美元,到2002年,該項開支則將增加三倍以上,總額可望超過5000億美元。在今後短短的4年裏,美國的新增網絡用戶將達到1億人。此外,在這一期間,美國用戶的網上支出也將大幅增加。預計到2002年,商業用戶在因特網技術開發方麵的開支將從1998年的620億美元增至2000億美元,約占所有技術開發項目開支的20%。而在此期間,美國用戶在與因特網相關商品及服務方麵的開支將達到2500億美元。
(七)因特網用戶的習慣
1998年6月,英國合作銀行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許多英國中年職業男性在晚間的黃金時間不看電視而改上因特網。英國合作銀行對該行1萬名網上客戶進行調查後發現,客戶們最喜歡在晚上7—10時這段時間上網處理個人銀行業務。這些客戶大多為中年職業男性,經濟條件非常寬裕。調查結果表明,在這些客戶的生活中電視的位置某種程度上已逐步為因特網所取代。英國合作銀行的調查同時發現,不僅僅是青少年熱衷於因特網,在網上銀行業務的用戶中,35—54歲中年男性所占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更年輕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