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網絡化戰略(四)(1 / 3)

(二)多媒體時代的到來

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人類將進入多媒體時代,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將發生一次巨大變革。

近幾年,將計算機、通信和聲像技術融為一體的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成為許多國家競爭的技術製高點之一。由於目前的信息網絡並不通暢,因而大大影響了融文字、圖像和聲音於一體的多媒體信息的傳輸。為了改變信息傳輸上“車多路窄”的問題,修建可將傳輸速度提高成千上萬倍的“信息高速公路”勢在必行。

可以預見,“信息高速公路”將首先在美、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建成,然後實現聯網,屆時,“信息高速公路”將成為一個聯結世界各地的高速度、大容量、自動化信息網絡,它的服務範圍廣泛涉及電視、電信、教學、科研、商業和金融等。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有其深刻的科技、社會和政治背景。近幾十年高科技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興建“信息高速公路”;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也呼喚“信息高速公路”;自“冷戰”結束後,國際競爭製高點從軍事轉向經濟和科技,能大幅度提高綜合國力的“信息高速公路”必然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

美國總統克林頓1993年初上台後不久就提出興建這一“世紀工程”作為振興美國經濟的重要措施。幾個月後,日本政府提出興建“信息高速公路”。1994年2月,歐洲也宣布興建“信息高速公路”。除此之外,加拿大、韓國、新加坡、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國家和台灣地區也都計劃或有意向興建“信息高速公路”。短短一年“信息高速公路”熱席卷全球。如此大的工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達成如此統一的共識,這在人類曆史上尚屬罕見。

伴隨著“信息高速公路”而到來的多媒體時代,將對全球經濟、政治和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形成巨大衝擊。坐在家中就能通過電腦瀏覽世界各地當天出版的報紙,查閱各地圖書館的圖書、聲像資料,收看電視節目,欣賞音樂,甚至辦公,隨著多媒體時代的到來,這些將變成現實。屆時人們不必分別購買電視機、錄像機、計算機、電話、音響等家用電器,而隻需有一台多媒體計算機即可。

專家估計,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多媒體產品將在全球形成一個數以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另外,“信息高速公路”還將帶來產業結構的大調整,電信業與大眾傳播業有融合的趨勢。據估計,到2007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因“信息高速公路”而增加3210億美元;到2010年,在日本將因“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多媒體市場將達123萬億日元(約1.2萬億美元)。

另外,“信息高速公路”的巨額投資本身就將形成一個“信息高速公路”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美國興建“信息高速公路”需耗資2000億美元,加拿大需投資200億美元,韓國將投資553億美元,英國在今後10年將投資380億英鎊(570億美元),日本計劃在頭3年投資500億日元(4.8億美元)。

但是,由“信息高速公路”帶來的信息革命有可能擴大貧富差距。據1994年3月召開的第一屆世界電信發展大會的資料,世界上還有2/3以上的家庭連電話都沒有,其中絕大多數家庭都在發展中國家。由於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發展中國家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力不從心。即便是在發達國家,貧困者也很難公平地享受“信息高速公路”帶來的便利,美國貝爾大西洋公司2000年前計劃在華盛頓建設的“信息高速公路”,就將黑人占多數的貧民區排斥在外。

工程量巨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高速公路”在發達國家建成需10—20年,而在發展中國家建成則需更長的時間,因而全人類進入多媒體時代尚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九、通向信息高速公路前的準備

(一)高速調製解調器標準出台

1998年2月5日,國際電信聯盟批準一項可使調製解調器的速度提高近一倍的標準,該標準可使更多的人上因特網。這種新型調製解調器以每秒5.6萬位的速度,通過普通電話線在計算機間傳送數據。一些製造商已經生產出以這種速度運行的調製解調器,但它們使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標準,因而妨礙了產品的兼容。新標準取代了目前廣為使用的最快的調製解調器標準。目前運行最快的調製解調器是每秒3.36萬位。製造商們表示,它們將很快采用這項新標準。該組織說,預計到2000年,這項協議可使調製解調器的年銷售量猛增到7500萬個,而去年的銷售量僅為5000萬。

(二)空中因特網

美國《華盛頓郵報》1998年5月22日報道說,摩托羅拉公司決定與美國特利德西克公司(TeledesicLLC.)合作,共同建設後者規劃的“空中因特網”寬帶衛星通信係統。“空中因特網”計劃耗資將近100億美元,發射288顆通信衛星,在距地球大約1360千米的低軌道上形成一個衛星通信網。這個係統將於2003年開始投入商業使用,向企業、機構和個人用戶提供高速通信服務,傳輸因特網、電話及其他類型的數據。摩托羅拉公司1998年5月21日宣布,它將向“空中因特網”投資7.5億美元。這使摩托羅拉超過波音公司成為這一計劃的最大投資者。參與這項計劃的其他企業還有微軟公司及歐洲最大的衛星製造企業馬特拉—馬爾康尼空間公司。全球無線通信市場潛力巨大,歐美大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建設各自的衛星網,爭奪這一市場。如美國銥公司耗資50億美元的“銥計劃”由66顆低軌道通信衛星組成,衛星發射任務不久前已經完成,1998年9月將正式投入使用。美國環球明星係統公司的衛星網將由56顆衛星組成,現已發射了8顆。耗資35億美元的法國“空中橋梁”計劃由64顆衛星組成,是“空中因特網”主要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