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網絡化戰略(三)(1 / 3)

(三)迅速崛起的內部網

在網景與微軟兩大陣營圍繞網絡電腦激烈競爭時,一種在現有因特網基礎上誕生的專用網(又稱內部網)悄然崛起。專家認為這種網絡的規模將在今後幾年內超過普通因特網,成為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形式。兩大陣營的注意力也轉向這一領域。

80年代末興起的因特網為人們傳輸利用信息提供極大便利,但隨著因特網的迅速膨脹,人們開始抱怨因特網過於雜亂無章,大量的信息垃圾充斥其中,嚴重地影響了信息查詢和利用的效率,另外因特網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尚得不到可靠的保證,很難利用它簽署合同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尋求一種更省時、方便、有效和安全的傳輸手段,專用網應運而生。

專用網(Intranet)的英文名字是“內部”與“網絡”的合成詞,構語方式仿照了因特網(Internet)。它是專供公司內部以及公司與公司之間傳輸信息、共享信息的電腦網絡,它除了具有普通因特網的功能外,還具備了一些高級功能,使得其傳輸速度和安全性大為提高。

專用網的規模可小至公司內部、公司與公司之間,也可大到行業內部、行業與行業之間,其地理範圍可小至一個社區,大至全球。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不同規模、不同性能的專用網。利用一個公司的專用網,其工作人員可查詢公司的新聞、政策、雇員情況、工作機會、公司雇員的辦公電話等最新信息;利用一個行業的專用網,其從業人員可獲得該行業的最新動態;利用跨公司、跨行業的專用網,人們可了解不同領域的最新狀況,發現合作機會。

目前的因特網最常用的信息傳輸方式是傳送電子郵件和查閱電子地址,其中電子地址上的信息可做到圖文聲像並茂,被認為是今後信息傳輸的主要模式。不過,普通的因特網用戶還無法方便地建立和編輯自己的電子地址供大家查閱,而利用專用網人們就會像建立和編輯普通的電腦文件一樣輕而易舉地建立和編輯自己的電子地址。

利用普通因特網,用戶發送電子郵件的覆蓋麵很小,而利用專用網可使用戶發出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查詢和利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用戶將自己編輯完畢的電子地址傳輸到並存貯在專用網的服務器內,然後其他人可通過與之相聯的電子地址、接受和發送電子郵件、查詢電子地址目錄和全文檢索等4種途徑發現這一電子地址,實現信息的共享,並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通常公司內部及公司與公司之間信息傳輸主要是口頭傳達以及通過抄寫或打印並分發文件實現的,技術先進的公司則使用了傳真和電子郵件,在規模龐大的公司內部這種方式效率之低可想而知。專用網則可使公司內部及公司與公司之間等的信息傳輸效率大為提高,並且公司規模越大受益越大。

美國網景公司1996年夏天發表的《專用網白皮書》認為,專用網的優點包括可使原有信息得到充分利用,非常方便地實現信息共享,查詢信息省時省力,簡化信息傳輸過程,節省打印和分發文件的費用等。另外,一些專家認為信息傳輸的安全性也將大大增加。

專用網投資小,效益高。網景公司總裁吉姆·巴克斯代爾1996年10月15日發表講話認為“專用網的投入產生比可高達1000%以上”。使用網景公司技術建成的美國卡登斯設計係統公司專用網的投入產出比高達1700%,美國矽圖像技術公司專用網的投入產出比高達1427%。專用網可大大節省信息傳輸的成本,僅節省打印文件的費用就十分可觀。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每年打印文件的費用高達24萬美元,而建立一個公司規模約3000雇員的專用網成本僅需8萬美元。

目前提供專用網技術的公司主要是美國網景公司和微軟公司,兩大公司均把專用網作為競爭的焦點之一,並在1996年夏天推出了各自的技術標準,使得專用網技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其中網景公司因已占領了80%的因特網軟件市場而處於優勢。

激烈的競爭無疑會加速專用網技術的成熟。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公司1996年3月發表報告認為,專用網將迅速膨脹,到2000年普通因特網服務器的數量為44萬,而專用網服務器的數量將達400萬。美國IBM公司1996年5月預測,在以專用網為基礎的“虛擬市場”上簽署的合同額將由1995年的4億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萬億美元。

(四)網絡標準誰將一統天下

因特網何去何從?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模式如何?在這關係到人類未來工作和生活方式關鍵的時刻,兩大陣營競相使出殺手鐧,使得這場網絡標準大戰硝煙四起,撼人心魄。大家都明白,誰擁有這一標準,誰就擁有了市場,就會在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因特網興起之際,以個人電腦起家的微軟公司並沒有把它放在眼裏,直到現在微軟公司仍認為個人電腦不會過時,對以“網絡即計算機”為特征的這場信息技術革命並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因而近幾年它一直在研製“視窗”係列軟件,盡管該公司最新產品“視窗98”加強了網絡功能,但網絡仍作為一個附屬功能。在微軟公司為1995年7月推出的“視窗95”操作係統陶醉的時候,1994年才成立的美國網景公司卻悄悄地占領了大部分因特網軟件市場。

目前因特網上最通用的軟件是調閱信息用的瀏覽器,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網景公司推出的“導航者”係列,1998年上半年版本為4.0。網景公司的迅速崛起使得微軟公司大為震驚,被譽為電腦天才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倉促應戰,於1995年11月宣布進軍因特網軟件市場。此後,微軟公司仿照“導航者”係列推出了“探險者”2.0、3.0和4.0係列,開始占領因特網軟件市場。美國市場調查機構佐納公司1996年9月的一份報告說,網景公司和微軟公司占據世界瀏覽器市場的份額分別為約80%和7%,微軟公司仍處於極大的劣勢。

這期間美國太陽電腦公司發明的一種新型網絡語言使得網景公司與微軟公司的大戰火上澆油。這種稱為“爪哇”的語言誕生於1995年1月,利用它可大大簡化編寫網絡程序的工作,使網絡傳輸多媒體信息的能力和安全大大提高。美國《時代》周刊稱它為1995年世界十大發明之一,計算機產品中隻有它獲得這一稱號。

“爪哇”(JAVA)這一名稱是太陽公司絞盡腦汁創造的。這種語言誕生後,太陽公司充分認識到了它的巨大潛力,因而本著活潑、幽默、具有革命性、讓人過目不忘的原則給它起名,並力圖不落入含有“網絡”等字樣的俗套。“爪哇”語言果然不同凡響,問世後立即引起網絡技術界的震動,網景公司和微軟公司馬上根據它調整自己的網絡技術戰略,並於1996年7月各自提出了網絡技術標準。

網景公司與太陽公司結成同盟軍,推出了“網景開放網絡環境”(NetscapeONE)軟件。微軟公司則另起爐灶,推出了與“爪哇”語言兼容的“超級活力”(ActiveX)軟件。兩大公司在輿論方麵的爭吵也隨之激烈,微軟公司稱“網景開放環境”為“網景空空如也”(NetcsapeNONE),而網景公司針鋒相對地稱“超級活力”為“超級俘虜”(Captiv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