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月經中共黨組織營救出獄,九月任中共瓦窯堡黨組書記。同年,任紅1團第1連政治指導員,後任第3連指導員。民國二十四年(1935)二月率一個連在延川縣賀家灣附近突襲高桂滋部一個連,繳獲捷克步槍80多支、輕機槍9挺、銀圓1萬餘元及部分物資。五月,任紅27軍第84師第2團政委。
參加了陝北紅軍第二次反圍剿中的楊家園則、馬家坪、延長、甘泉、安塞、靖邊、保安、三皇峁、慕家園則、定仙墕等戰鬥。九月,紅15軍團成立,任第81師第241團政委,參加了勞山戰役、榆林橋戰鬥。十月,調入師部負責黨務工作,十一月任紅15軍團第81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直羅鎮戰役。
民國二十五年(1936)二月東渡黃河,攻占義蝶鎮後包圍石樓城,全殲前往石樓城解圍的國民黨軍第405團。三月,參加兌九峪戰鬥。四月,第81師在稷山地區抗擊湯恩伯部隊五個師,圓滿完成掩護軍團主力回師陝北的任務。五月,任第81師政委、軍政委員會書記,參加西征。十月底,奉命抗擊國民黨軍第67軍和騎兵軍。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一月入抗大二隊學習。秋,任陝北紅軍獨立第1師政委。八月,獨立第1師改編為第120師特務營、警備第5團,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駐防延水關至泥金灘河防和汾川河經臨鎮、金盆灣、英旺鎮、南泥灣到延安三十裏鋪一線邊防,組織進行了清剿土匪。民國二十七年(1938)十二月二十七日,警備第5團進駐涼水岩,扼守馬頭關、涼水岩、泥金灘三個渡口。三十一日淩晨,駐山西日寇用炮火、機槍隔河向警備第5團猛烈射擊,30架飛機投擲瓦斯彈掩護步兵登船強渡,當日軍先頭部隊行進到河心時,突然遭遇警備第5團猛烈攻擊,日軍橡皮筏、木船30多隻被擊潰,斃日軍100多人。
民國二十八年(1939)一月,日寇在東西兩麵夾擊下,於四日、五日相繼向東撤退。警備第5團立即組織第5連突擊隊強渡黃河追擊日軍,在集寧、曲娥鎮與日軍激戰三個多小時,斃日軍80餘人,繳獲重機槍4挺,步槍40餘支,馬匹十多匹及防毒麵具等大量物資。五月初,馬頭關戰役共擊斃日寇80餘人,挫敗了日軍再次強渡黃河的企圖。其間,與國民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摩擦鬥爭。
民國三十年(1941)任留守兵團留訓團團長兼政委,率團到晉察冀邊區征兵,途中,留訓團在滹沱河渡口完成了阻擊300多名日寇的任務。民國三十一年(1942)六月十七日,帶領留訓團及800多新兵攜帶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籌集的300萬法幣衝破日寇13道封鎖線,返回延安。
二十二日趕回延長縣警備團駐地,後該部整編為警備第3旅第8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四月,出席中共“七大”。十月起,曆任關中分區第3團政委、分區主任、聯防軍民運部部長兼敵工部部長、關中軍分區前敵指揮部政治主任。民國三十六年(1947)任騎兵第6師政委,先後參加了宜川瓦子街戰役、西府戰役。民國三十八年(1949)二月,第4縱隊改編為第一野戰軍第4軍,其任第4軍第12師政委。七月十一日,配合第10師、第11師一舉攻占羅局鎮、眉縣火車站等隴海線上要衝,於十四日晨解放西北工業重鎮寶雞。八月率部參加蘭州戰役,後部隊負責肅清殘敵,維護秩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4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12月,率部隊進駐甘肅臨洮,追剿馬家軍殘部和散匪。1952年9月起,曆任高射炮兵學校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校黨委副書記、書記,高級防空學校政治委員、書記。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9年11月任空軍第2軍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2年10月任南京軍區副政委兼副書記。1966年10月至1967年底遭批鬥,後任南京軍區空軍“三支”主任。1969年12月被免職。1979年2月徹底平反,恢複名譽。1982年5月離休,副兵團級待遇。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賀吉祥(1915~)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子長縣玉家灣鎮賀家灣村人。民國二十一年(1932)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十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陝北遊擊隊第9支隊,參加了張洪鎮戰鬥、合水縣戰鬥、棗樹坪戰鬥。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任中國工農紅軍陝北遊擊隊第8支隊隊長,九月,任紅27軍第1團2連黨支部書記。參加了延川縣清平川戰鬥、安定縣吳家寨子戰鬥、馬家坪戰鬥。被劉誌丹授予“少年英雄紅1團”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