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軍事人物(5)(3 / 3)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剛從醫院療傷回到部隊的楊林及時阻止了部分極左路線執行者的錯誤決定,從槍口下搶救了部分人員,避免了重大損失。事後,毛澤東主席題寫“堅決執行黨的政策,贈楊林同誌”獎狀一幅,給予楊林高度評價。民國三十四至三十八年(1945~1949),曆任西北野戰軍供給部政委、後勤部副政委,西北軍區後勤部政委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建築工程管理總局第二書記、局長。1957年被錯定為右派。1979年平反後任陝西省建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是陝西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

李金山(1914~1980)原名李生秀,子長縣欒家坪鄉廟灣溝村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秋參加陝北紅軍遊擊隊第12支隊,任偵察員。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班長,山西第28師排長、副連長,東北第13旅連長、營長、副團長,南昌後勤兵站站長(團級),西安榮軍醫院院長(團級)。1951年任甘肅省玉門油礦警衛大隊大隊長(團級)。

1956年轉業,先後在蘭州市、岷縣任生化養殖場場長等職。1961年8月離職休養,行政12級。在戰爭年代七次負傷,為三等甲級殘廢。榮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八次。

李景膺(1907~1981)子長縣玉家灣鎮柳樹溝村人。民國十六年(1927)參加當地農民運動。民國二十三年(1934)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任安定縣、秀延縣縣委書記。民國二十六至三十二年(1937~1943),曆任陝甘寧邊區黨校校長、中共西北局黨校副校長職務。民國三十二至三十七年(1943~1948),先後擔任中共延屬地委組織部部長、地委副書記、地委書記等職。民國三十七年(1948)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從事開辟新區工作。領導軍民克服經濟困難,殲滅國民黨殘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四川、甘肅創造了良好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中共陝北區黨委書記、代理陝北行署專員、西北軍政委員會人事部部長、中共西北局組織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副部長、中共貴州省省委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副部長、民政部顧問等職。

薛蘭崗(1915~1982)曾名薛明山,子長縣李家岔鎮馬圈坪村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三月參加革命,先後任陝北遊擊支隊戰士、分隊副隊長。民國二十三年(1934)十月任陝北保衛支隊第3中隊中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二十五年(1936)三月起,先後任靖邊縣軍事部部長、陝北延安西北學校大隊長、山西省臨汾晉南運輸分部政治主任、四川重慶西南軍區汽車4團政委。1955年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60年4月任哈爾濱軍分區副政委。1965年11月任鬆花江軍區政委(副軍級,行政11級)。1982年7月病逝。

孫長秀(1913~1983)子長縣寺灣鄉張家崖窯村人。民國二十三年(1934)五月參加安定縣赤衛軍。民國二十四年(1935)十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獨立營政委、延安保安司令部組織股股長、警備第3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28團副政委、第4軍炮兵營政委、第4軍後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職。1950年起,任第4軍後勤輪訓部主任、赴朝補訓第4團政委、定西軍分區副政委、臨夏軍分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56年起,任青海省軍區柴達木軍分區政委、青海省軍區後勤部部長、蘭州軍區後勤部生產部部長、蘭州軍區司令部管理局局長、蘭州軍區蘭州部隊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政委等。

1975年離休,副軍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