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昌(1910~1936)安定(今子長)人。民國十九年(1930)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二十年(1931)參加遊擊隊,先後任陝北紅軍遊擊隊第1支隊支隊長,陝北紅軍獨立第1團參謀長,紅27軍第84師第1團副團長、第2團團長,紅15軍團第81師241團參謀長、第81師參謀長等職。參加了陝北蘇區的創建和反“圍剿”鬥爭。民國二十五年(1936)在清澗、延川交界地區戰鬥中犧牲。
吳士芳(1917~1947)子長縣楊家園則鎮好坪溝村人。民國十九年(1930)入瓦窯堡第二高小就讀。民國二十一年(1932)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二十三年(1934)春投筆從戎,參加東區遊擊隊,翌年春任秀延縣三區土地委員,說服父親獻糧十石。中共中央進駐瓦窯堡後,因其才思敏捷、口齒伶俐被選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訓練班學習。民國二十五年(1936)參加東征、西征後,任甘肅環縣縣委宣傳部部長。時國民黨環縣縣長趙老五糾集民團200餘眾騷擾蘇區,後詐稱投誠,要蘇區縣委派代表協商,吳士芳、朱子修以蘇區環縣代表身份前往接洽,被綁架,押送寧夏馬鴻奎部關押審訊。民國二十六年(1937)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後釋放,任三邊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月率八路軍第129師第5大隊,征戰於晉、豫、鄂一帶。民國三十四年(1945)二月任襄西中心縣委常委兼指揮部政治部主任。不久兼任荊當縣縣委書記、新四軍第5師第3團政委。民國三十五年(1946)六月,率部突過漢江,在竹山縣城戰鬥月餘,掩護主力抵達陝南鎮坪。八月初,組建鄂西北軍區,任政治部主任,由於立足未穩,頻遭國民黨軍圍攻,部眾傷亡慘重。民國三十六年(1947)一月二十日,部隊在巴東縣平陽壩一帶被國民黨軍分割包圍,經激戰,大部突出重圍,吳士芳及機要科長因掩護突圍和銷毀機要文件失去突圍機會而被俘,二十二日被活埋。
史秀芸(1917~1948)女,子長縣安定鎮安定村人。民國十九年(1930)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月,謝子長在清澗縣河口戰鬥中胸部負傷,中共黨組織決定由史秀芸照顧。她一麵竭盡全力護理,一麵同陝北特委警衛隊隊長薛蘭崗研究敵情,確定保衛和轉移措施,並處理日常事務。民國二十四年(1935)一月,經謝子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四月,任陝北共產主義青年團特委組織部副部長、青婦部部長。
與白治民、高朗亭編“婦女解放歌”“打土豪分田地歌”教群眾傳唱,宣傳革命道理,組織青少年開展查煙和禁煙活動,禁止買賣婚姻,動員婦女放腳,廢除童養媳,帶領農村婦女衝破封建禮教束縛。同年九月,陝北團特委改為團省委,史秀芸任婦女部部長。十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組織婦女做衣服、鞋襪等,解決部隊困難。不久調任陝北省委婦女部部長。民國二十五年(1936)西安事變後,參加中央工作團到延安,開展群眾工作,任延安市委組織部部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三月,當選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婦聯主任。四月,響應黨中央關於開展敵後遊擊戰爭號召,奔赴山東抗日根據地,任山東省委、山東分局婦女部部長兼組織部幹部科科長。民國二十八年(1939)七月,任魯中區組織部部長。民國二十九年(1940)進中央黨校學習。民國三十四年(1945)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同年被選為全國解放區婦女聯合會籌備會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奉令調至東北地區工作。民國三十七年(1948)十二月十九日,因患心肌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