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新春(1918~1935)子長縣欒家坪鄉欒家坪村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二月,參加紅9支隊,在安定、延川一帶開展遊擊活動。四月,任紅1支隊分隊長,率隊活動於安定北區一帶,先後懲辦區長黃士奎及土豪劣紳十多人。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受中共地下黨派遣,打入北區折可達民團,組織團丁起義。九月,就任紅27軍1團2連連長。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吳家寨子-馬家坪戰鬥中,率眾勇猛出擊,全殲國民黨瓦窯堡駐軍一個連,有“好漢連長”之譽。十月,在甘泉勞山戰役中,奉命阻擊從延安向甘泉增援的國民黨軍,激戰中腹部中彈,腸子外露,他將襯衫扯為布條,縛於腹部,指揮戰鬥,後犧牲在陣地。
閻隨則(1914~1935)子長縣瓦窯堡鎮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聯絡進步青年,組建城郊遊擊隊,打豪紳、鬥地主、除暴安良,在瓦窯堡一帶聲名大振。民國二十三年(1934)紅1支隊恢複後,閻隨則率城郊遊擊隊參加紅1支隊,重新組建有十多人參加的城郊遊擊隊,在瓦窯堡一帶打遊擊。民國二十四年(1935)春遭逮捕,被押於瓦窯堡監獄遭嚴刑拷打,要求供出遊擊隊員名單,他隻字不語。十月,瓦窯堡守軍潰逃時,被槍殺於南門外。
楊風岐(1907~1936)子長縣史家畔鄉楊家河村人。民國十二年(1923)入安定縣立第二高小學習。民國十五年(1926)入省立綏德第四師範學習。民國十六年(1927)秋,經綏德師範中共組織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七年(1928)底,綏師被國民黨當局封閉,受中共地下黨組織委派,返回安定從事地下活動。民國十八年(1929)秋,出任東區任家砭小學教員,得任廣盛支持,聯絡四鄉群眾抗糧抗稅,發展黨組織,使東區一帶成為“赤化”區。同年寒假期間,在家鄉楊家河村辦農民冬學,以掃盲為名,傳播革命真理,為後來利用任廣盛被逼致死大鬧縣府做好了思想準備。民國十九年(1930)底,受中共派遣離開任家砭小學到楊家河一帶組建中共秘密組織,先後發展黨員15人,成立了楊家河支部,任書記。民國二十二年(1933)一月二十五日,安排紅9支隊隊員在自己家過年,由於叛徒告密,被張雲衢部星夜包圍,楊風岐組織紅9支隊迅速轉移,自己因槍支未及取出而滯留村子周圍,張雲衢部捉拿遊擊隊不遇,遂拉來村民拷問。眼見士兵闖家搜查,深怕槍被搜去,遂從村外趕回為群眾解圍,遭張部逮捕,當晚拉至永坪,不久轉送延安監獄,後又關押於安定獄中。民國二十三年(1934)三月,經中共黨組織多方營救,保釋出獄。同年四月,任東區遊擊隊隊長兼政治指導員,在東區一帶打土豪,鬥地主,建立根據地,為秀延縣蘇維埃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同年秋,東區遊擊隊擴大至100餘人,為解決武器裝備,隻身打進安定、安塞交界地帶的匪幫中,經月餘工作,裏應外合,消滅了土匪,繳獲全部槍支彈藥。民國二十四年(1935)春,出任紅9支隊政委,在馬家坪戰鬥中,阻敵三天,配合主力紅軍全殲高桂滋部左象亨營。中共中央機關進駐瓦窯堡後,調任陝北省軍事部科長。
民國二十五年(1936)四月,任米西(現子洲縣境)遊擊師司令兼政委,八月間與高雙成部一個營遭遇,由於寡不敵眾,遭受重創,緊急關頭,毅然帶警衛員鳴槍引敵於遊擊師突圍的相反方向,等大隊人馬突圍後,遂與警衛員一道跳崖自殺。高雙成部追至懸崖,見他未死,遂用毛驢運至綏德,當得知他是威震米西的遊擊師司令後,隨即給其調養治療,企圖從他口中獲取遊擊師情報和中共中央機關的行蹤,經兩月審訊無果,遂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十月中旬槍殺於綏德城外。
薛毓瑞(1902~1936)子長縣南溝岔鎮薛家渠村人。出身地主家庭,祖父、父親均為武秀才。自幼豪俠仗義,樂善好施,8歲至舅家村中上學,23歲時考入米脂三民二中就讀,受進步思想影響,傾向革命,和同學一道為民族解放奔走呼號。父親罵他“逆子”,幾番拉他回家繼承家業,他卻抱定革命決心,連寒、暑假期亦不歸家,奔波於綏德、米脂、安塞一帶,宣傳革命,喚醒民眾。民國十六年(1927)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受中共委派返回家鄉開展革命工作。七月,參加縣農民運動講習所。八月,任薛家渠黨支部書記。為籌集黨的活動經費,除動員開明士紳、地富捐款外,先後背著父親從家中拿出銀洋千餘元,全數繳於黨組織。家中財產拿走之事敗露後,父親向他攤牌:“你放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不過,為什麼偏要和那些窮鬼一塊廝混?”他回答道:“世道太不公平,我想讓所有的人都能過上好光景。”“你和你的家庭在什麼位置,你掂量過嗎?”“我的家庭如果不願革命,也是我所要掃蕩之列。”父親大失所望,苦勸兒子不要拿命開玩笑,他卻笑道:“為民而死也值得,我也勸你支持我,支持革命。”父親哼了一聲,斷了勸子守業念頭,任憑他去“胡鬧”。民國二十一年(1932),中共派李宗貴(李赤然)以教員身份至薛家渠和薛毓瑞一道開展工作。不久,成立中共北區區委,李宗貴任書記,薛毓瑞任組織委員,北區一帶遂成了“紅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春,受中共黨組織委派至靖邊寧條梁國民黨軍張宗祥部從事兵運工作。民國二十四年(1935)六月潛回安定,任紅27軍第84師第1連指導員。民國二十五年(1936)二月,任紅241團政委。十一月十八日,部隊在靖邊縣張家畔休整時,被國民黨軍包圍,率眾奮力突圍時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