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軍事人物(2)(1 / 3)

“謝子長、劉誌丹。”“他們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在中國,幹革命。”“你們支隊有多少支槍,都有些誰?”“這是我們的機密,不能告訴你們這幫壞種。”“你把紅軍和黨員名單交出來,放你一條活路,還可以給你當官。”

“呸,想從老子口裏掏話,做你娘的臭夢去。”蒲有儒恨得咬牙切齒,叫來打手給強世清顏色看,吊打、釘竹簽、坐老虎凳,直至遍體鱗傷,昏死過去,他終未吐一字。民國二十三年(1934)初,謝子長率部營救被捕人員,消息傳至獄中,強世清帶信給謝子長,“請不要為我再作不必要的犧牲,讓黨放心,我不會給紅軍丟臉。”正當部隊準備攻城劫獄時,消息走漏,國民黨安定縣政府匆忙於二月二十九日將強世清、強世光殺害於安定縣城北門外。

劉存元(1890~1934)子長縣李家岔鎮馬圈坪村人。

民國十三年(1924)受表弟謝子長影響,參加革命活動,其家成為謝子長等聚會議事場所。民國十六年(1927),安定縣農民運動興起後,其積極宣傳農協會章程和農民解放的出路。民國二十一年(1932),積極響應陝北特委關於發展地方武裝的指示,送長子劉明山、次子劉占榮參加遊擊隊,同年,任西區中共地下黨支部書記,先後動員20多名青年參加遊擊隊,多次出入土匪張漢林、侯登堂部,說服10多個土匪改惡從善。

民國二十二年(1933)八月,西區民團李丕成率部包圍了馬圈坪,聲言捉拿劉存元。村中空地上站滿了被團丁趕來的鄉親,劉存元在團丁拷打一老者之際,挺身而出:“我就是劉存元,要殺要剮有我頂著,與鄉親無幹。”遂被押進安定監獄。縣長蒲有儒想從他口中獲得西區地下黨的情況,軟硬兼施,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後交瓦窯堡駐軍張建南部,嚴刑拷打還以“不知道”回答。延安專員罵安定官軍無能,遂押解延安親審,經月餘審問無果,複押回安定監獄。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謝子長率部攻進安定縣衙,救出被關押的劉存元等200多名“犯人”。鑒於劉存元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中共組織要求其繼續留在西區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同年十二月,二次被捕入獄,三天後被秘密槍殺於安定城西門外。

謝子長(1896~1935)陝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原名謝世元,又名謝德元,號浩如,化名秋陽,子長縣李家岔鎮棗樹坪村人,為陝甘、陝北兩塊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第27軍創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安省立一中、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讀書。民國十一年(1922)秋赴山西,入閻錫山辦的太原學兵團學習軍事。

民國十三年(1924)回安定辦縣民團,任團總。翌年三月奔赴京津,與陝西旅京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及北平黨組織負責人頻繁接觸,接受了黨的教育,並經白超然、白誌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受中共北方區委派遣,回安定繼任縣民團團總。

不久,與共產黨員李象九同在井嶽秀部石謙團任連長,利用公開身份在安定一帶從事革命活動,並在石謙團秘密組建中共特支。民國十六年(1927)

春,任石旅(石謙於1926年秋升任旅長)中共軍支委員。其間,協助上級黨組織建立了中共安定縣特別支部,培訓出一批農民運動骨幹,親自領導農會展開了對土豪劣紳和高利貸者鬥爭,拘禁和審判了大土豪宋運昌、李耀輝等,趕走了最大的高利貸者王玉書和馬子厚,當眾燒毀文契、賬簿,宣布欠債作廢,群眾稱其為“謝青天”。

八月間,白色恐怖籠罩陝西各地,中共陝西省委派魏野疇、唐澍、白樂亭等秘密來陝北巡視工作,指示謝子長、李象九繼續留石謙旅開展工作,做好武裝反抗軍閥準備。八月下旬,石謙在榆林遭暗殺,井嶽秀令李象九營開赴延安,同時令謝子長連開往宜川,陰謀借機消滅這支革命武裝,魏野疇、唐澍、謝子長根據陝西省委指示精神,決定組織駐清澗的四個連率先起義。十一月十一日夜,在“為石謙旅長報仇”的口號聲中,清澗起義爆發。

十二日淩晨,起義部隊揮師南下延川,會合共產黨員王有才領導的連隊後,連夜趕到延長,收繳齊梅卿營兩個連槍械,擊斃營長齊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