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回答說:“這就叫穀戰,兵力雖多也用不上。應從我軍中挑選出精銳的士卒,與敵人抗衡。他們都輕裝上陣,並且配備鋒利的兵器,以他們作為前鋒,把車兵和騎兵分散隱蔽在四周,彼此相距數裏遠,不要讓自己的兵力暴露,此時敵軍必堅守己方陣勢,既不敢進也不敢退。我方趁機便列出整齊的旌旗和隊列,部隊走出山外安營,敵軍見到這種陣勢必然害怕。然後我方派出車兵和騎兵向敵方挑戰,不讓他們得到片刻的休息。這就是穀戰的方法。”(七)
【原文】
武侯問曰:“吾與敵相遇大水之澤[1],傾輪沒[2]轅,水薄[3]車騎,舟楫不設[4],進退不得,為之奈何?”
起對曰:“此謂水戰,無用[5]車騎,且留其旁[6]。登高四望[7],必得[8]水情,知其廣狹[9],盡其淺深[10],乃可為奇以勝之[11]。敵若絕[12]水,半渡[13]而薄之[14]。”
【注釋】
[1]大水之澤:湖沼地帶。
[2]沒:淹沒。
[3]薄:接近,逼近。
[4]設:安排,準備。
[5]無用:不要使用。
[6]且留其旁:暫時放在湖沼的旁邊。
[7]登高四望:登上高處向四麵觀察。
[8]得:掌握。
[9]廣狹:寬窄。
[10]盡其淺深:探明水的深淺。
[11]為奇以勝之:指出奇製勝。
[12]絕:橫渡。
[13]半渡:渡過一半。
[14]薄之:逼近敵人,指向敵人攻擊。
【譯文】
魏武侯問道:“如果我們與敵人在湖沼地帶遭遇,我軍戰車車輪陷入泥中,車轅淹沒,水快要逼近車兵騎兵,此時我軍既沒有船也沒有槳,進退不得,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吳起回答說:“這就叫水戰。這時不要使用車兵和騎兵,暫時把他們放在湖沼的旁邊。登上高處向四麵觀察,以掌握水情。知道水域的寬窄,探明水的深淺,就可以做到出奇製勝。此時如果敵軍渡水,就乘他們渡過一半時去攻擊。”(八)
【原文】
武侯問曰:“天久連雨[1],馬陷車止[2],四麵受敵[3],三軍驚駭[4],為之奈何?”
起對曰:“凡用車[5]者,陰濕則停[6],陽燥[7]則起,貴[8]高賤[9]下,馳其強車,若進若止[10],必從[11]其道。敵人若起[12],必逐[13]其跡[14]。”
【注釋】
[1]天久連雨:天氣陰雨連綿。
[2]止:停止,意思是無法行動。
[3]受敵:受到敵人的打擊。
[4]驚駭:驚慌恐懼。
[5]車:戰車。
[6]陰濕則停:碰到陰雨泥濘的天氣就停下來。
[7]陽燥:晴朗幹燥。
[8]貴:重視,這裏指選擇。
[9]賤:避免,避開。
[10]若進若止:前進或者停止。
[11]從:沿著,順著。
[12]敵人若起:敵軍的戰車如果行動。
[13]逐:追蹤,跟蹤。
[14]跡:腳印,痕跡。文中指車轍經過留下的痕跡。
【譯文】
魏武侯問道:“如果遇到連續下雨的天氣,車馬被陷無法行動,又四麵受敵,三軍兵士感到驚慌恐懼時,應該怎麼辦呢?”
吳起回答說:“一般說來,使用戰車作戰,遇到陰雨泥濘的天氣就停下來,待天晴地幹後再行動。使用戰車作戰,要避開窪地選擇高地,以利戰車馳行。前進或者停止,都必須順著道走。敵軍的戰車如果行動,必須追蹤它的車轍和馬跡。”
(九)
【原文】
武侯問曰:“暴寇卒來[1],掠[2]吾田野,取吾牛羊,則如之何?”
起對曰:“暴寇之來,必慮[3]其強,善守勿應[4]。彼將暮去[5],其裝[6]必重,其心必恐[7],還退務[8]速,必有不屬[9]。追而擊之,其兵可覆[10]。”
【注釋】
[1]卒來:突然來到。
[2]掠: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