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著名女演員常香玉和她領導的“香玉劇社”決心在全國各大城市巡回義演,用演出的收入為誌願軍購買一架戰鬥機。為此,常香玉變賣了孩子的金鎖和首飾,變賣了汽車,首先捐款4千萬元(舊幣),並用餘下的錢作為劇社巡回義演的基金,購買義演時所需的東西。為了安心義演,常香玉把3個孩子托付給西安市保育院。
在她的帶動下,劇社全體演職員愛國熱情高漲,不辭辛苦,從1951年8月起,在陝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江西6省巡回義演170多場,觀眾達30多萬人,他們在各地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僅在開封、鄭州、新鄉3地演出,就得捐款5億餘元。
經過半年的巡回義演,香玉劇社終於實現了為誌願軍捐得一架飛機的願望,飛機被命名為“香玉劇社號”。常香玉因此被譽為愛國藝人,在全國產生巨大影響。誌願軍歸國代表團特向她贈送錦旗,並在常香玉代表祖國人民赴朝慰問誌願軍時,又向她獻上束束鮮花,以感謝她為抗美援朝戰爭做出的貢獻。常香玉也在朝鮮前線為誌願軍演出了香玉劇社在義演中最精彩的節目——豫劇《花木蘭》,她說:“前方同誌拚了命,流了血,保衛了我們的幸福生活,而我們為了抗美援朝隻捐獻一架飛機,這能算得什麼呢?”
就這樣,在全國人民以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無私奉獻中,一架架飛機被源源不斷地送進誌願軍空軍部隊:湘潭縣人民捐獻了“毛澤東號”戰鬥機;北京婦女捐獻了“北京婦女號”戰鬥機;全國體育總會捐獻了“體育號”飛機;就連兒童們也利用節省下來的糖果錢捐獻了“兒童號”飛機。
隨之,“棉農號”、“魯迅號”、“教工號”、“白洋澱號”、“狼牙山號”、“中國店員號”、“北京鐵路工人號”、“天津婦女號”、“佛教號”、“仁立號”、“中國農民號”、“中國伊斯蘭號”、“華僑號”等相繼出現。山東省捐獻了擁有120多架飛機的“山東空軍師”。
在人民的支持下,誌願軍空軍部隊迅速成長壯大起來,極大地鼓舞了誌願軍指戰員們的戰鬥士氣。
7、中蘇關於空軍訂貨的激烈爭論
空軍參戰之前,劉亞樓曾希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後來毛澤東說“一鳴則已,不必驚人”,這反映了中央和毛澤東對空軍謹慎使用的方針。
在空軍如何使用的問題上誌願軍與蘇聯也有分歧,蘇方對中央軍委的方針不理解。當時斯大林的代表紮哈羅夫大將與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周恩來發生爭執,一次是在六國飯店,另一次是在總理家中。
趾高氣揚的紮哈羅夫經曆過衛國戰爭,對蘇軍大手大腳地使用兵力早已習以為常,他說:“你們太謹慎了,打仗哪能沒有犧牲,大不了損失一些飛機和飛行員,就是天上飛個麻雀也有可能掉下來的嘛。”
周恩來說:“不是我們不願意作出更大的民族犧牲,如果是陸軍犧牲50萬,甚至100萬我們都可以承受,但是空軍不行!空軍就這麼一點力量,損失掉就很難發展起來。我們的原則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壯大發展,目的是越戰越強;如果越戰越弱,最終元氣大傷,甚至動搖了賴以發展的根本,那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這期間,中蘇雙方為誌願軍空軍戰前準備和參戰等問題進行了反複磋商,毛澤東與斯大林的電報來往頻繁。
1951年7月,空軍參謀長王秉璋隨徐向前為團長的軍事代表團到莫斯科談判中蘇關於朝鮮戰爭的軍事合作問題。中蘇雙方代表發生了爭執,吵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拍桌子鬧了起來。
徐向前是總參謀長,蘇方參與談判的是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1945年8月,他曾率蘇軍進入東北與日本關東軍作戰。大腹便便、派頭十足的華西列夫斯基並不怎麼看得起中國軍隊這個“小弟弟”,在與徐總談判時態度很傲慢,對解放軍應該設有多少個軍區、多少個兵團、多少個軍,甚至連師的編製都進行幹預。徐向前涵養極好,耐心向他解釋,但他聽不進去,仍然擺出一副教師爺的架子。王秉璋在一旁火了,心想我們打了那麼多勝仗,有了幾百萬軍隊,該設多少個軍、師難道自己還不清楚?
第二天談空軍訂貨,輪到王秉璋與華西列夫斯基對談。在北京時,誌願軍空軍就與蘇方初步達成了訂購米格-15的協議,沒想到華西列夫斯基不認賬,不給米格-15,隻給米格-9。
王秉璋一聽傻了眼,耐著性子說:“美國在朝鮮的戰鬥機已經換成了第二代噴氣機F-86,隻有米格-15的性能才能與之相當,米格-9還是“二戰”末期的第一代噴氣技術,恐怕頂不住。”
華西列夫斯基嘴一撇,輕蔑地說:“不是米格-9性能不好,而是你們誌願軍駕馭不了!”
一聽這話,王秉璋忍不住就頂了他一句:“現在駕駛米格-9的全是你們派去的教練員,我們的飛行員還沒放單飛呢!”
華西列夫斯基一聽鼻子都氣歪了,拍了桌子,大叫大嚷地說:在蘇聯除了斯大林,還沒有誰這樣頂他。年輕氣盛的王秉璋火氣也不小,也拍了桌子,這一來就談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