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抗美援朝中的空戰寫在異國藍天上的壯歌(2)(1 / 3)

但在中國空軍戰史上的第一個戰果並不是F-80C,而是F-84,早在1950年11月1日,美空軍飛行員在空中第一次見到米格-15飛機後,就被驚得目瞪口呆。米格-15飛得快,爬得高,F-80C與它相比,成了“老牛拉破車”。幾次交手後,美軍飛行員人人自危,“它使美國在遠東的各種飛機都變成過時的了”。11月底美軍一個F-84聯隊緊急從美國調到了日本,要與米格-15一決雌雄。

F-84是美國最早大量使用的單座噴氣式戰鬥轟炸機,綽號“雷電”。共有A、B、C、D、E、F、G、H等十多種機型,最大時速885公裏/小時,在F-84家族中,性能最好的是F-84F。該機是在F-84E的基礎上發展而成,但改進較大,機翼由垂直改為後掠,最大速度達1059公裏/小時,實用升限1.4萬米,作戰半徑725~1370公裏,裝有6挺12.7毫米機槍,機翼下可掛載24枚火箭彈或4枚454千克炸彈,最大載重量2720千克。

1951年1月21日上午,美國空軍出動20架F-84戰鬥轟炸機沿平壤至安州一線對鐵路線和清川江大橋進行轟炸,企圖阻止誌願軍後勤供應。空4師師長方子翼命令李漢率8架戰機起飛迎敵。但由於機械故障,兩架飛機因故未能起飛。

誌願軍6架米格-15戰鬥機起飛後,保持戰鬥隊形直飛戰區。到達宣川上空,傳來地麵指揮員的命令:“敵機就在你們附近,注意搜索警戒,發現目標後立即攻擊!”但李漢瞪大眼睛也沒有發現敵機,可是地麵指揮員的通報卻越來越急:“敵機就在你們下邊!敵機就在你們下邊!”突然,在前下方海麵上出現了一點黑點,李漢迅速命令:“下降高度搜索!”

敵機終於露出了尾巴,隻見20架F-84戰鬥機正在1000米高度上對清川江大橋俯衝轟炸。李漢熱血沸騰,大吼一聲:“攻擊!”就不顧一切地向敵機俯衝過去。由於動作太猛,飛機“刷”地從敵機腹下鑽了過去。

F-84機群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慌了,匆匆丟下炸彈,搶占有利高度,準備反擊。而此時,李漢已率隊迂回到4架敵機左側,逼近至400米,李漢瞄準一架長機,按下了炮鈕,“咚!咚!咚!”就是幾炮,隻見美機冒起了濃煙,歪歪斜斜地向南逃去。在李漢擊傷長機的同時,我3號機李憲剛和4號機張洪清也先後開了炮,但因動作過猛,炮彈都從敵機一側飛了過去。其他美機迅速逃離,李漢帶領戰友順利返航。初戰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誌願軍飛行員的士氣。

這場“雷電”和米格的第一次會麵,似乎就已經預示了它的命運。而8天後的第二次交手,“雷電”卻沒有第一次那麼“幸運”了。1月29日下午1點,誌願軍空軍前沿雷達發現一批美機在定州、安州上空5000米高度上盤旋,企圖襲擊安州火車站和清川江大橋。空4師指揮所命令28大隊立即起飛,直飛戰區。

當米格機飛臨定州以西,無線電中傳來地麵指揮員急切的聲音,“空中注意向左前方搜索!”片刻,綽號“千裏眼”的孫悅昆興奮地叫道:“左前方發現敵機。”李漢並沒有像上次那樣貿然地衝上去,而是利用陽光的掩護,迅速迂回至敵機後方,占據高度,察看敵情。

這次共有16架“雷電”美機,分上下兩層,每層8架,4架在前,4架在後,似乎正在尋找對地麵攻擊的目標。李漢決定出敵不意首先攻擊上層8架。正在這時,美機發現了我機,迅速向太陽方向飛去,企圖利用陽光掩護甩掉我機。李漢將計就計,率領我機在敵機左上方占領攻擊位置。

“1中隊攻擊,2中隊掩護!”李漢果斷下達命令。隨即率領1中隊右轉下降,向飛在上層的8架敵機猛衝過去。美機群慌忙分成兩邊各4機分別向左右大坡度急轉彎,李漢緊跟左轉的4架美機,並順勢咬住一架,逼近至400米,按動炮鈕,三炮齊放,敵機中彈40多發,拖起黑煙翻滾著墜入大海。位於下層的8架美機企圖反撲,被擔任掩護的2中隊以猛烈炮火驅散,美機無心戀戰,四散而逃。李漢率機群追擊,一架敵機剛轉彎,就被李漢一炮擊中。

此時,“雷電”機群真像“雷電”,玩命逃竄,似乎在比賽速度;米格機群卻在無限的喜悅中,勝利返航。

6、從人民手中飛起的戰鬥機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不斷深入,誌願軍陸軍部隊的作戰行動急需要空軍的保障。為此,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向全國人民發出了開展捐獻飛機、大炮、坦克的號召,一場波及全國的捐獻武器運動高潮由此展開。

在這場運動中,各行各界的廣大愛國人民為了建立起自己國家強大的空軍部隊,從敵人手中爭奪“製空權”,而節衣縮食,發展生產,積極投身於為誌願軍捐獻飛機的活動。億萬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會聚成一個巨大的飛機跑道,把一架架轟鳴的戰鬥機送往誌願軍的手中,每架飛機的機艙裏都載滿著捐獻者感人至深的故事……

北京市石景山鋼鐵廠的職工,通過增加產量、義務加班承包本廠施工工程、撿廢鐵、捐獎金等辦法,捐獻了“石景山鋼鐵廠號”戰鬥機。甘肅省玉門油礦的職工,在8天內捐獻出“石油工人號”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