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戰士所佩帶的另一種應急殺敵的武器是短劍。在日本,經典的短劍就是“短刀”。這種武器有橫護手,刀刃最長為30.5厘米。對於那些高級別的軍官而言,短刀更多的是起一種禮儀作用,當然其極端用處也是用於切腹自殺的。
其實,對於步兵來說,任何有刃的武器都有用,特別是作為最後一件用來戰鬥的工具,或是用來作為除正式戰鬥以外的防禦武器。
朝鮮則有獨特的一類劍,其中許多鑄造的靈感都是直接來自於日本。朝鮮的武術權威們坦承日本的劍術要超過他們自己。在16世紀時,他們曾共同努力,試圖要把日本的劍術技巧編入朝鮮的武術手冊。朝鮮劍的種類是如此眾多,以致進行詳細描述是不可能的,但舉一些典型的例子即能充分展現出它們的特點。盡管“雙手刀劍”這個名字不能反映出劍刃的種類,但它是用來標示打鬥用的雙劍。雙劍技巧注重的是用一把劍進攻而另一把用來防禦。運用原則相似的是盾牌,在用一把短劍作為進攻武器時,一個約1米的盾(用藤條或柳條包裹皮革而成)則用作防禦。單劍的種類中,有用於近身格鬥或大力砍殺的“雙手刀”、短的“葉刀”,還有用於訓練的彎月形的“彎刀”和“橫刀”等武器。
其他手持武器
隨著時間的推移,亞洲軍隊在武器裝備方麵更趨標準化,但是在戰場上仍然會出現一兩種奇怪的武器。在日本、朝鮮和中國軍隊中出現的一種奇特的武器就是檑枷,這是粗糙的連枷的簡單的軍事變種。比如,朝鮮的鞭棍長2.5米、寬0.6米,其打擊麵的一端用一條長鏈連接起來。盡管很笨拙,但是它卻能夠對騎兵造成極大的威脅,也可以讓躲在工事裏的防禦者用來擊打登牆而上的士兵。
在更加專業的和非常規的軍隊中,有更多類型的連枷武器,但一般都是和其他鋒利的武器結合起來使用。比如,中國武術家們所使用的連枷武器,就是一條一端連著一個長柄,另一端連著用來作刃的鐵鏈。而日本的連枷則把鏈條和鐮刀結合在一起,重重的鏈條在另一端。這樣,鏈條的重量就可以把騎馬的人打下馬來,或是把士兵打倒在地,然後用鐮刀殺死敵人。
投射部隊
投射部隊主要包括炮兵、火繩槍兵、弓箭手和弩弓手。每個兵種的配置比例則取決於一支軍隊所處的時期及其性質。由於造價以及有時候火器不易獲得等原因,再加上彈射武器相對於火藥武器具有的某些優勢,表明弓箭手絕不會被完全取代。但一般規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繩槍兵相對於弓箭手的比重在穩步增加。然而,由於缺乏獲取火器的資金,或是因為對火器究竟有多大價值存有疑慮,在有些軍隊中,這兩者的比重反而有所下降。在日本文化中,弓本質上是和騎馬的武士聯係在一起的,但“足輕”也開始逐漸使用這種武器。同時,日本軍隊開始逐漸尋求形成大規模火力的途徑,而武士也更多地開始轉而使用長矛和有刃武器。“日本弓”是一種典型的弓。它用混合材料製成,用一塊如漆樹這樣的硬木,兩邊再用竹條夾起來,彈性和力量俱佳。除了用膠之外,還用藤條捆綁加固,而且整張弓都用防水漆塗抹保護。“日本弓”的長度各不相同,差異很大,一些弓隻有0.6米長,而另一些弓可以達到2.6米長。最短小的弓適於近距離騎兵作戰。因為小,所以通常都是用動物的角或是鯨魚骨而不是用木頭做成。對於“足輕”弓箭手而言,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形成更大強度和更遠距離的火力,而不是像武士們所追求的對單個目標的準確性。因此,長弓也就成為步兵中最常用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