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無人機
這是一種無人駕駛,能自行完成偵察、幹擾、電子對抗、反雷達等多種軍事任務的飛機。如德國研製的“克爾達”無人機,可以在目標上空連續巡航1小時,機體內載有炸藥、信號發射機、應答器等先進設備,即可執行電子幹擾任務,也可誘敵發射導彈,進行特定電子偵察等任務。
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了多種型號的無人駕駛飛機,擔負偵察任務,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智能坦克
這是一種由計算機控製係統、信息接收和處理係統、指令執行係統及各種功能組件構成的新智能坦克,質量隻有普通坦克的十分之一。
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又可分為智能主戰坦克、智能偵察坦克和智能掃雷坦克三種。
智能主戰坦克除具有較高的克服多種障礙物的能力外,還具有很強的火力和突擊力,能識別目標的不同特征,判斷威脅程度並實施火力攻擊。
智能偵察坦克裝有核、生、化探測器,紅外、音響傳感器、激光測距機等偵察器材,能在64千米/時的速度下鑒別道路,區分人員與自然地物,繞過障礙物,探測地雷,繪製地形圖等。
智能掃雷坦克可排除一次性觸發地雷,也可遠距離引爆感應地雷,一次作業能開辟8米寬、100米長的通路。
智能導彈
這是一種能自動搜索、識別和攻擊目標的導彈。如美國研製的“黃蜂”反坦克導彈,該彈裝有一套先進的探測、控製設備。
作戰使用時,由飛機遠距成批發射後,先超低空飛行,到達目標區可自動爬升上千米,俯視戰場,選擇目標,且互不幹擾。若目標已有導彈跟蹤,後到的導彈就會自動尋找其它的目標以獲得最大殺傷效果。
再如“海爾法”第三代反坦克導彈,采用了高靈敏度傳感器和先進探測技術,能排除幹擾,自動搜索、識別、鎖定和攻擊目標。
智能地雷
這是一種能自動識別目標和控製裝藥爆炸,在最有利時機主動出擊毀傷目標的地雷,有人也把它稱作是“長眼睛”、“有耳朵”、“會判斷”的地雷。
目前,該種地雷的應用項目已經達十餘種,其中比較典型的有自動機動地雷、遙感電磁地雷、自尋地雷、反直升機地雷、光電地雷等幾種類型。
反直升機地雷有兩種:一種是布設在地麵,能識別敵我的地空式定向反直升機地雷。當敵機飛到有效殺傷範圍內,自動裝置就會引爆地雷,以自鍛破片,摧毀在15~100米低空飛行的敵方直升機(航速在260千米/時以下)。
還有一種地空式空炸反直升機地雷。它的工作原理與智能地雷相同,不同之處是,捕捉到目標之後,地雷的戰鬥部可發射至空中,在敵機身旁爆炸,用彈片來殺傷目標。
未來作戰的影響
隨著智能武器裝備作戰部隊並廣泛應用,必將對軍隊的編成、作戰樣式與方法產生重大影響。首先,軍隊的編成將更加精幹。
由於智能武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工作,因而作戰構成將發生變化,直接參戰人員會隨著智能武器裝備的增加而減少,但對參戰人員的素質的要求將大大提高。參戰人員隻有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熟練駕馭智能化武器裝備,充分發揮其效能。
其次,傳統的“直接參與”式作戰方式將被打破,信息對抗的地位作用將更加突出。由於智能武器裝備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係統集成,其中,信息的獲取、傳遞係統是它的“神經”,能快速精確地分析、處理信息的計算機是它的“大腦”。因而保護己方和破壞對方的信息係統,奪取控製信息權,就成為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
智能武器和智能化作戰的戰略化
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麵由於現在大國和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全球軍事競爭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另一方麵由於大國和大軍事集團之間的“規模化戰爭”是一種軍事、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相連動的總體戰,因此在智能武器和智能化作戰方麵明顯出現了一種戰略化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