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ips,大道理
中藥補腎要先弄清是腎陰虛、腎陽虛還是腎氣虛,這是關鍵。盲目吃補藥不但無益,反而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傷。
健康鏈接
腎虛的非藥物
幹預腎虛的治療並非靠吃的情況怎麼樣就能馬上糾正的,有些是可以通過用藥物幹預,調整飲食方法,氣功、針灸、推拿、按摩等中醫方法治療。其實,還可以采取改變生活方式來調整改善。科學的保養方法包括:工作壓力不要過大,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有目的的食補,另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運動。
110補品不要睡前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補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尋常百姓的身邊,而且種類繁多,有補血的,補鈣的,補充維生素的,等等。然而補品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吃的,比如睡前最好就不要吃補品。
為醫者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種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謝功能,直接影響到人體的營養狀況。如果牙齒脫落、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道蠕動緩慢,就會使機體營養成分吸收利用率下降。故老年人必須從膳食中獲得足夠的各種營養素,尤其是微量營養素。但是保養的方法一定要正確,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補品並不是隨時都可服用的。尤其是人至中老年時,血液黏度增加,因此中老年人並不適宜服含大量葡萄糖之類的補品,更不可在入睡前服用,因為睡眠本身已經使人的心率減慢,而有些補品中的糖漿類物質會使血液的黏度進一步增強,導致局部血液動力異常,引發腦血栓。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腦缺血的病人,睡前少服和不服糖漿類補品為好。
對於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中老年人來說,需要服用補血、補氣類的滋補品。有些人喜歡把服用時間放在晚上睡覺前,覺得這樣吸收會更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需要引起注意。
小Tips,大道理
人到中老年,血液黏度會增加,加上睡眠也會使人的心率減慢、新陳代謝降低,如果在睡前服用含糖量較高的滋補品,會使血液黏稠度進一步增加,導致局部血液動力異常,有可能引發腦梗塞等意外事件。
健康鏈接
補品並非人人可吃
其實,補品並非人人可吃。由於人的體質強弱不同,補品也具有不同的性質,如果不結合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而盲目進補,不但達不到強壯身體的目的,反而會擾亂機體的代謝功能,帶來副作用,甚至引起疾病。清代名醫餘聽鴻說:“見病不可亂補,一日誤補十日不複”。故服用補品必須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補。
111.人參須比人參根更有營養
很多人都認為人參根的營養要比人參須的營養高,其實這樣認識是不對的,因為實際情況恰恰相反。1979年末開始至現在,日本對中國、朝鮮等地價格非常便宜的、不被人重視的人參須或細小的人參進行了大量的收購。原來,人參須中含有的人參皂甙大大高於整支的、完整的、粗壯的人參。
為醫者說
人參的主要有效成份是“人參甙”,人參之所以具有強壯、免疫、調節功能等種種神奇功用,與人參甙不無關係。在紅參與白參的主根中,人參甙的含量分別為2.5%和2.1%,而在紅參、白參的參須中,其含量則分別高達9.74%和9.25%。也就是說,參須含人參甙的量是主根的三倍多。顯然,人參須才含豐富的人參皂甙。因為人參皂甙主要存在於皮層和周皮的油細胞中。同樣,削了周皮的白幹參、扒皮參等都使人參皂甙含量降低。因此,人參須的營養價值更高。造成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人參甙主要存在於人參的周皮與皮層之中,而肉質髓心部分的人參甙含量幾近於零。也就是說,又細又長的參須肉少皮多,人參甙的含量就高;而肥大粗壯的參根肉多皮少,人參甙的含量相對就低一些。所以,進補服食人參,不妨多用點參須,這樣既經濟、又實惠,還能收到與人參同樣的治療效果。人參可以說渾身上下都是寶。人參花有健脾補虛、開胃消食的功效,適用於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症。人參花蕾成分能全麵有效地調節人體細胞的陰陽平衡,改善細胞代謝水平,增強機體功能,恢複人體內各組織器官、係統功能,進而達到消除疲勞、延緩衰老的效果。能夠有效防治動脈硬化、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更年期綜合征,恢複人體健康。人參的品種很多,作用也各異,因此,必須搞清人參的品種性能,以及自己適合服何種人參,方可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功效。高麗參、吉林紅參、日本紅參性偏溫,適用於年高體弱、陽氣虛衰的老年人,及經常頭暈眼花、五更泄瀉、動則氣喘、婦女月經崩漏、失血過多者或手術後調補者;吉林白參、東洋參、白參、須糖參性質平和,因此偏於陽虛、陰虛及元氣不足者皆可服用;西洋參、皮尾參等性質偏涼,適用於咽幹口燥、高血壓、舌質偏幹、便秘、高熱傷津等陽虛火旺體質者服用。
小Tips,大道理
用人參進補要看個人體質,因為它比較燥。如果是陰虛火旺的人就不適合用人參進補。要達到最好效果,在烹調人參時,最好把人參弄斷或者打碎,然後加土雞、野鴨、豬肉等同煲。
健康鏈接
含化人參藥效
大人參有酒泡、水煎、水泡、研粉等諸多食用方法。但若將人參放入舌下含化,則簡便且有速效。特別是遇上急症,舌下含化事半功倍。因為舌下黏血管神經豐富,舌下腺發達,藥物被唾液溶解而吸收,可以快速發揮藥效。
112.男青年不可隨意吃牛鞭
中國自古以來,“吃什麼補什麼”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人認為食用動物的生殖器可以壯陽、補氣血。比如說牛鞭,很多男青年都喜歡吃牛鞭,認為它有壯陽的功效。其實不然,牛鞭的營養還沒有幾個雞蛋高呢。
為醫者說
牛鞭是雄牛的外生殖器,有溫補腎陽的功效。牛鞭有“壯陽”作用,這在民間流傳甚廣。所謂“陰”、“陽”,是中醫在辨證方麵的常用詞語,其意思深奧,內容又很廣泛,不是簡單幾句能談得清楚的。這裏僅試舉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如怕冷、乏力、麵色皓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陽痿等,按中醫說法屬陽虛;而頭痛、口幹、口苦、失眠、心煩、頭昏、易怒症狀則屬於陰虛陽亢。在民間,有人把男性的陰莖稱為“陽物”、“陽具”,並把它們跟中醫的陰陽學說糾纏在一起,其實這不是一回事。又說體虛怕冷、有陽痿症狀的男人吃牛鞭可以“壯陽”,這顯然是沒科學根據的,也不會奏效。從化學分析看,牛鞭並不含雄性激素。而人的陰莖勃起、交媾、射精等一係列過程都是與神經係統、精神心理狀態和雄性激素的水平有關。雖然吃牛鞭不能“壯陽”,但牛鞭因含大量蛋白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於人也有益。但民間有“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如有心髒病吃豬心、骨折喝骨頭湯、記憶力差吃豬腦子等,這些說法還是缺乏科學根據的。有些男青年雖有陽痿、早泄、遺精過頻症狀,但同時也伴有口幹、咽燥、大便秘結、陽易舉、性衝動頻繁等症狀。這種情況下就不應服用牛鞭膏。一旦誤服,反會出現遺精加重,甚至煩躁、鼻出血等副作用。凡無腎陽虛、畏寒症狀的男青年,切勿服用牛鞭膏。男青年如果遺精過頻、過多,會有頭昏眼花、腰酸乏力、記憶力減退。大便溏薄等症狀;如果手淫頻繁,或婚後房事過度,也會有神疲乏力、畏寒怕冷、麵色光白、腰膝酸軟,健忘或大便清薄等腎陽虛症狀。凡有腎陽虛症狀者用牛鞭膏進補,可以溫補腎陽,減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