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臥床對骨關節的影響也非常顯著。臨床上無論是臥床、骨折固定或神經癱瘓後的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與缺乏體力活動也有密切聯係。為此,要保持骨質密度,適當的運動極為重要。另外,肌肉萎縮和肌力減退也是休息最常見的後果。有研究已經表明,臥床休息1天所導致的運動能力減退相當於老年人1年的運動功能衰退量。
小Tips,大道理
專家指出,適當運動是康複治療的核心,科學、適量的運動對心理和精神狀態的調節作用,是被動臥床休息和單純藥物治療所無法替代的。但是過分運動也會損害健康,患病後是休息還是運動,需要根據患者病情區別對待。
健康鏈接
沒病不等於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社會和心理的幸福。”由此可見,當今健康的概念內涵已經大大拓展。誠然,一個人沒有臨床病症,但如果他處於疾病潛伏期或者是某種病的病原攜帶者,有朝一日他會發病,難道你能說他健康嗎?一個人雖然精力充沛,但他總是胡作非為;一個人成天憂心忡忡,委靡不振,你能說他健康嗎?
103.冬季護腳少用熱水泡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習慣性凍腳,為了使腳迅速暖起來,就用很熱的水泡腳;也有人喜歡把腳泡得通紅,以為水溫越高對身體越好。
為醫者說
熱水泡腳,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改善睡眠。但是太熱的水泡腳會損傷皮膚,加速足部失水。更重要的是,腳被凍了,說明受到極冷風寒的侵襲,溫度低過身體正常耐受程度,皮膚、肌肉處於僵硬狀態。此時如突然用熱水燙腳,會使溫度從冷到驟熱,皮膚、肌肉經受不起幾十攝氏度巨大的溫差,從而加重了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使肌肉與骨剝離。因此,冬天泡腳不能用太熱的水,凍腳時應用手適度揉搓,使腳發熱,而不是簡單用熱水加溫。泡腳水的溫度最好在38~43℃之間,熱而不燙。水溫太高,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也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麵的皮脂膜,使腳容易幹燥甚至皸裂。
小Tips,大道理
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容易增加心髒負擔,所以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鍾為宜。
健康鏈接
防腿抽筋
有些人常會發生小腿抽筋,通常被認為是缺鈣所致。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人與腿部肌肉血液循環不良有關。故對抽筋的治療和預防,不但要補鈣,還應注意改善血液循環,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E、維生素B1或複方丹參等藥。還要注意睡眠中不要使腿部受涼。
104.腰酸背痛勿亂“摩”
許多人因過度勞累而落下了腰酸背痛的毛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症狀很常見。有條件的人因此將大把的錢扔進了按摩院,一有時間就去做按摩。
為醫者說
專家指出,按摩次數過於頻繁,頸椎間盤突出症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引起肩背疼痛的還有頸椎的小關節錯位,可以通過手摸或者x光片看出來,按摩可以糾正小關節錯位。但是一旦發現是頸椎間盤突出症,就不應該接受按摩,而是應該到正規醫院專科治療。按摩本身是一種有效的傳統療養方式,可是讓非經過正規培訓的人胡亂按摩存在種種隱患,輕則傷害皮膚、軟組織,重則傷到神經、骨骼導致癱瘓甚至死亡。所以在做按摩時也要選擇好按摩院。正規醫院內開展的醫療性質的按摩都很規範,按摩醫師基本上都通過了執業資格認證。而非專業人員在按摩時手法不當,很容易造成被按摩者軟組織損傷,關節脫位。在使用酒類、酊類、藥膏等作按摩介質時,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引起皮膚燒傷、挫傷,嚴重的則會出現皮膚潰瘍。而對患有傳染病的人進行按摩,有可能交叉傳染。
小Tips,大道理
有腰酸背痛症狀的人應注意休息:休息能夠使身體各部位積聚的緊張壓力得以釋放,保證身體協調性,減少發生各種急性疼痛的機會。
健康鏈接
背部撞牆健身法
具體做法:站立位,身體與牆壁距離20厘米,全身自然放鬆,兩手伸開,用背部向後撞擊牆壁。待身體撞擊彈回後,再撞擊,這樣不斷循環往複。每次撞擊背部先由肩胛部位開始,然後至背腰部,最後到腰底部。撞擊背部各個穴位,從而達到各個學位得到按摩的目的。撞擊背部也可以反射性調節內髒活動,改善皮膚營養,促進血液循環,達到解氣通竅、疏鬆肌肉、安心寧神、增進健康的目的。
105.養生,不要跟著感覺走
有的人自我感覺身體良好,就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病,單位組織的體檢也不願參加,嫌麻煩。有些中老年人喜歡趕時髦、學新潮,聽說遊泳好,立刻參加遊泳;今天練氣功,明天又改練香功;有人說蛙功好,馬上滿地爬起來,興什麼練什麼,完全不顧自身條件是否適宜,結果不但沒練好身體反倒得了一身病。還有些中老年人過去有病“亂投醫”,現在有病“聽信息”。看到某種藥物的廣告宣傳,就信以為真,不看醫生,不經診斷,買來就服……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很危險的。
為醫者說
對中老年人來說,養生是非常重要的,但養生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定出切實可行的養生之法。換句話說:必須因人而宜,不要跟著感覺走。對書報雜誌、廣播電視所介紹的古今中外養生之道以及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廣告,不能“照搬”“硬套”,盲目購買,這對養生保健是不利的,隻有對符合自己實際需要的,方可“引進”、“吸收”。鍛煉身體是行之有效的養生健身之道。要有一個適宜自己運動的方式:“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人體主要靠自身防護能力抵抗疾病。積極鍛煉,提高自己抗病機能,就能健康長壽,但運動要適合自己。
不要隨便亂吃藥。殊不知藥不對症或是不合理用藥,會導致藥源性毒副作用,輕者損傷內髒器官,重者有生命危險。有些中老年人為保健防衰,今天吃人參,明天喝鱉精,牛黃狗寶、冬蟲夏草亂用一氣,反倒傷脾壞胃,沒病找病。千萬不要單憑感覺來衡量或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必須定期去醫院接受全麵係統的健康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疾病。老年人退休後,要有一個調節身心的業餘愛好,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如讀書寫作、書法繪畫、集郵收藏、養花育鳥、釣魚烹飪、唱歌跳舞,無不有益身心。除此之外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也是調節身心的好方式。此外,有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和寬闊豁達的胸懷,了解自身狀態,認識自己生命價值;不自尋煩惱,知足常樂,多做善事。這就是養生必須養性、養神、養氣、養心、養德。“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慮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隻有不斷修煉自身,調整好七情六欲,形成喜怒哀樂都是歌,才會健康長壽。
小Tips,大道理
要建立一套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跟著感覺走”。養生之法要簡而易行,保持適中,順其自然,持之以恒,不欲甚勞,不欲甚逸,隻有養氣存神才符合養生之道。
健康鏈接
養生標準
自測下邊25項養生標準,每做到一項記4分,您可以自測一下,看您養生情況如何,希望您能得高分,爭取成為老壽星。0~28分:養生很差。32~48分:養生較差。52~68分:養生情況一般。72~88分:養生較好。92~100分:養生良好。
1.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隻吃8分飽。
2.每日食鹽3~5克。
3.少吃糖,基本不吃甜食。
4.少吃肉類,多吃魚類、大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
5.不吸煙。
6.不吃零食,少喝或不喝飲料。
7.早飯前喝1杯溫開水。
8.不吃湯泡飯,進食細嚼慢咽,飯前飯後洗手,飯後要漱口。
9.很少聚餐或參加聚會。
10早睡早起,每日保證睡眠7~8小時。
1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
12.每天喝1杯淡綠茶。
13.每日定時大便1次。
14.保持正常體重,尤其腰圍不過大。
15.少乘車,多步行。
16.少乘電梯,多走樓梯。
17.知足常樂,對生活、前途充滿信心。
18.業餘生活豐富,至少有1~2項業餘愛好。
19.定期體檢。
20.在非必要情況下,不輕易服藥。
21.性生活要有節製。夫妻恩愛,家庭和睦。
22.和同事、領導保持良好的關係,至少有1~2個知心朋友。
23.每天午睡30~60分鍾。
24.每天鍛煉30~90分鍾。
25.少喝酒或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