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養生保健習慣走出經驗養生的怪圈(2 / 3)

98.夏季養生不要“以冷抗熱”

酷暑時節,人們大多趨涼避熱,喝冰鎮水,洗冷水澡,邊吹風扇邊睡覺,露天乘涼過夜,許多人還整天呆在空調房裏,或長時間泡在遊泳池裏。

為醫者說

專家指出,夏季養生,最重要的就是謹記不要“趨涼避熱”,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要避免著涼,夏季暑熱外蒸,人體陽氣趨向體表,毛孔開疏,最易遭受風邪侵襲。夏季不可在露天、風口處或電風扇下睡覺,並注意蓋好腹部。因為人在睡眠時,體溫調節功能降低,身體難以抵禦風寒襲擊,很易引起感冒或腹瀉;應注意少洗冷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卻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不要過量喝冷飲,可能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腸道受冷刺激後蠕動加快,影響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應謹防冷氣病的發生,室內外的溫差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低於25℃,有條件時要常使室內空氣與外界空氣流通,當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

小Tips,大道理

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人和有關節痛的人,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裏。

健康鏈接

冬癢應警惕

冬天有些瘙癢,特別是明顯的、持續性的或複發性的瘙癢,是許多種疾病的信號,絕不能掉以輕心。如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瘙癢;部分慢性腎炎,進入尿毒症期,可出現全身性皮膚瘙癢;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增高,易受細菌和真菌感染,也易致皮膚瘙癢。另外,平時無癢史而突然出現頑固性的全身瘙癢,皮膚看不到任何變化,用藥物無效,應警惕癌症的可能性。

99.男人別讓“強壯”遮住眼

多數人眼裏,男人應該堅強無比,有高大的身材、剛毅的臉龐、結實的肌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再大再難的問題全都一個人扛,並且男人也是盡力往這個方向塑造自己,以至於男人的健康問題幾乎被掩蓋了。

為醫者說

事實上,男性的先天條件並不比女性優越,目前世界上男性健康的狀況並不容樂觀。男性不及女性耐寒、耐疲勞、耐受精神壓力。男人在工作中遇到阻力時,往往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腎上腺分泌增加,而女性卻少有這類反應,因而男性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高於女性。在某些遺傳疾病、呼吸係統疾病、消化係統疾病、糖尿病、肝病等方麵,男性的患病率較高,死亡率也高。據統計,大約有30多種疾病,諸如心髒病、糖尿病、血友病、潰瘍病、色盲、禿頂、疥瘡等,都是男性多發。

正因為如此,男性不應被所謂的強壯遮住眼,不能再“繼續”忽視自己的健康問題,拖著病態的身子,卻混然不覺,依然酗酒、嗜煙、暴飲暴食、通宵玩牌,自殘其身,以妄為常。應注意鍛煉身體,有病及時去醫院,不要硬撐著從而導致大病。

男人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男性健康十大標準,看自己是否真正的健康: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負擔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勞動,而且不感到過分的疲倦和緊張;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情無論大小不挑剔;善於休息,睡眠好;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頭發有光澤,無頭屑;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小Tips,大道理

在麵對家庭、就業和社會各方麵壓力的情況下,男性除了要關注身體健康外,也不能忽視心理健康。

健康鏈接

男性養生忌有病不求醫

工作忙了,就容易忽略身體的病痛,而且感到不舒服了,也不舍得花時間去看醫生,不知道就算沒病,掩耳盜鈴地過日子,結果將小病拖成大病。本來,這些疾病初期及時就醫施治,注意休息、飲食均可痊愈。但男人們往往有病也不求醫。有些疾病,等到覺得不舒服了再去檢查已經到了晚期了。因此,男人們的定期檢查、有病早醫非常重要。

100.突擊進補別把腸胃“灌”壞

如果家裏有孩子備考,眼看倒計時越來越近,全家肯定都鉚足了勁讓孩子吃多、吃好,但是按照以往經驗,不少孩子臨考前吃“傷”了,一頭暈倒在考場的現象並不是聳人聽聞。

為醫者說

營養專家指出,備考前孩子應該進補,但是一定要“科學進補”,否則很可能會“物極必反”。考生的飲食應均衡: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都應滿足人體的需要,營養的攝取不過剩,也不能過少。學生們一定要補充一些優質蛋白質。一般情況下,考生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15克左右。理想的蛋白膳食包括豆製品、瘦肉、家禽、魚、雞蛋、牛奶等,以及動物內髒如豬肝、腰子。脂肪的攝入量以男生每天不超過150克,女生每天不超過120克為宜,而日常的動物油和植物油混合使用最佳。學生們應該多吃獼猴桃、鮮棗、橘子、甜橙等水果以及油菜、菠菜、甜椒等蔬菜。另外,飽食不利於考生智力發展。專家指出,如果一日三餐頓頓飽食,就會使血液過久地積存於胃腸道,造成大腦缺血缺氧而妨礙腦細胞發育,從而導致大腦遲鈍、記憶力下降、思維不敏捷。所以,考生三餐不宜過飽。

小Tips,大道理

考生可多吃龍眼,中醫認為龍眼性溫味甘、具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等功能,是滋補良藥。

健康鏈接

進補三忌

一忌無虛濫補。濫補會導致陰陽失調,髒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擾亂。二忌虛不受補。服用補藥,應根據虛的不同類型,分別選用益氣、助陽、滋陰、養血的不同補藥,並注意保護脾骨,防止虛不受補、藥不奏效。三忌閉門留寇。邪盛體虛時首當去邪,不可貿然進補。若補了虛卻閉了門留了寇,則很難驅逐。

101.“從不感冒”未必好

大多數人認為從不感冒是身體健康的一種表現,更有人以“從不感冒”來炫耀自己身體非常健康。

為醫者說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感冒是人體免疫係統對外界環境、感冒病毒的一個抗衡過程。如果經常感冒,可能是機體免疫力低下的表現,但是如果從來都不感冒卻也並非好事,因為人體無法鍛煉和增強免疫能力。

國外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平均每年患感冒不足一次的人得癌症的機會,是每年患感冒一次以上的人的5倍。研究者認為,感冒可以激發人體的免疫力。感冒病毒進入人體後,機體的免疫係統會產生一種叫做“幹擾素”的物質,它能激活免疫係統的殺傷細胞,這些細胞除了摧毀被病毒穿透並賴以繁殖的細胞外,還不加區別地摧毀沒有跡象的其他任何細胞。每感冒一次,機體的免疫係統都會產生這種幹擾素,以保護正常的細胞不受病毒感染,抑製病毒繁殖;同時摧毀癌變細胞,或使某些癌細胞的分裂速度減慢,增加人體免疫係統對癌細胞的抵抗力,從而使患癌症的機會顯著減少。

小Tips,大道理

單純感冒不應使用抗生素,因為大多感冒由病毒引起,而一般抗生素對感冒病毒並無療效,並且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有害的副作用。

健康鏈接

感冒就吃藥

不少人一感冒就拚命吃藥,其實身體本身就擁有自然治愈感冒的能力。打噴嚏、咳嗽、流鼻涕和發高燒等可將病菌驅趕出體外,令病菌的破壞力減弱。長期吃藥反而會產生抗藥性,降低藥物的療效。

102.不要一患病就休息

很多人都認為,好好休息就能早日康複。但醫學專家指出,休息是為了安心靜養,保持身體健康。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要好好休息,也就是說,休息並不是都有利於康複。很多時候,動比靜要好。

為醫者說

首先臥床會增加呼吸疾病的發生。呼吸疾病的患者以為病情發作時臥床休息可以減輕呼吸困難。其實臥位時的肺通氣和血液灌流比例容易失調,結果是肺泡氣體與血液之間的交換受限,同時臥位時橫膈的活動受到限製。另外長期臥床還可導致肺炎的發生率增高。其次臥床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臥床休息數小時後尿量會顯著增加,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心絞痛、血栓性脈管炎等發生率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常在夜間發作,某種程度上是長時間臥床引起的繼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