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沒有時間,就沒有休閑嗎
有人認為休閑是一種“業餘活動”,要擺在“正事”之後,隻有那些“有閑”的人才有那份閑心和閑空去休閑,而自己的正事都忙不完,哪有時間和心思,去扯那些用不著的事呢?所以,便對休閑活動“敬而遠之”,每天都像蜜蜂一樣忙忙碌碌。在競爭激烈、節奏匆促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像拉滿了的弓弦,經常處在高度的緊張狀態。為了使自己身心的弓弦不被拉斷,我們必須學會放鬆自己。正如古人所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而放鬆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積極休息,主動調節。因此,休閑便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不可缺少的需求。
為醫者說
盡心盡力地去做事本來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是,若過於辛苦,則會因精神得不到調劑而喪失生活的樂趣;清虛怡靜雖屬高風亮節,但是,若過分清心寡欲,也不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好處。這段話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不能走向極端,否則會帶來相反的結果。我們一定要擺正工作和休閑的關係,兩者都不可偏廢。怎樣才能走出“沒有時間,不能休閑”的誤區呢?要懂得“磨刀不誤打柴工”的道理。這種“休閑隻是閑人的事”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人不是機器,就是機器也需要加油和檢修,人就更需要休息和調整了。因為休閑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休息,所以,完全可以說“不懂休閑的人就不會工作。”越是工作緊張,就越是要注意休息,隻有這樣才會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去工作,不然,效率就會下降,差錯就會增多。要知道,“磨刀不誤打柴工”。要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有人認為休閑活動必需大塊的時間,這無疑是認識上的另一個誤區。我們知道,不同的休閑活動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所需要的活動時間也就大不相同。例如,要是到國外去旅遊,至少也要幾天的時間;要是到郊外去野炊,隻需一天的時間就夠了;而跑跑步、下盤棋這樣的活動,最多也就個把小時而已。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所能自由支配的時間,來靈活地安排自己的活動。
小Tips,大道理
時間長有時間長的打算,時間短有時間短的安排。
健康鏈接
不要“讓我一次玩個夠”
有的人在搞休閑娛樂活動的時候,常常沒有節製,有時癮頭一來,就要玩個天昏地暗,竟至廢寢忘餐的程度。不但影響了正常的休息,而且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影響了家庭關係。在別人相勸的時候,他們還振振有詞地唱道:“讓我一次玩個夠。”當然,我們不是節欲主義者,無限地節製享樂的欲望。因為若沒有了欲望,同樣也沒有快樂。所以,對欲望的節製要適當,所謂適當,就是要與自己的現有條件相適應。絕對不可超過自己的現有條件,否則,會永遠生活在不滿的抱怨之中。
83.出門旅遊別再大嗓門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家門到國內各地,甚至世界各國去旅遊。然而,當我們在旅遊途中、在參觀景點、在酒店住宿時,有沒有注意到旅行中的禮儀規範呢?很多人在機場候機或酒店大堂辦理入住手續時,呼朋喚友,大聲喧嘩。對此,也許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但這類不文明行為在出門旅遊時要盡量避免。我們不僅要玩得愉快,還要做到不妨礙他人的利益、破壞景點的和諧。尤其是在國外旅遊,更要維護中國人良好的國際形象。
為醫者說
出遊常見不文明行為: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購物、參觀時插隊加塞,排隊等候時跨越黃線;
2.在車船、飛機、餐廳、賓館、景點等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呼朋喚友、猜拳行令、紮堆吵鬧;
3.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廁所不衝水,不講衛生留髒跡;
4.無視禁煙標誌想吸就吸,汙染公共空間,危害他人健康;
5.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
6.酒足飯飽後毫不掩飾地剔牙、打飽嗝;
7.臥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礙觀瞻;
8.不消費卻長時間占據消費區域,吃自助餐時多拿浪費;
9.離開賓館飯店時帶走非贈品,享受服務後不付小費,貪占小便宜;
10說話髒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遇到糾紛或不順心的事大發脾氣,惡語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養。
小Tips,大道理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堪稱世界禮儀之邦。但要名副其實,要融入國際社會,要避免類似尷尬,還要加強文明禮貌教育。這不僅僅是出國禮節和體現國格、人格的需要,也是我們提倡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健康鏈接
旅遊購物請管住自己的錢袋
如今的旅遊市場經過不斷淨化,大部分導遊都能夠自覺遵守職業道德,不會歪動旅客的錢袋。但是,有少數導遊卻想盡辦法將團隊拉到給回扣的商店裏,任意延長購物時間,樂此不疲地為遊客介紹、選購商品,殊不知這一係列的安排是一個大陷阱,遊客被溫柔地宰一刀還蒙在鼓裏。因此,在異地購物不要盲目相信別人,更不宜衝動從眾,而要相信自己的判斷,管住自己的錢袋,學會自我保護,做個成熟的消費者。
84.提防上網成癮症
互聯網幾乎囊括了現代科技和人類生活各方麵的內容,上至天文地理,下到衣食住行,無所不包,尤其是網上娛樂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網民。隨著我國近年電信事業的發展,電腦進入千家萬戶,“上網”也在很多城市家庭“熱”了起來,“網上家庭”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上網成癮並深陷其中者亦與日俱增。有些人開始整日不思吃喝,對工作、學業及其他書籍的注意力明顯下降,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網絡才會覺得滿足。否則身體便會發抖,手指經常不由自主地做出敲打鍵盤的動作,等等,這就是“互聯網絡中毒症”。
為醫者說
上網成癮症俗稱“網癡”。一個人如果無節製地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網上進行瀏覽、聊天、玩遊戲等,以致影響了正常的生活,損害了身體健康,這就叫患了“上網成癮症”。網絡成癮對人的身心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其症狀完全類似於吸毒者,典型表現包括:情緒低落、不愉快或興趣喪失、睡眼障礙、生物鍾紊亂、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自我評價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維遲緩、缺少分析創造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往往會發生社交困難)、大量吸煙、飲酒、濫用藥物等。其後果是影響了學習和工作,減少了社會交往,最後導致精神崩潰。並且由於網絡的匿名性,上網成癮者在現實生活中易出現責任感缺失,嚴重的還會導致人格分裂,出現網絡雙重人格,即在網絡中的表現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兩人。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和醫學專家們指出,這種“互聯網絡中毒症”與人們沉溺於賭博、吸毒、酗酒無異。要想徹底擺脫這一病症,如同戒毒、戒煙、戒酒一樣,難以斷根。當前,對於玩電腦和上網成癮者來說,一般是采取心理和常規治療手段並舉的方法。對於尚未成癮的電腦迷而言,則應著重於頂防為主。他們應該保持規律的生活,保持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上網衝浪應嚴格遵守預定的時間,不可放縱。否則,信馬由韁,成為晝夜離不開網的網蟲,必會導致“互聯網絡中毒症”,而成為難以根治的頑疾,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小Tips,大道理
長期上網的人應注意參加身體鍛煉,以增強身體對電腦損害的抵抗能力。愛好上網的人應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不能用上網來代替與他人的正常交往。
健康鏈接
孩子看電視玩電腦50分鍾為限
小學生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還未完成,尤其是視感覺還有震動、滑動,無法盯住目標等現象,在學習上就會出現粗心大意,寫字偏旁部首顛倒、計算粗心、抄錯數字、閱讀困難、寫字潦草等問題。而看電視、玩電腦遊戲時間過長,就會加劇這些症狀,造成孩子的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