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心理保健習慣2(3 / 3)

人的一生總難免孤獨和寂寞,而不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才會真正孤寂。當人能真正享受孤獨的時候,證明你已經很強大了,同時你也戰勝了人類最強大的敵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因為孤獨,你由此有時間不斷地沉澱自我、完善自我,隨時提升自己,做到“吾一日必三思”。因為孤獨,你由此擁有時間不斷地看書學習,不斷地參透領悟人生的真實意義。所以,孤獨是可以享受的。

小Tips,大道理:孤獨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歲月,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許多不足。也會有許多往昔的片段一幕幕地在眼前放映。這時,你就不再感到孤獨和寂寞,內心的激情總會一次次地升華。

健康鏈接:遠離孤獨

克服孤獨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盡力改變自己原來的環境。當一個人的時候,不妨給自己安排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讀讀書,聽聽音樂,從事自己喜歡的業餘愛好等。每個人都會有孤單的時候,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裏滿足自己的業餘愛好,乃是人生的一種樂趣。

198.假裝心情會變好

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壓力,讓人們的身心日益疲憊。許多過去隻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如心髒病、高血壓等,也提前出現在年輕人群當中。究其原因,除了環境因素之外,種種不良情緒就是其中最大的源頭。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如何營造一個好心情,擺脫壞心情,尤為重要。專家建議,當心情不好時,假裝心情好,有助於改善壞情緒。

情緒是影響學習、交往、生活以及健康的重要因素。積極的情緒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或者學習;而消極的情緒就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良影響。現代醫學證明,一個人如果常在苦悶、憂慮、壓抑的心情下緊張工作,或常處於緊張的生活中,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引起多種疾病,加快人體衰老進程。

心理學家認為,在人和人體這一層次上,除了生物學屬性外,還有社會屬性和極其複雜的心理活動,這三個方麵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也就是說,當人生病時,導致這種疾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生物性的,但心理和社會因素會影響人體的抵抗力和生物學致病因素的暴露機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由此可見,隨時保持一個好心情,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但是,隻要與人接觸,就避免不了發生矛盾,影響心情。這時,我們就需要調節情緒,如凡事退一步,學會給自己吃“寬心丸”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假裝心情好的方法,來調節情緒。

研究表明,一個人老是想象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結果這種情緒十之八九真會到來,如一個人在裝出害怕時,他的心跳就會加速,皮膚溫度也會降低。

因此,當我們心情不好時,不妨假裝心情好,以幫助我們獲得快樂。

小Tips,大道理: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一個健康的心理,有利於身體健康。

健康鏈接:心情不好遠離現場

遇到麻煩、心情不好時,可以站起身來,遠離是非之地。比如可以先到走廊或戶外去,換換環境,呼吸點兒新鮮空氣。

這並不是說要臨陣脫逃,磨刀不誤砍柴工,隻是離開幾分鍾而已,但這樣卻可以換回一個清醒的大腦。

199.心情不好不妨洗個澡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社會競爭的激烈,人們承受的壓力愈來愈大,致使心理負荷及心身應激增強,引起了消極的情緒反應。眾所周知,不良情緒不利於人體健康。因此,當我們情緒消極時要及時調整,以免造成惡果。研究發現,洗澡可以幫助人們有效地擺脫壞心情。所以,當我們心情不好時,不妨洗個澡,以助我們去除心中的不快。

洗澡,養生學的術語叫做浴身,有去垢、健身的雙重作用。唐《天隱子》中說:“澡身者,非湯浴去垢而已。益其法在節食調中,摩擦暢外者也。”意思是說洗澡不隻是用熱水洗去汙垢,它還可通過摩挲皮膚,使人體肌膚通暢、血脈流通。

其實,洗澡除了能使機體得到水的衝刷、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外,還可以洗去心中的不快,使人得到放鬆。

每個人都在參與著社會各種角色,有些人並不是你所喜歡的或者喜歡你的,有些事或許已經對你造成情緒的汙染和傷害。這時,如果能洗個澡,就能把壞情緒洗滌幹淨,恢複到情緒良好的健康狀態。

因為當你走進浴室時,整個空間隻有自己一個人,沒有任何幹擾,這時,你會有一種安全感。在這個完全私密空間裏,你可以唱歌、跳猛男秀,或自戀地對著鏡子抱怨脾酒肚過度膨脹,這些都沒關係,因為沒有人會瞧見。

而且,當水從頭到腳、澆過你的身體時,除了潔身去汙外,還讓人有種“心靈淨化,凡塵離去”的感覺,從而使你忘卻白天的煩惱。

因此,當你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的時候,當你遇到煩惱或心情不好的時候,建議你不妨先洗個澡。

小Tips,大道理:在使用肥皂洗澡時,不要擦得太厚。搓擦泡沫過多,容易對皮膚造成刺激。另外,洗澡時也不要用力搓澡,那樣容易破壞皮膚的皮脂層及角質層,造成皮膚瘙癢。

健康鏈接:情緒穩定樂觀心理才健康

情緒穩定樂觀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與這一條相對立的喜怒無常的情緒就是不健康的表現了。這並不是說心理健康的人就沒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是說他們的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而且他們的喜怒哀樂等情緒也是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

他們能夠通過自我調節,讓情緒逐漸趨於穩定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