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又稱香椿頭、香椿芽、香椿葉、山椿、虎眼、虎目樹、大眼桐等。香椿原產我國,我國是世界上惟一用香椿芽和嫩葉作為蔬菜食用的國家。據載,早在漢朝我們的祖先就食用香椿,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宋蘇頌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采摘香椿芽宜在穀雨前後,此時鮮嫩味美,營養價值甚高。俗話說:“三月八,吃椿芽。”香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粗纖維,以及鈣、磷、鐵,等成分,此外還含有香椿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香椿芽營養豐富,為菜中珍品,亦可入藥。
香椿性涼,味苦平,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潤膚明目、收斂止血,止瀉止痢,殺蟲等功效。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物質,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並有很好的潤滑肌膚的作用。香椿含有誘人的芳香物質,頗能增進食欲。香椿具有抗菌消炎,殺蟲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用香椿芽製成煎劑可抑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杆菌、綠膿杆菌、傷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用香椿硫浸膏治療痢疾,其療效比痢特靈還理想。常吃對於蛔蟲病、瘡癬、疥癩等病症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選購香椿時,以枝葉肥嫩,得味濃,梗內無絲,芽不超過15厘米,無蟲眼,無雜質者為佳。
香椿在室內儲存時,選涼爽、濕潤、通風的室內,先在地上灑水,再鋪上一層席,然後將香椿平攤在席上,厚約10厘米,蓋上濕草或薄膜,一般可儲存5~7天。注意通風、調濕,切勿向芽體上灑水,以免發生葉片脫落和腐爛損失。
養生食療方
香椿炒筍塊
嫩香椿頭500克,竹筍200克,鹽、味精、麻油適量。竹筍洗淨切成塊,香椿頭洗淨切成細末,並用鹽稍醃片刻,去掉水分待用。炒鍋燒熱放油,先放竹筍略加煽炒,再放香椿末、鹽、鮮湯用旺火收汁,放入味精調味,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可用於肺熱咳嗽,胃熱嘈雜,赤白痢疾及小便短赤澀痛患者的輔助食療。
香椿炒雞蛋
香椿250克,雞蛋5個,調料適量。香椿洗淨,下沸水稍焯,撈出切碎,雞蛋磕入碗內攪勻。鍋中放油燒熱,倒入雞蛋液炒至成塊,投入香椿炒勻,加適量調料,炒至雞蛋熟而入味,出鍋裝盤即可。可用於虛勞吐血,目赤,營養不良,白禿等病症。健康人常食則可起到增強人體抗病防病能力的作用。
香椿雞蛋餅
麵粉500克,香椿250克,雞蛋3個,蔥花、料酒適量。香椿洗淨切成小段,麵粉調成糊,雞蛋磕入碗中。把雞蛋、蔥花、料酒,和切段香椿倒入麵糊中拌勻,平鍋放油燒熱,舀入一大匙麵糊攤薄,一麵煎黃後翻煎另一麵,兩麵煎黃即可出鍋。可用於體虛納差,毛發不榮,四肢倦怠,大便不暢等患者的輔助食療。
貼心小叮嚀
《食療本草》中記載:“春芽多食動風,熏十二經脈、五髒六腑,令人神昏血氣微。若與豬肉、熱麵頻食則中滿,蓋壅經絡也。”故食之不可過量。此外,有宿疾者勿食;脾胃虛寒者應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