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茴香——溫中快氣之藥(1 / 1)

茴香,有大茴香、小茴香兩種,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鹵製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大茴香即大料,學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

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茴香醛等。茴香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常用於肉類、海鮮及麵食的烹調。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腦、茴香醛等香味物質。茴香是集醫藥、調味、食用於一身的多用植物。

中醫認為,茴香性平,味辛,甘,有和中,開胃,止痛,消積,散寒等功效。《本草彙言》中記載:“茴香,溫中快氣之藥也。方龍潭日,此藥辛香發散,甘平和胃,善主一切諸氣,如心腹冷氣、暴疼心氣、嘔逆胃氣、腰腎虛氣、寒濕腳氣、小腹弦氣、膀胱水氣、陰癩疝氣、陰汗濕氣、陰子冷氣、陰腫水氣、陰脹滯氣。其溫中散寒、立行諸氣,乃小腹少腹至陰之分之要品也:倘胃、腎多火,得熱即嘔,得熱即痛,得熱即脹者症,與陽道數舉,精滑夢遺者,宜斟酌用也。”

金元四大著名醫學家之一李東垣雲“其味始辛,補命門不足也”。治療腹部以上疾患用酒炒,因酒有升提作用易上行。治療腹部以下疾患用鹽炒,因鹽走於腎而下行。民間如有人得了腰疼腿酸、疝氣,采一點茴香苗用雞蛋炒在一起,吃後有一定的療效。

茴香中含有豐富的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後又會降低,因而還有助於緩解痙攣、減輕疼痛。茴香中的提取物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及大腸杆菌、霍亂弧菌及傷寒、副傷寒、痢疾杆菌均有抑製作用,並對真菌也有抑製作用。

選購茴香種子時,以顆粒均勻、質地飽滿、色澤黃綠、芳香濃鬱、無柄梗者為佳。

茴香應密封,陰涼、避光處保存。

養生食療方

涼拌藕

鮮藕、黃米飯各400克,蔥油10毫升,薑絲、橘皮絲、小茴香各10克。先將將藕洗淨切寸塊,入沸水中略焯即撈出,鹽醃後,瀝幹鹵水,加蔥油、薑絲、橘皮絲拌勻待用,小茴香研細末;將黃米飯、藕塊等物攪拌均勻後加入小茴香末,搗爛,用鮮荷葉包裹,重物壓一夜即可食。此菜具有生津開胃,補肺益氣,養血止血,解酒毒的作用。

茴香粥

茴香30克,粳米50克,鹽5克。

茴香放入鍋中,加鹽,炒黃研末備用;另取粳米淘洗幹淨,如常法煮粥,投入茴香末5克,加紅糖少許,煮至黏稠時服用。每日1次,連吃1周,對胃寒嘔吐、食欲不振、便溏泄瀉、下肢冷痛有效。

茴香豬腰

豬腰子一對,茴香末、豆腐皮適量。豬腰子洗淨,剖成相連接的薄片,層層摻入茴香末,以豆腐皮包紮煨熟,細嚼咽下,每日1對,連服數日對腎虛腰痛、遺尿者有益。

貼心小叮嚀

茴香不宜多食,多食容易導致傷目、長瘡。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茴香。

發黴的茴香不宜吃。茴香菜作餡應先用開水焯過。在用於鹵菜的製作時,與花椒配合使用,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