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3年間,劉邦和項羽經過大小上百場戰爭,雙方各有勝負,打得筋疲力盡,僵持不下,各自的後方供給也都出現了問題。於是,雙方達成協議,以鴻溝為界,暫停激戰。
停火撤軍後,劉邦的謀臣張良、陳平向劉邦建議說:“如今您已經奪得了大半個中原了,諸侯也紛紛歸順。雖然雙方後方供給都很緊張,但大王後方有蕭何籌措糧草,足夠精兵消耗;而楚軍現在已是兵士疲頓,糧草極度緊缺,大王為什麼不趁此機會徹底消滅他們,以免項羽緩解了後勤供應之困、恢複了兵力,那時豈不後悔?”
劉邦恍然大悟,立刻調轉馬頭,率軍追擊項羽。同時派韓信、彭越領精兵南下,合力消滅楚軍。
劉邦也正是憑借後方的有力支援和大將、謀臣的出謀劃策,一舉消滅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