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8-2009年度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運行情況分析報告(1 / 3)

為及時、準確掌握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實際運行情況,加強監督管理工作,保障參合農民利益,推動我省新農合工作健康、平穩開展。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08年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情況的通報》(遼政辦發〔2009〕12號,以下簡稱《通報》)要求,省新農合管理辦公室於2009年4月21日至10月23日,對各縣(市、區)2008—2009年度新農合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一、評估考核的主要內容

本次考核評估采用《遼寧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考核評估指標體係》(以下簡稱《指標體係》)作為考核評估標準。該《指標體係》包括新農合參合率、資金到位率、資金使用率等11項實施效果指標和病曆質量、監督審核、服務體係建設、新農合定點管理、信息化建設、財務管理7項工作指標,考核評估時重點對省政府通報的定點醫療機構逐個進行檢查,共檢查14個市52個縣(市、區)的縣級定點醫療機構12家、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292家,村衛生室104家,共抽查參合農民住院病曆3650份,走訪參合農民900多人。

二、評估考核的結果

本次考核評估滿分為1000分,各縣(市、區)考核評估得分的平均數為863分。2009年檢查的52個縣(市、區)和2008年末檢查的參合人口大於5萬人的10個區共計62個縣(市、區)參與評估,其中58.07%的縣(市、區)得分超過850分,17.74%的縣(市、區)得分低於800分。

三、主要指標情況

(一)11項實施效果考核指標部分

1、非貧困人口參合率

全省有13個縣(市、區)非貧困人口參合率高於95%,明顯高於國家確定的達到90%的要求,分別是太子河區、錦州開發區、金州區、旅順口區、東陵區、調兵山市、朝陽縣、法庫縣、蘇家屯區、台安縣、建昌縣、盤山縣和老邊區;4個縣(市、區)非貧困人口參合率低於80%,分別是太和區(73%)、振安區(74.62%)、義縣(79.36%)和大石橋市(79.94%)。

2、貧困人口參合率

全省絕大部分的縣(市、區)貧困人口參合率都達到了國家要求,僅有6個縣(市、區)貧困人口參合率未按要求達到100%,分別是鐵嶺縣(20.28%)、鳳城市(77.14%)、太子河區(82.11%)、清河區(88.19%)、西豐縣(89%)和振安區(93.5%)。

3、資金到位率

通過對各縣(市、區)財政局社保專戶新農合基金專帳的實地核查,全省各級政府對新農合的補助資金基本足額到位。

省以上補助資金情況:到位率可達95%,有29個縣(市、區)由於年度結算關係,有少量資金未到位,於2009年補齊。

市級補助資金情況:遼陽市由於第1季度確定補助指標有誤差,全市每個參合農民差撥2.5元,全市共少補192萬元,此款於2009年11月13日補齊,其餘各市的補助全部於2008年12月底前到位。

縣級補助資金情況:90%以上的縣(市、區)能夠保證縣級新農合補助資金足額到位,但到位時間大多拖至年末。全省有7個縣(市、區)2008年縣級補助資金沒有足額到位。其中岫岩縣、海城市、彰武縣、阜蒙縣、連山區五個縣區均於2009年底前補齊了欠款;全省僅有西豐縣欠撥274萬元、昌圖縣欠撥624萬和鳳城市欠撥134.05萬元,一直未到位。

4、資金使用率

全省95%的縣(市、區)新農合資金使用率均達到國家要求的85%以上,僅有6個縣(市、區)新農合資金使用率未達到85%,分別是開原市、清河區、鐵嶺縣、阜蒙縣、西豐縣和昌圖縣。

5、住院補償受益率

各縣(市、區)住院補償受益率指標的得分上差異相對較大。其中,撫順縣、清原縣、台安縣、新賓縣、旅順口區、金州區、鳳城市、寬甸縣、大窪縣、阜蒙縣、建昌縣、太子河區、喀左縣、莊河市和瓦房店市得分小於80分,住院補償受益率大於6%,提示存在降低入院標準,將門診患者轉為住院患者的現象;而黑山縣得分為82.17分,住院補償受益率僅為2.77%,提示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足,從檢查情況看,該地區大多數鄉鎮衛生院還未恢複開診,農村鄉鎮級基層衛生服務體係尚處於半癱瘓狀態。

6、實際住院補償比

各縣(市、區)實際住院補償比指標的得分上差異相對較大。從全省總體情況看,各縣(市)的新農合實際住院補償比普遍高於各區,黑山縣和於洪區實際住院補償比高於55%;全省有13個縣(市、區)的實際住院補償比低於35%,其中南票區、清河區、桓仁縣和大窪縣低於31%,分別為26.82%、30.51%、30.81%和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