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估分比一中最好的還高(1 / 3)

黑山中學到綏東市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校長和班主任去開考務會議去了,學生們難得進城一回,看到老師去開會了,早就按捺不住了,呼朋引伴的就出去了。

劉敏自然要跟何西一起走,兩個人隨意地溜達著,走進了商場中。

83年的綏東市,還沒幾個樓房,所謂的商場,也不過是些平房。在房山頭上開個門,伸手撩開厚厚的門簾,那櫃台貼著牆根,延伸到裏麵,牆上用一些滌綸布遮擋著,一些在前世早就淘汰了的貨物,堆放在櫃台上。

雖然商場內設施很陳舊,但是生意還是很火爆,很多人興奮的站在櫃台前,舉著手跟商場服務員買東西,旁邊的雙卡錄音機裏播放著《大海啊,故鄉》、《小白楊》和《小草》,學生們興奮得臉通紅,一撥一撥地走過去,徜徉在商場間。

何西跟劉敏逛了三個商場,大約就已經五點多了,劉敏期待地看著何西,後者笑著罵了句:“瞧瞧你那點出息。”

隨後,就領著劉敏來到了金達萊飯店。何西第一個先點了個黃瓜拉皮,當時的飯店做這個菜的時候,還是比較正規的,菜裏放芥末膏,放熟芝麻,味道十分正宗,可惜後來就偷工減料了,何西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再也不吃這道菜了。

既然回到了83年,何西還是要吃一次正宗的黃瓜拉皮。七月份正是熱的時候,自然要吃朝鮮冷麵,要吃冷麵就必然要點肉片。何西看了劉敏兩眼,他猶豫了一下:明天要考試,所以,酒就免了吧。他終究還是沒上啤酒,劉敏有些失望,不過,還是沒好意思提出來。

7月7日早晨6點鍾,何西就醒了過來,坐在市招待所那幢俄羅斯式的老樓前,反複把作文思路捋了一遍,確認沒什麼問題了,這才站起身來,簡單地抻了抻胳膊腿,這時候就有個女生出來招呼他:“校長招呼開會。”

何西點了點頭,那女生就磨磨蹭蹭地想跟何西一起走,何西對她說:“你先走吧,我稍後過去。”

那女生訕訕地進屋了,不一會又一個女生出來對何西道:“開會了。”

何西就好笑,他一個成年人能看不明白,這些小女生那點心思嗎?隻是,何西的心確實不在她們身上。前世的時候,何西上趕著跟女生說話,都能換來女生的白眼,今世這是怎麼了?還是那個長相,人氣卻變了。

老校長開會無非是強調一些事,比如,絕對不能落下文具,比如,要多做檢查,比如,不到時間堅決不準出考場。

老校長明年就退休了,今年卻親自帶隊來了,他是真想在自己退休時候,給自己留下最亮麗的一筆成就。

第一科是語文,考試前還是那一番囉裏囉嗦的核對準考證,強調考場紀律,這些何西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他頭也不抬,趴在桌上等著第二遍鈴響。

終於可以開始答卷,拚音方案、語文常識,然後現代漢語閱讀和表達是判斷正誤、改正句子、何西稍微一蹙眉,就找到了正確答案,劃分層次稍微讓何西想得時間多了一點。接著又是文言文的默寫、標點和譯釋。何西都沒費多少工夫,全都答上了。作文題果然是挖井的題目。

這道作文題,何西要是按照最常規的角度去寫,必然是立下一個“咬定目標,鍥而不舍”的主題,那倒是合乎了學生的身份,也是很保險的。但是,何西前世的身份就是搞文字綜合的,自然有與眾不同的見解。

他的立意當然要獨樹一幟,這是寫文章的人所追求的。

何西先是針對畫中的情景做了介紹和推斷,畫中此公,掘水幾處而不見水,距成功僅一步之遙而不自知,如盲人騎瞎馬,胡挖亂撞,勞神費力,徒勞無功。

寫到這裏,何西筆觸一轉,給故事中的主角做了定義:看來此公做事前,並沒有真正做好準備,並沒有做好調查,全憑心血來潮,一拍腦門老子決定了!最後隻能落一個,事後拍大腿的結局。事實上,挖井的事並不難做,隻要事先谘詢專業人士,對相關區域進行了解,對施工區域有水沒水做到心中有數,就一定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接下來,何西寫道:“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做事前不願意做調查研究,不願意做過多的考察,受損失的無非是一些精力和財力。但是,如果是在戰爭年代,指揮員在作戰中,也是這樣憑著心血來潮做決策,那麼損失的就不是個人精力和財力的問題,而是幾十萬人生命的大事。如果經濟建設中,決策者憑著拍腦門做決策,那麼損失的就是國家和人民的巨額財產。”

何西接著引用了開國領袖的關於調查研究的論斷,又正向反向舉例,最後收筆得出結論,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決策者一定要心懷職責,心存敬畏,心有事業,在決策前必先搞好調研,依據科學結論做決策,才能更好地以人民賦予的權利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