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新生兒的日常護理常識(2 / 3)

對這樣的寶寶可以讓他白天少睡一些,使他疲勞,晚上自然就能睡得好一些了。

另外,有的寶寶睡眠不穩,要認真找找原因,是室內溫度過高或給寶寶包裹的太多,因太熱而導致睡不安穩或因為室溫太低而導致睡眠不踏實。還可能由於寶寶大小便使尿布濕了,沒吃飽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新生兒睡眠不穩,要針對形成的原因去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如果上述情況都不存在,而新媽媽在孕期有維生素D和鈣劑攝入量不足的情況,新生兒可能有低鈣血症,在病的早期也表現睡覺不踏實,可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和葡萄糖酸鈣以糾正。但有一種情況需警惕:如果除睡眠不安還伴有發熱,不吃奶等其他症狀時,應去醫院請大夫檢查診治。

新生兒睡覺不應用枕頭

這個階段的寶寶頭圍大於胸圍,若寶寶睡覺時再加枕頭,會使頭部前傾或偏向一側,影響其呼吸或使其睡不舒適,天長日久,可能造成頭頸部畸形。讓寶寶盡量和自己睡,讓幫助你照顧寶寶的人也和自己一起睡,否則出了月子也得學著自己照顧寶寶。

排泄護理

排泄護理在新生兒的日常護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為新生兒無法自理自己的排泄問題,而新手父母對此護理的好壞,則對寶寶的生理、心理影響很大,所以新手父母一定要做好新生兒的排泄護理工作。

寶寶排尿的次數多,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因為寶寶總排尿,就減少給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溫又高,寶寶會出現脫水熱。

不同季節的護理方法

冬季護理常見問題

天氣突然轉冷,對於初為人母的新媽媽來說,如何照顧寶寶,可以說心裏一點底兒都沒有。

適合新生兒的室溫

新生兒和媽媽同住一室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左右為宜。如果溫度過高,可能會引致新生兒體溫升高,出現發熱(脫水熱)現象,此時應當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如果室溫達不到20℃,可能會使新生兒出現鼻子發堵現象,更重的會出現“硬腫症”,就是小臉蛋紅紅的,但摸上去感覺特別硬。室溫過低對新生兒的健康是不利的,此時應該設法使室內溫度升高,並把暖水袋放在寶寶的棉被(或睡袋一類)外麵,不要緊挨著,讓小環境暖和起來就可以了。

新生兒穿蓋多少適宜

一般來說,上述室溫條件下,寶寶穿著薄薄的棉衣,內有一件細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蓋被子(或包裹著)都不要太緊太嚴,要寬鬆、適當,留有餘地。

新生兒的體溫

一天應保證測量2次體溫。寶寶的體溫應在37℃左右,體溫過高就可能是發熱了。

如果體溫超過37.5℃,接近38℃,最大的可能是室溫過高或穿著過多、包裹過嚴,最好的做法是鬆散寶寶的包裹。

體溫過高還意味著寶寶缺水,應及時喂水。對月子裏的新生兒,不可采用枕冰袋、用酒精擦拭的方法給其降溫。假如溫度半小時以後仍然不退,應該和最近醫院的醫生聯係,請醫生上門診斷治療。

冬季新生兒洗澡

洗澡是新生兒不可缺少的“運動”項目,可適當升高室內溫度,動作要快,時間要短,水要準備多些,水溫在40℃上下(37℃~43℃),10分鍾以內洗完,迅速擦幹、迅速穿衣,一般不會出問題。新生兒皮膚嬌嫩,尤其皺褶部位容易出現糜爛、炎症,而炎症又易導致敗血症,故不能馬虎。即使不能保證洗澡,也應該給寶寶分上半身、下半身地擦身;特別是用紙尿褲的寶寶,要及時洗屁股。

保持空氣流通

新鮮空氣對新媽媽和新生兒來說很重要。每天應定時開窗,隻要避免對流風即可。否則,小環境的空氣汙濁對母嬰健康不利。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煙氣(如爸爸的香煙等)不要汙染室內,否則容易引起新生兒呼吸道疾病。

冬季飲食注意事項

在冬天喂養新生兒,更看出母乳的重要。因為冬天正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時期,而母乳中含有的抗體能幫助寶寶減少生病的可能。有條件的新媽媽,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喂母乳。

夏季護理常見問題

母乳喂養是新生兒安度夏季的最好食品,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各種抗體和溶解微生物的溶菌酶。

如果必須人工喂養,一定要注意衛生。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新媽媽要多飲水,寶寶也要適當飲水,人工喂養的新生兒更應注意補充水分。

注意皮膚護理,新生兒的皮膚柔嫩,防禦功能差,因此每天都要用溫水洗浴。要預防尿布皮炎,最好不用尿布兜臀部,可在涼席上鋪一層薄被,在臀部下麵墊上尿布,不要使用塑料布。

預防脫水熱,這是夏季新生兒易患的疾病,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不能通過皮膚來散熱,如果環境溫度過高,水分補充不足,又給寶寶包裹得太緊、太嚴,就會出現脫水熱,甚至引起新生兒驚厥。

新生兒眼炎、汗皰疹、痱子、皮膚皺折處糜爛等都是新生兒在夏季易患的疾病,應該注意。如果寶寶眼屎多,應滴眼藥水;出汗後要用溫水洗澡;皮膚皺折處可用鞣酸軟膏塗抹;發現臀紅及時塗鞣酸軟膏或紅黴素軟膏,並勤觀察臀部,早期發現肛周感染;不要讓腹部受涼,注意喂養衛生,防止腹瀉。

新生兒的常見問題

1.不敢開窗戶。其實夏季室內外溫度的溫差很小,甚至有時室外溫度要比室內的溫度還高,因此,開窗不會使寶寶受涼,相反還能使室內空氣新鮮。

2.不敢睡涼席,寶寶完全可以睡涼席,隻是要注意不要讓涼席紮著寶寶,在涼席上麵鋪一層布或薄被。不敢開空調或電風扇,這是對的,如果不是太熱,不要用空調或電風扇為寶寶降溫。

3.不敢讓寶寶光屁股。其實除了護好腹部外,其他部位都可以裸露。

保護新生兒的要點

寶寶從出生後到第28天以前都叫新生兒。寶寶出生後,從媽媽肚子裏來到一個新環境,要經過很大的努力,克服許多困難才能逐漸適應。保護新生兒的要點如下:

1.新生兒生活的房間要冷熱合適,空氣新鮮。不要讓很多人接觸新生兒。因為新生兒從無菌的子宮來到人間,抵抗力較弱。而成人的嗓子、手指都帶有細菌,新生兒接觸許多人,很容易傳染上疾病。新生兒的皮膚黏膜很嬌嫩,大人給新生兒清潔皮膚時要輕柔。

2.不要擦洗口腔,以免損傷口腔黏膜。新生兒每天哭一哭是有益的,哭是新生兒的運動方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肺泡充分擴張。但如果哭得很厲害、時間太長就要找找原因。有的新手父母不讓寶寶哭一聲,一哭就抱起來或給奶吃,這是不應該的。

新生兒的錯誤護理

搖晃

父母的不良護理習慣很容易傷害到寶寶。

當寶寶哭鬧不止或睡眠不安時,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裏搖晃是新媽媽的首選之舉。寶寶哭得越凶,新媽媽搖晃得也就越猛烈。

健康隱患:人的腦部是一密閉空間,周圍有腦脊髓液包住,這樣,即使腦部遭受到外來的撞擊,腦脊髓液也可以起到緩衝作用。

適當的搖晃可以刺激腦神經的聯結,使寶寶安靜下來,但那是在腦脊髓液可承受的範圍裏。如果長期過度搖晃,可能使寶寶(尤其是10個月以內的小寶寶)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蕩,未發成熟的腦組織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震蕩、腦水腫,甚至顱內出血等。

醫生建議:不要以搖晃來哄寶

寶。還有市麵上賣的搖搖床,也盡量不要長時間使用。

摟睡

不少媽媽常常摟著可愛的寶寶睡覺,目的是避免寶寶在睡眠中發生意外,或是夜間醒來產生無助的感覺。

健康隱患:如果父母感染了疾病,摟著寶寶睡覺時嘴對嘴呼吸,很容易將細菌傳給寶寶。而且,摟著寶寶睡使寶寶吸入的多是被子裏的汙穢空氣,而難以呼吸到新鮮空氣,容易生病。

如果媽媽睡得過熟,把寶寶壓到身下,或是不小心堵塞了寶寶的鼻孔,更可能造成窒息等嚴重後果。

醫生建議:如果實在擔心寶寶,可以跟寶寶同睡,但是要“保持距離”,切忌將寶寶抱得緊緊的。可能的話,最好跟寶寶分開睡,隻要做好安全措施,寶寶就不會跌下床或磕碰到。如果擔心寶寶因黑夜而害怕,不妨在床頭安裝1個柔和的燈,給寶寶一點光線。

睡前喂奶

有些新媽媽擔心寶寶沒吃飽,或是為了讓寶寶睡得快一點,就讓寶寶邊吃奶邊睡覺。

健康隱患:在寶寶睡前喂奶,很容易造成寶寶乳牙齲齒。這是因為,唾液在睡眠時分泌量和對口腔清洗的功能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很容易破壞寶寶乳齒的結構。此外,睡前給寶寶喂奶還可能造成寶寶嗆咳,因為寶寶在意識不清時吃奶,口咽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

醫生建議:要避免齲齒的發生,可在吸完奶水後再給寶寶吸2口溫開水,稍微清洗口腔內的餘奶。而要避免嗆咳的危險,喂奶的速度一定要控製得恰當適宜,千萬不要過於急躁。

此外,寶寶哭泣或是呼吸急促、氣喘時進食也容易被嗆,所以也要避免寶寶邊哭邊吃奶。

親吻

看到寶寶紅撲撲粉嫩嫩的小臉蛋,父母總忍不住去親吻,或是讓寶寶親吻自己。

健康隱患:寶寶免疫力低下,跟寶寶親密接觸,很可能會使寶寶傳染上自己正在患的疾病。大人患的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肝炎、結膜炎等都可以通過親吻傳染給寶寶。而讓寶寶親吻自己的臉也會帶來危險。年輕漂亮的媽媽們,總免不了輕妝淡抹,和寶寶親吻時,媽媽麵額護膚品中含有的鉛、雌激素和香料等便進入了寶寶口內,如果蓄積過多的話,就會引起慢性鉛中毒或是性早熟等病症。

醫生建議:當自己無法把握病症的輕重時,最好不要親吻寶寶。塗了化妝品的媽媽們最好也別隨便讓寶寶親自己的臉。

隨便按摩、熱敷

當寶寶出現腹痛的症狀時,應采取按摩或者熱敷的方法,讓寶寶減輕痛苦。

健康隱患:如果寶寶肚子痛是因為得了腸蟲症,按揉寶寶腹部會刺激蟲體,引起膽道蛔蟲症,甚至穿破腸壁。腸套疊是引起寶寶肚痛的常見病症,它是因為小腸異常蠕動套入了大腸,此時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阻,引起疼痛。若盲目按摩,可能造成腸子套入部位加深而加重病情,時間久了會使腸子壞死。如果寶寶因為急性闌尾炎而肚痛,一旦發生穿孔,采用熱敷的方法就可能促使炎症化膿處破潰,形成彌漫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