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新生兒的喂養常識(1 / 3)

新生兒母乳喂養

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理想的營養來源莫過於母乳了。因為母乳的營養價值高,且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素的比例搭配適宜。母乳中還含有多種特殊的營養成分,如乳鐵蛋白、牛磺酸、鈣、磷等,母乳中所含的這些物質及比例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以及增強抵抗力等都有益。

此外,母乳近乎無菌,而且衛生、方便、經濟,所以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它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任何其他代乳品。

特殊情況下的喂養

如果媽媽澳抗陽性,e抗原也為陽性,這時乳母要避免寶寶被傳染,有效的方法是要盡早地(出生後2小時內)給寶寶進行疫苗注射,使寶寶產生抗體,這樣媽媽就可以放心地進行母乳喂養了。另外,哺乳期的新媽媽患乳房疾病時,如乳頭凹陷、乳頭皸裂、乳腺炎等情況時,一定要在得到治療後,再進行母乳喂養,在這期間可將乳汁擠出或用吸奶器吸出,經消毒後仍可喂給寶寶。

如果寶寶是早產兒,各個器官係統發育都不成熟,吸吮能力也差,如果媽媽把乳頭送入寶寶口中,寶寶不會吸,可將乳汁擠出或用吸奶器吸出,裝在消毒過的杯子中,用小勺慢慢喂他。

如果是特別不成熟的寶寶,要住兒科ICU病房,即高危兒集中管理病房,進行特護。

對吸吮能力很弱的寶寶,將通過留置鼻飼管將乳汁用空針注入胃裏喂養,或采用靜脈輸注營養液。可以經常用乳頭刺激寶寶的覓食反射,讓他主動吸吮乳頭,鍛煉寶寶的吸吮能力。隨著寶寶漸漸成熟,他就會像正常寶寶那樣吸吮了。

總之,人不可一頓無食,新生兒更是要注意哺喂的重要性,所以新媽媽或其他養護者一定要注意好新生兒的哺喂工作,幫助寶寶健康的成長。

母乳的主要營養成分

蛋白質

這其中大部分是易於消化的乳清蛋白,以及抵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素。

脂肪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由於母乳中的脂肪球較小,易於寶寶吸收。

糖分

主要是乳糖,有利於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還能增強寶寶消化道抗感染能力。

鈣、磷

雖然含量不多,但比例適宜,易吸收。

牛磺酸

母乳中含量適中,牛磺酸和膽汁酸結合,可促進寶寶消化。

母乳與配方奶的對比

等量的母乳和配方奶,兩者熱量和營養成分相差無幾,但進入寶寶體內,兩者並不相同。母乳中的蛋白質比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易於消化(寶寶3個月後才能很好地利用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母乳中的鐵60%可被吸收,而配方奶中的鐵的吸收率不到50%。此外,母乳方便、安全,經濟,尤其母乳中不但不含細菌,而且還含有從母體中帶來的免疫抗體。

母乳喂養的幾個階段

初乳

量少,每次喂哺量僅15~45毫升,每天250~500毫升。質略稠而帶黃色,含脂肪較少而蛋白質較多(主要為免疫球蛋白),維生素A、牛磺酸和礦物質的含量頗豐富,並含有更多的抗體和白細胞。

初乳中還含有生長因子,可以刺激小兒未成熟腸道的發育,為腸道消化吸收成熟乳作了準備,並能防止過敏物質的吸收。初乳雖然量少,但對正常寶寶來說已經足夠了。

過渡乳

總量有所增多,含脂肪最高,蛋白質與礦物質逐漸減少。

成熟乳

蛋白質含量更低,每日泌乳總量多達700~1000毫升。由於成熟乳看上去比配方奶稀,有些媽媽便認為自己的奶太稀薄。其實,這種水樣的奶是正常的。

晚乳

總量和營養成分都較少。

前奶

主要指外觀比較清淡的水樣液體,並且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以及水等諸多營養元素。

後奶

因為含有較多的脂肪,故外觀較前奶白,脂肪使後奶能量充足,它提供的能量占乳汁總能量的50%以上。

何時開始給寶寶喂奶

寶寶出生後,應盡早進行哺乳,這樣可以促進新媽媽乳汁分泌。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應該及時讓寶寶吃上媽媽的初乳。一般情況下,若分娩後的新媽媽、寶寶一切正常,0.5~2小時就可以開始喂奶。

分階段哺乳

1~3天的寶寶。應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鍾(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寶寶個體差異而定)。

4~14天的寶寶。每4小時需要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鍾,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15~30天的寶寶。每隔3小時就應該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鍾。喂奶時間可安排在早上6、9、12時;下午3、6、9時及夜間12時、後半夜3時,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新生兒個體差異而定)。

按需喂奶

有的新媽媽不了解母乳喂養的方法和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常常較早地給新生兒定時喂奶,這種喂奶方法對新生兒和媽媽都不利。專家認為,新生兒應按需喂奶,當寶寶想吃時就喂,新媽媽奶脹就喂,這樣就能滿足母嬰的生理需求。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吸吮力強,這是讓他學習和鍛煉吸吮能力的最佳時刻,不必拘泥於定時喂奶,因此,硬性規定喂奶時間和次數,就不能滿足其生理需求,必然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按需喂奶、勤喂奶,還促進母乳分泌旺盛,有利於寶寶吃飽喝足,可促進寶寶生長發育。

母乳喂養的姿勢

乳母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給寶寶喂奶。寶寶3個月之前不宜采用臥位哺乳的方式,以免乳母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寶寶的鼻子,造成窒息。

母乳喂養時不要隻將乳頭塞進寶寶嘴裏,應該連乳頭下麵的乳暈部分也塞入寶寶嘴裏,因為寶寶不是用舌頭吸吮,而是用兩頰吸吮,用上下唇擠壓乳竇。

剛開始喂母乳時,應該讓寶寶兩側乳房換著吃,沒有受過刺激的乳頭,如果寶寶連續吸15分鍾,就很容易發生皴裂。無論選擇哪種姿勢,請確定寶寶的腹部是正對自己的腹部。這有助於寶寶正確地吮吸。也不要僅用雙手抱著寶寶,應將寶寶擱在自己的大腿上,否則,哺乳後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響休息。

側抱法

側向抱著寶寶,用新媽媽的手腕支撐著寶寶的頸部,頸部的來回扭動不利於寶寶的吸吮。側抱便能讓寶寶的嘴正好對著乳頭。

直立抱法

讓寶寶坐在新媽媽的大腿上,新媽媽的手支撐著寶寶的身體和頸部。適合乳頭扁平或短小的媽媽。

白天母乳哺喂的方法

先用溫水洗幹淨乳頭,以免上麵附帶的細菌進入寶寶口中導致寶寶口腔或咽喉發炎。

乳母在沙發或椅子上坐著,然後在哺乳乳房一側的腳下擱一隻小凳子架起這側腿,將寶寶的頭枕在乳母的胳膊彎上,胳膊彎舒適地放在架起的腿上。把這側乳頭連乳暈一起放入寶寶嘴中,要盡可能讓寶寶嘴唇能裹著乳暈,這樣可以促使泌乳。

一側吃空後,再以同樣姿勢把寶寶換到另一側乳房、胳膊彎和腿上。

寶寶吃飽睡著後要及時抽出乳頭,不要讓他老含著乳頭,因為那樣不僅不利於寶寶口腔和乳母乳頭的衛生,而且還易引起寶寶依戀乳頭的不良習慣,有時甚至會引起寶寶的嘔吐或窒息。

夜間母乳哺喂的方法

夜晚乳母的哺喂姿勢一般是側身對著稍側身的寶寶,媽媽的手臂可以摟著寶寶,但這樣做會較累,手臂易酸麻,所以也可以隻是側身,手臂不摟寶寶進行哺喂。

或者可以讓寶寶仰躺著,媽媽用一側手臂支撐自己俯在寶寶上進行哺喂,但這樣的姿勢同樣較累,而且如果媽媽不是很清醒時千萬不要進行,以免在似睡非睡間壓著寶寶,甚至導致寶寶窒息。

晚上哺喂不要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以免造成乳房壓住寶寶鼻孔使其窒息的危險,也容易使寶寶養成過分依戀媽媽乳頭的嬌慣心理。

另外,產後育兒,乳母自己身體會極度疲勞,加上晚上要不時醒來料理寶寶而導致睡眠嚴重不足,很容易在迷迷糊糊中哺喂寶寶,所以要小心以防出現意外。

怎樣教寶寶吮吸母乳

寶寶第一次吮吸媽媽乳頭的小嘴含接姿勢要正確,如果第一次就錯誤吮吸,往後要糾正困難較大。

開始喂奶時用乳頭觸碰寶寶的嘴唇,此時寶寶會把嘴張開。

讓乳頭盡可能深地放入寶寶口內,使寶寶身體靠近自己,並且使其腹部麵向並接觸你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