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1 / 3)

賈家長房:

賈瑚不能成親,這是張氏一輩子的心事,就是他過繼了賈葳為子,張氏還是有些遺憾。就愛上網。。尤其是有賈璉和卓婉言在旁邊作對比,張氏就更覺得大兒子命苦,當真是老天爺不公啊。

賈璉和卓婉言是表兄妹,小時候就在一起玩過,長大了成了親感情也特別好,生下賈葳和賈蕤兩兄弟後,卓婉言又給賈璉生了賈荷,賈茉,賈蕪三個女兒。因為是孫子在前頭,孫女兒在後頭,張氏對幾個小孫女都很疼愛,同時又憂心忡忡,這麼可愛的小丫頭,她根本舍不得把她們養大了再嫁出去啊。張氏的擔憂並非多餘,當日就是迎春一個庶女出嫁,她也難過了好久。

在榮國府的三位姑娘裏麵,迎春算是最幸運的,她雖然是姨娘生的,卻勝在嫡母厚道,又沒有親生女兒,因此一應待遇,比起嫡出的也就差不到哪裏去了。到了迎春適婚的年齡,她的兩位兄長已經在朝上混得風生水起,尤其是長兄賈瑚,更是崇光帝麵前的紅人,迎春的婚事也因此水漲船高。

在大夏,世家聯姻一向很講究出身,凡是門當戶對的,都是嫡出配嫡出,庶出配庶出,隻有兩家家世懸殊,才有可能破例。身為庶女,能像卓婉言的母親賈家的三姑太太那樣嫁個能幹的夫君,從而妻隨夫貴的,就算是運氣很好了。可是迎春,她的命運顯然比她的三姑姑更好。賈瑚沒有成親,唯一的弟弟娶了自家表妹,別人想跟他攀關係都不容易,妹妹可是好資源。

因此上門向張氏給迎春說親的,都是京裏很不錯的人家,介紹的對象也都是年輕有為的嫡出子弟。畢竟,賈瑚疼愛弟妹是很出名的,人家就那麼一個妹妹,便是庶出的也是自小養在嫡母身邊。再說張氏對迎春也是極好的,經常帶她出門應酬,她的容貌和氣質如何,許多人家的當家太太也是知道的,比差不多人家的嫡女還要強,你拿個不成器的兒子去說親,那是結仇不是結親。

最終,張氏給迎春選中了錦鄉伯的嫡次子韓可。賈家和韓家以前就有親,賈瑚跟韓可的長兄韓奇又都曾是聖人的伴讀,把迎春嫁過去,張氏比較放心。由於史太君的身體那個時候已經不好了,張氏擔心迎春的婚事來不及,就辦得比較急促,從說親到過門,隻花了不到一年。王氏暗地裏笑話張氏,說是疼愛庶女,其實也就是麵子情,但她看到迎春豐厚的嫁妝,就沒有開口了。

迎春嫁給韓可,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很快就生了個兒子。張氏再無後顧之憂,就專心照顧起小孫女來,可一直到賈荷、賈茉、賈蕪相繼出嫁,張氏偶爾說起賈瑚,還是歎氣不止。

賈赦的身體不如張氏,熬到長孫媳婦進門不久就去世了,張氏卻是親眼看著孫女們一個個嫁了出去。後來,張氏臨終之前,司徒景微服出行,悄悄到了一趟賈家,還叫了她一聲母親。

張氏得知賈瑚和司徒景的關係,驚駭不已,可她時日無多,並不會去考慮外人的想法,隻要想到兒子並非一生孤寂,而是得到了九五至尊的真心相待,就放心地含笑九泉了。

賈家二房:

無論什麼人看來,史太君都是福祿俱全之人,她的娘家和夫家都是開國功臣,打小就是金尊玉貴,而且兒孫又很爭氣,無病無災活到八十三歲,說是一生無憂絕不誇張。

可史太君自己在臨終之前卻是很不放心,她別的都不擔心,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寶貝孫子賈寶玉。自從賈政被貶了官,而賈赦靠著賈瑚的功勞成為榮國公,二房在榮國府的地位就是每況愈下,雖說卓婉言做事公道,從不在衣食起居上苛待他們,可跟賈家有往來的人家,誰不是一門心思奔著長房去的,就是史太君還在,也沒人把二房放在眼裏,實在是他們太不爭氣的緣故。

賈瑚這人做事一向幹脆,見史太君沒事就在張氏麵前念叨,就出麵找了賈敬,打算趁著老太太還在,把分家方案拿出來,好讓她看了放心,省得每天嘮嘮叨叨的,他耳朵都要起繭了。

不料賈家眾人看了他提出的方案,都被驚呆了。因為賈瑚說了,除了不能動的祖宅和祭田,賈家所有的產業,長房和二房平分。其他人不好說什麼,賈赦卻是差點跳了起來,他的這個傻兒子,都在想些什麼啊。怎麼能夠平分呢,就是祖宗傳下來的家業,也該是長房拿大頭的,何況賈家現在的產業,大半都是賈瑚和賈璉掙來的,二房根本就沒有資格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