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薛家(2 / 2)

由於馮淵執意不肯相讓,一向霸道慣了的薛蟠竟然命人將他打死了,然後被當地官府收押。薛姨媽隻有薛蟠一根獨苗,見他惹了事,哪有不想辦法的,隻是薛家雖然有錢,卻無人出仕,她銀錢塞了不少,也隻能讓薛蟠少吃些苦,而把人救不出來。薛姨媽急了,就跟兄姐寫信求助,在她看來,賈家和王家都是正得勢的,肯定能把自己幫兒子撈出來,多花幾個銀子不算什麼。

不想王子騰去年就被司徒衍派到北麵巡邊去了,根本不在京城,而王氏,她就是在信裏跟薛姨媽吹噓地比較好,其實她在賈家,早就沒有發言權了,賈政又是被罷官了的,哪裏能幫上這個忙。想到這裏,王氏不由埋怨外甥多事,要不是薛蟠闖禍,哪會讓她如此為難。其實,王氏不是不能推掉這件事,直接跟薛姨媽說無能為力就好,可她丟不起這個麵子,因此遲遲不肯說。

再說王氏心裏還有層算計,就是薛家有錢,而且是非常有錢,要是她幫忙把薛蟠撈了出來,薛姨媽肯定會有重謝的。王氏想了又想,悄悄跟史太君說了,她說的自然不是實話,隻說薛蟠是被人冤枉的。史太君年齡大了,聽說是親戚家孩子被人冤枉,就說不能不管,還把事情跟賈瑚說了,讓他幫忙打聽。賈瑚滿口答應下來,心裏卻很鬱悶,這個王氏,還真是個麻煩精,禍事不斷。

原本,賈瑚是不想管王氏親戚家的事情的,可想到四大家族那個事,還是勉為其難讓人問了問。這一問就跟王氏的說法對不上了,薛蟠哪裏是被冤枉的,分明就是他親自命人打死人的。

賈瑚立即提高了警惕,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說不定原著裏的賈家就是包庇了薛家的。打死人這種事,家族興旺的時候不算什麼,花點銀子就能混過去,可到了衰敗的時候,也是一根稻草。

他對原著劇情一無所知,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為了防患於未然,賈瑚拜托老家的族人幫他詳細打聽了事情的經過,得知薛蟠絕對不是冤枉的,就讓人到官府打了招呼,公事公辦。

更神奇的是,在打探的過程中,那個被拐賣的丫頭的身世浮出了水麵,得知他生父跟著一僧一道出了家,家中還有個老母在,賈瑚直接讓人把她送回了家,還給了她們母女一些銀兩。

這個年代的官員,基本都是寒窗苦讀辛辛苦苦考上來的,除非是有惹不起的大人物打招呼,大多數還是能做到秉公執法,尤其薛蟠這樣的案子,過程非常清晰明了,就是賈家和王家不好惹。

金陵知府遲遲沒有判罰薛蟠,一是薛家給的銀子起了作用,二就是他們的兩家厲害親戚,他得罪不起。豈料賈家來打招呼的人卻說,讓他公事公辦,金陵知府樂了,趕緊就給薛蟠判了個流刑。

薛姨媽苦苦等了幾個月,等來這樣一個結果,當時就暈了。她醒來就給王氏寫信,質問她為什麼這麼做,王氏收到信也懵了,賈瑚不是答應幫忙了嗎,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王氏不好當麵質問賈瑚,就讓史太君問,誰知賈瑚很無辜地說,她們不是說薛蟠是無辜的嗎,他就請人說了,這件事一定要嚴查到底,查個水落石出,誰知薛蟠不是冤枉的,結果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王氏頓時無語,知道自己和妹妹的關係再也不能挽回了,她原先還想著,薛家的姑娘比他的寶玉大不了兩歲,要是能親上做親,寶玉這輩子就金銀不愁了,現在也是落了空,再也沒有可能。

薛姨媽再是不甘心,薛蟠也走上了流放之路,她帶著女兒四處打點,就為了兒子路上好過一點。薛蟠走了以後,原計劃回京城的母女倆改變了主意,留在了金陵,比起舅舅和姨媽,薛寶釵還是覺得族人更可靠。而且隨著江南各種工場的發展,走出家門做工的女子越來越多,也有思想老舊的人說她們傷風敗俗,可架不住工資高,對大多數人來說,名聲沒有實惠來得重要。

正是在這樣的風氣下,江南有些人家已經開始讓女兒或者媳婦出來做生意,因為他們發現,女人的生意要女人來做才更有效果,特別是金銀珠寶,胭脂水粉,還有服裝布匹等行業。

薛家在某些方麵是很保守的,薛蟠再無能薛寶釵也沒有接觸家族產業的機會。但是現在,薛蟠流放三千裏,薛寶釵要是再不能出來管事,就等於是把自家的產業白白分給族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正文完結,你們有什麼想看的番外可以點出來,我試試看。

新文過了元旦節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