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尊師重教是父母最明智的選擇(4)(2 / 3)

To:黃女士

我能理解這個事件對孩子的影響,也能想象由此給你們一家帶來的壓力。但通過您的講述,我覺得您兒子的一句“您根本不了解我”說得準確到位。在整個事件處理的全過程中,您沒有設身處地地替兒子著想,一個初二的孩子麵臨如此巨大的挫折,他如何承受呀?您不但沒有陪伴兒子共同應對,反而以居高臨下的態度指責孩子,讓他備感孤立無援。

黃女士,孩子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我不知道他的這一行為是否也有您或您丈夫處理問題的影子?事件的發展出乎他的意料,他內心充滿了恐懼,那個時候的他多麼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安撫呀。回到學校,同學和老師對他態度的改變讓他很傷心,他跟母親說的目的是尋求幫助。遺憾的是,您始終是冷冰冰的“教育”者,讓孩子心寒呀。黃女士,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脾氣肯定會暴躁,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給予他幫助,他還會出現更為嚴重的情緒障礙,甚至會發展成精神疾患。令我欣慰的是,這麼久沒有去學校,孩子並沒有發展為自我封閉,而是利用寒假找同學玩兒,為了增加友情,他還給人家一些饋贈,這些同學對於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呀,他們給他重新回歸社會的勇氣。此時您不但沒有給他鼓勵,反而讓他注意朋友間的平等,您認為他們之間是平等的嗎?

黃女士,近一個學期孩子沒有去學校上課,使他已經對那個環境心有餘悸,所以我建議您要給孩子換個學校了。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挑戰,父母要時刻調整自己的思路,做孩子成長中有益的引路人。

【麗珊女性幸福心理學】

父母和孩子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誰都沒有必要為了對方而犧牲自己,更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意誌強加給對方。孩子是否成為主流社會認同的“成功的人”與父母是不是“盡職盡責”,沒有必然的聯係。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不要過度卷入。高速發展的社會使人們必須具備迎接各種機遇和挑戰的能力,父母不可能始終陪伴在孩子身邊,為他的一切選擇做主。為了孩子未來能夠適應社會,現在就要不斷地培養他們,在我們還能關照孩子的時候,盡力幫助他們豐滿羽翼,當有一天孩子需要搏擊長空的時候,我們會坦然地說:我的孩子是好樣的,他會征服世界。

“交換秘密”使女孩產生幻聽

從來沒有交過男友的漂亮女孩,卻被全班的同學用“騷”、“媚”、“勾引男生”這樣惡毒的話詆毀。麵對同學無處不在的詆毀,母親的強勢介入不但沒有幫助孩子,反而延誤了女兒心結的打開。

人身攻擊事件讓高三班主任苦不堪言

數學老師肖冬梅是第一次做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上學期開學時,她就感覺學生思想活躍,班級猶如一盤散沙,經過一個學期的治理已有明顯改善。元旦過後,吳潔文卻一直沒有來校上課。漂亮的吳潔文是位借讀生,成績與同學有很大的差距,和她經常在一起的李莎莎在學校算得上是個“人物”,朋友遍布全校,個個是令老師頭疼的那類學生。她們的散漫、挑戰學校管理的作風讓肖老師感到壓力。

吳潔文母親是直接找校長投訴的,指責班主任工作不力,班風不正,近一段時間班裏同學都合夥兒說吳潔文的壞話,內容不堪入耳,孩子上課捂著耳朵也能清晰地聽到……最近孩子發現全校同學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自己,她很害怕,不敢上學來了……吳潔文母親強調現在是高三的最後衝刺階段,出現這種情況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如果高考出現問題學校要負全責。校長迫於壓力,將肖老師叫到辦公室澄清問題,吳潔文母親氣勢壓人地向肖老師介紹了深厚的家庭背景,申明他們平時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和對此事的高度重視。將吳潔文母親送走之後,肖老師感到被一個無形的罩子罩住了,她明白校長眼神中的全部意思。

肖老師根據吳潔文母親提供的名單,不露聲色地探問他們對吳潔文的印象,學生們的態度幾乎是一致的:吳潔文平時幾乎不與同學接觸,對她一點兒都不了解。近一周的談話沒有任何收獲。為此,肖老師家訪探問吳潔文,據吳潔文說:同學經常說她“騷”、“媚”、“勾引男生”之類的話,就在不去上學的前一天,上課時,她無意將腳放到前一位男生的椅子腿上,就聽到坐在她斜後方的、班裏最老實的男生說:“看,又在勾引人!”盡管聲音很輕,但還是讓她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