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立,先解散你的親友智囊團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能放棄對孩子教育的主動權,借鑒一些過來人的經驗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能將孩子的人生交托給“熟人”。
反客為主的智囊團
心航路的接線老師對狄帥印象深刻,不是他的問題有多特殊,而是替他預約的人太多了,包括他的姑姑、小姨的同學……狄帥媽媽告訴接線老師,她本人沒有上過大學,有關孩子上學的事情都依靠親朋好友的指點。她希望將所有熟悉孩子情況的人都帶來,以保證介紹得周詳。接線老師答應了,但來的人數遠遠超過了想象。
第一次見狄帥時,場麵的確壯觀,大廳裏坐滿了人,見我有些摸不到頭腦,狄帥善解人意地依次介紹了同行的人。我心中暗想,一個大三學生的問題真的需要這麼多人才能說得清楚嗎?
“請問,你們誰先和我交流?”所有陪同者都跟著我走向谘詢室,我遲疑了一下。姑姑的一個朋友反應機敏,重複了一句:“麗珊老師說誰先跟她交流?”這時,所有人都站住了,仿佛在等待下一個指令。
我注意到整個過程中狄帥始終站在那裏,臉上是旁觀者的微笑。“狄帥,你覺得誰最了解你目前的處境呢?”我問狄帥。
狄帥不緊不慢地說:“應該是我自己吧!”
狄帥的小姨快人快語:“那就讓他先和您說吧,有不清楚的,我們再補充。”我堅信一名大三學生完全可以講述自己的處境。
進了谘詢室,狄帥為組團谘詢給我造成的“意外”表示歉意。他說自己是奶奶家和外婆家的第一個孩子,親戚都搶著寵。後來妹妹們陸續出生了,他又成了兩個家族中唯一的男孩,大人們更是把愛聚焦到他的身上……
不久前,家族成員們知道狄帥要被退學的消息,如大敵壓境,於是作為智囊團一起從外地趕來。
太多的人參與到狄帥的生活中。來自外界過多的關注使孩子既失去了自我選擇和自我成長的機會,也讓他變得被動、消極和疏離。被學校通知退學,對於任何一個學生來講都是危機事件,但狄帥完全不急不躁,好像事情與他無關。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對自己的人生能有責任感嗎?遇到困難是否有承擔的意識和能力呢?
父母放棄的是什麼
狄帥就讀於天津某大學的計算機係,在過去的四個學期裏,必修課是24門,他有21門不及格,並且都沒有參加補考。現在他麵臨兩個選擇:一是一個月後參加21門補考,如果通過考試,學校可以從輕處理,讓他留校察看;二是直接辦理退學手續。
而第一個方案根本無法實現。一個月補21門功課簡直是天方夜譚,就算補課成功,21門課的考試中有不少是同時進行的,一個人分身乏術。
姑姑的熟人出主意,說可以借口孩子生病無法到校上學和考試,名正言順地辦理休學手續,這樣可以爭取半年多的時間在家補課,暑假過後複學,再陸續補考。
這個主意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一行八人浩浩蕩蕩地到學校教務處開具休學證明。教務處的老師要求出示醫院診斷證明和假條,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要求,親戚們頓時亂了陣腳。狄帥小姨的同事急中生智,說狄帥在學校和同學打架時受傷很嚴重,根本無法去醫院,也開不來證明,讓教務處直接給辦理休學手續就行了。
謊言一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跟著圓謊,結果漏洞百出。教務處的老師很生氣,告訴他們如果不主動辦理退學,就有可能被直接開除。
狄帥的處境更加複雜了,但他卻像在說別人的事,情緒異常平靜。
“這麼多人參與你的生活,把事情弄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你不生氣嗎?”我問狄帥。
“我沒有生氣,反正都已經這樣了。大人這麼做也是為我好,他們大老遠跑來,替我遮風擋雨。” 狄帥是真的豁達,還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我不得而知。
我問狄帥為什麼這麼多門功課不及格,還不及時補課。
他平靜地說:“我根本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後來索性不去上課了,早晨起來就直接去網吧。但我不是網絡成癮,因為多數時候我是在看動漫消磨時光,很少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