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好母親是孩子幸福的起點(6)(2 / 2)

臨近開學,我們一家三口去歐洲旅遊,那裏的表比國內便宜,我要給他買一塊表,他看到價錢後十分心疼,問我為什麼這麼貴買一塊表呢?我告訴他,對於男生來講好表是很有麵子的事情,並且性價比合適。他沒有再堅持,就買了。

他出發到大學之前,我覺得他手上有5000元,他一直沒有錢的概念,擔心他亂花,就沒有給他生活費。他問為什麼不給他生活費,我就說給他買表花了那麼多錢……沒有想到他當時就憤怒了,說我是騙子,如果當時說清楚用他的錢,他才不會要表……他的反應超出我的想象,就說當時買表花1.5萬,他5000元,我花了1萬,我越解釋他越憤怒,索性把表扔到地上……我也怒了,娘倆撕扯起來。

11月,我去廣州出差,順便看看他,也希望緩和一下與他的關係。可能是這麼長時間沒有見麵的緣故,娘倆挺親的,他還帶著我品嚐廣州小吃。我也帶他參加客戶的宴請。有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說他在大學時一個月1000元生活費就足夠了,他經常吃免費飯和湯來存錢……我當時覺得這個年輕人真有奮鬥精神。但我明顯感覺到兒子的情緒低落下來,直到宴會結束再也沒有說一句話。回到賓館,他用拳頭搗牆,手背都破了,他說,我是存心找來這些說客,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地說他花錢多……我很委屈,但無論我怎麼解釋,兒子都不再理我了。

To:一妮

你好!

看了你的郵件,我一直在換位思考,做你的兒子會是怎樣的內心感受?一妮,我覺得你是一個掌控能力很強的人。盡管你們家經濟條件不錯,但為了避免孩子沾染壞習慣,你們嚴格地控製孩子的花銷,這樣做好處很明顯,就是孩子沒有結識壞孩子,更沒有玩物喪誌;但不足也很明顯,他已經到外地上大學了,你還是擔心他沒有錢的意識,擔心他不會理財。所以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切教育行為都要掌握一個科學的度。

一妮,你不但掌控性強,而且你很主觀。在你的心目中,兒子是始終沒有長大的孩子,你任由自己出爾反爾,缺乏起碼的一貫性。爸爸為了表彰孩子高考成績理想,給孩子5000元的獎金,這對於孩子來講簡直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他意識到自己終於長大了,有獨立性了。但你卻隨意收回這個權利。你要在歐洲買表完全是基於你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你認為男子必須有好表,你認為在歐洲買性價比合適,但孩子是否需要則完全忽略。

一妮,我不知道你平時給周圍人怎樣的印象?為什麼年輕的客戶會在盡展財富或奢華的宴會上提起自己是靠免費飯和湯來吃飽肚子?這樣的話題如果是事業成功的人炫自己起點多麼低,反襯現在的成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年輕人在這樣的場合是回避這樣的提法的。那麼出現這種反常情況就有兩個可能:一是你授意他們“影射”兒子,讓他學會節儉;二是你平時給人家留下比較吝嗇的印象,借機譏諷你……因為每個家庭給孩子上大學的生活費是完全個性化的,沒有任何可比性,更沒有統一標準。你兒子被這些話激惹我完全可以理解。

孩子長大了,母親一定要給他尊嚴感!

【麗珊女性幸福心理學】

用發展的眼光接受孩子的成長。當孩子長大了,父母就不要再試圖用什麼樣的“花招”了,這樣不僅會被孩子識破,而且還給母子關係帶來陰影,使孩子缺乏來自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