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提著送茶飯的籃子,一麵走一麵念著鑼鼓點子,打,打打,打打打一打碎,壓著鑼鼓點子走著台步心情愉快。心飄飄,步盈盈,身子像風吹柳條輕輕擺動。人走過後,香風陣陣,惹著蜜蜂盲目誤追而來。
三姨太今天特別性感美麗,一派春光明媚,一片春心蕩漾……
路邊野花朵朵開,像對她微笑;樹上鳥兒叫喳喳,似為她喝彩。小魚兒見她來了,羞得沉下水底;鬆鼠見她來了,把尾巴一翹,爬上樹梢,回頭偷偷地瞧……
“少爺,開門!”
“誰呀?”
“三姨太送茶來了。”
“哦,待我開門來了。”傻三開門抬頭一看,“啊!原來三姨太送茶到此!”
傻三這幾句話出口,要是別人聽了,有些刺耳,也感覺話語有些做作,不說做作,起碼講得很生硬,因為話中口氣,明顯地帶有戲曲台詞味道,這也難怪,傻三從小不愛讀書,隻愛看戲聽故事,所以他說話總有點帶戲腔調兒。趙氏大娘也訓他訓得不少,他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也一時改不了。可是三姨太聽了,覺得很有味道,很過癮,她最喜歡這樣文不文,土不土,人別山傳奇洋不洋的雅味兒,這真是百貨中百客。
當時,三姨太把茶奉上說:“少爺學習辛苦了,特送香茶給少爺解渴。”
“三姨太你莫叫少爺,叫爺字折罪了我。”
“那我對你麼樣稱呼?”
“叫我康少,或叫我外號——傻三亦可!”
傻三接過香茶,連忙問道:“呀!為何大娘今天沒來送茶?”
“康少爺……啊!”
她急改口稱呼:“康少,趙大娘今日早晨回娘家向她侄兒借錢、借糧去了。”
“什麼?什麼?家裏無錢無糧了!”傻三聽了大吃一驚,頭頂上像晴天一聲悶雷。
“自從三老爺去世後,為了維持康府的生計,家裏能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現在家裏是早無柴,晚無米,趙氏大娘不去向娘家借錢、借糧,全家人怎麼活命啦?”三姨太說出了家裏的實際情況。
傻三一聽,吧嗒!一杯香茶連杯子落在地上,摔得粉碎,他霎時頭昏腦漲,雙腳站立不住。三姨太正想趁機靠近傻三身邊,有意去扶傻三一把,沒想這時二姨媽搶上一步,將傻三扶住,三姨太隻好急推讓少爺落座。二姨媽回頭兩眼瞪著三姨太,意思是說,趙大娘早就吩咐過,不準把家中實際困難告訴少爺,怕少爺學習分心,你不是不知道,哼!明知故犯!
三姨太趁機溜回自己房去,長歎一聲:“唉!今天好機會,手快要接近少爺,這是天賜良機,二姨媽遲不來,早不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來了,真是太可惜,太可恨了!”
三姨太暗想,等管家婆趙大娘回來,她不把這芝麻大一點的小事,鬧得天翻地覆,雞飛狗跳?鬧就鬧吧!誰又鬧不過誰,騎驢子看唱本一走著瞧吧!再說康少把學習的書籍清理好,裝進箱子裏去,把習武的工具、兵器打成一捆捆,搬進練武房中鎖了起來。等到日落西山,看到趙氏大娘高高興興地回到家中,他忙去前堂迎接大娘,雙膝跪在大娘麵前說道:“大娘,我的好大娘,你和三爺對待侄兒比親爹媽還要親十倍,親百倍!”
康少爺這一舉動把趙大娘搞得是丈二和尚一摸不著頭腦,大娘雙手扶住他問道:“侄兒,你今天是怎麼了?是有什麼煩心的事兒,還是學習上遇到困難,還是家中誰人觸犯了你?你不要哭,快對大娘說個明白,有大娘幫你做主。”
傻三今天反常的行為,驚動全家人都來看熱鬧,有些還不知出了什麼大事。傻三跪在地下哭訴著說:“大娘啦,你說你愛不愛侄兒?”
“愛!”
“疼不疼侄兒?”
“當然疼。”
“你是既愛侄兒又疼侄兒,為什麼家裏事瞞著我?”
“侄兒啊,大娘沒什麼事瞞你!”
“大娘,你今天要不對侄兒說心裏話,不說真心話,你侄兒就跪在大娘麵前永不起來。”
趙氏大娘似乎明白又不大明白,心想我做大娘的有什麼事兒瞞著了侄兒。大娘就是明白也不好開口。於是傻三繼續說:“小侄兒今天有幾句話要當著大娘麵說個明白,大娘誰也不能怪我才說出來,這是其一。其二,侄兒學習,從今天起再不能封閉式練習,讓侄兒安排時間,自由練功。其三,這個家從今天起由小侄兒來當,老山區有句古訓,男到十五掌父誌,女性十五掌廚房。小侄今年二十歲了,應是立誌之時,從此大娘安心享福,往日你照顧侄兒,今後小侄要照顧你了。聽說大娘今天回娘家去借錢借糧去了,不知是否借到,沒借到不說,要是借了,全部退還娘家。小侄當家不靠祖輩遺產,不靠神仙皇帝,靠的是自食其力。大娘今天答應小侄,小侄自個兒站起來,大娘要是不答應,小侄就跪在地上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