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339是意大利馬基航空公司為意大利空軍研製的教練/攻擊機,用來取代MB。326和G。91T教練機執行中級和高級訓練任務。
MB。339的主要型別有:
MB。339A。該機為雙座串列教練/攻擊機,裝一台意大利專利製造的羅耳斯·羅伊斯公司“威派爾”MK632-43發動機。共造兩架原型機,分別於1976年8月12日和1977年5月20日首次試飛。第一架生產型MB。339A於1978年7月20日首次試飛。首批51架中的第一架供意大利空軍服役試驗使用,於1979年8月8日交付。
MB。339A。該機除作教練機外,還可用於緊急近距空中支援。MB。339A是第二代噴氣教練機中唯一采用渦噴發動機的教練機。在意大利空軍中作為全程噴氣教練機使用,飛過初級教練機40小時的學員,在MB。339A上飛行210小時即可直接改飛戰鬥教練機。
MB。339A共生產大約160架,於1987年停產,除意大利空軍裝備100多架外,使用該機的國家還有阿根廷(10架)、秘魯(16架)、馬來西亞(12架)、阿聯酋(4架)、尼日利亞(12架)和加納(2架)。
MB。339B。該機為高級噴氣教練機,與MB。339A相比增加了近距空中支援能力,翼尖油箱加大。裝一台羅耳斯·羅伊斯公司“威派爾”MK680-43渦輪噴氣發動機。
MB。339K。該機為單座對地攻擊型,1980年5月30日首次飛行。動力裝置與B型一樣。
MB。339C。該機為改進的教練/近距空中支援型,前後艙均裝全綜合數字導航和攻擊係統及平視顯示器,所以後艙飛行員也可飛平顯儀表進場著陸動作以及進行空——地武器發射和空——空機槍發射。動力裝置同MB。339B。按MIL-A-8860A要求進行結構設計,執行教練任務時服役壽命要求為10000飛行小時。加大了翼尖油箱,改進了機頭形狀。
MB。339C。該機的研製目的是對飛行員進行有效的現代任務管理技術訓練,同時也用於執行近距空中支援攻擊任務。設計和研製工作於1982——83年開始,原型機1985年12月17日首次飛行。新西蘭空軍於1990年5月訂購了18架MB。339C,以取代英國航宇公司的“打擊者”。交付工作將於1993年完成。
MB。339的機翼為懸臂式下/中單翼。中心線處翼型為NACA 64A-114(修形),翼尖翼型為NACA 64A-212(修形)。前緣後掠角11°18′,1/4弦線後掠角8°29′。全金屬受力蒙皮結構,單主梁和輔助後梁,全翼分為二段,用螺栓與機身連接。蒙皮用沿翼展方向的桁條、密布的翼肋和輔助肋加強。翼尖油箱為固定式。
在大約2/3翼展的上翼麵處有翼刀。助力操縱的副翼有氣動補償裝置,而且沿全翼展經過靜力平衡。伺服調整片有助於在液壓失靈時轉為人力操縱。液壓作動的單縫襟翼通過推/拉杆操縱。全機翼結構均經過防腐蝕處理。
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分為前(從機頭至發動機安裝隔板)、後(從發動機隔板至尾錐)二段。前段由C型框架、4個C型梁、縱向L型桁條及蒙皮板構成。後段全由鋁合金製造,但防火牆及尾錐大部分由不鏽鋼製成。前、後段用4個螺栓連接,便於維護發動機。減速板在飛機重心前、機腹下表麵中央,用電控製的液壓作動。機身結構經過防腐蝕處理。
尾翼采用與機翼類似的懸臂式全金屬結構。垂尾略向後掠。方向舵和升降舵經過靜平衡,二者均有電氣作動的補償片和調整片。後機身下有二塊腹鰭。
起落架采用液壓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采用油——氣減震支柱,適於從簡易跑道上起降。液壓作動可轉向前輪向前收,主輪向外收入機翼。低壓無內胎主輪,尺寸為545×175-10;前輪無內胎,尺寸為380×150-4.有應急放起落架係統。采用有防滑裝置的液壓盤式刹車裝置。
動力裝置采用一台羅耳斯·羅伊斯公司“威派爾”MK680-43渦噴發動機,額定推力19.57千牛(1996)。一個雙腔橡皮機身油箱,容量781升,2個翼尖油箱總容量1000升,可用內部總載油量為1781升。機身左側機翼後緣下方有單點壓力加油口。機身頂部和每個翼尖油箱各有一個重力加油口。翼下中央掛點各有帶325升副油箱的掛架。發動機進氣道有防冰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