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條無形資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無形資產不具有物質實體,卻又依托於一定的物質實體;
2.具有某種權利或信譽,這種權利或信譽是其自身發展形成的;
3.無形資產為生產經營持續地帶來經濟利益,並由一定主體排他性地控製。
第九十四條無形資產評估須以產權利益主體變動為前提或假設前提,以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為評估對象,以無形資產所能產生的收益為基礎。如果某項無形資產成為其它資產發揮效用或生產經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一般它就應該成為評估對象。
無形資產評估過程中特別要注意核查鑒定產權和經濟行為的合法性、有效性;核查有關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權威性;確定無形資產的種類、具體名稱、存在形式以及有關權屬的具體內容;從法律、經濟、技術及獲利能力等方麵分析判斷各項無形資產是否存在,並分析確定無形資產的存續期;確定無形資產產權利益主體變動的具體方式和設定條件;注意保護秘密。
第九十五條根據所評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型、特點、評估目的及外部市場環境等具體情況,選用現行市價法或收益現值法、重置成本法等評估方法。
采用現行市價法評估無形資產時,特別要注意被評無形資產必須確實適合運用現行市價法,注意掌握公開市場原則,充分重視被評無形資產的特點。當類似無形資產之間具有可比性時,可根據它們的交易條件、市場交易價格和價值影響因素的差異,調整確定評估值;當被評無形資產曾向多個使用者轉讓使用權時,可結合受讓者的具體情況調整確定評估值。
采用收益現值法時,要注意分析超額獲利能力和預期收益,注意收益額的計算口徑與被評無形資產相對應,不要將其它資產帶來的收益誤算到無形資產的收益中;要充分考慮法律法規、宏觀經濟環境、技術進步、行業發展變化、企業經營管理、產品更新和替代等因素對無形資產收益期、收益額和折現率的影響。
當被評無形資產確具超額獲利能力,但不宜采用現行市價法和收益現值法時,可采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要注意根據現行條件下重新形成或取得該無形資產所需的全部費用(含資金成本)確定評估值;要注意扣除實際存在的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
第九十六條專利權評估過程中要注意核查了解如下情況,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明確說明:
1.專利權的法律保護狀況。包括專利號、專利證書頒發部門和時間、專利公告文件、專利的類型、專利權人、有效期、續展時間及條件等。
2.專利權的具體內容。包括專利名稱、類別、具體內容、適用領域,專利的使用、保持、轉讓等權屬,專利技術的先進性、壟斷性、成熟程度等。
3.專利的使用情況。包括使用專利需要具備的經濟、技術、設備、工藝、原材料、環境等方麵的前提或基礎條件,專利啟用時間,使用範圍,專利使用人數量,使用權轉讓情況等。
4.專利權的成本費用和曆史收益情況。包括專利申報或購買、持有、延續等項支出成本;專利使用、授權使用及轉讓所帶來的曆史收益。
5.專利權的收益期和預期收益額有關情況。包括專利的保護期、專利權人的經營管理能力、專利產品的技術壽命和經濟壽命、單位售價、銷售量、市場占有率和利潤情況,同功能產品單位售價情況、主要競爭對象的市場占有率、苺利情況,專利權的獲利能力和收益水平等。
第九十七條專有技術(訣竅)評估中要注意核查了解如下情況,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明確說明:
1.專有技術的具體內容。包括名稱、類別、具體內容、適用產品和領域,真實性、有效性、先進性、壟斷性、成熟程度,所經過的鑒定、驗證等。
2.專有技術能被保持的原因及預期的保持時間,改進技術、類似或相關技術的有關情況。
3.專有技術的使用情況。包括使用專有技術需具備的經濟、技術、設備、工藝、原材料、環境等方麵的前提或基礎條件,啟用時間,使用範圍,使用權和所有權轉讓情況。
4.專有技術的成本費用和曆史收益情況。包括專有技術的創製或購買、保持、改進等支出成本;專有技術使用、轉讓所帶來的曆史收益。
5.專有技術的收益期和預期收益額有關情況。包括專有技術持有人的經營管理能力、技術更新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專有技術獲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專有技術產品的技術壽命和經濟壽命,單位售價、銷售量、市場占有率和利潤情況,同功能產品單位售價情況、主要競爭對象的市場占有率、盈利情況等。
第九十八條商標權評估過程中要注意核查了解如下情況,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明確說明:
1.商標權的法律保護狀況。包括商標權注冊登記部門和時間、審批和有關公告文件、商標權人、有效期及續展條件等。
2.商標權的具體內容。包括名稱,文字、圖案和聲像,適用領域和範圍,使用、保持、轉讓等權屬。
3.商標權的使用情況。包栝商標啟用時間,商標使用人數量,授權使用和使用權轉讓情況,商標使用範圍、場所、對象,已使用次數或數量等。
4.商標權的成本費用和曆史收益情況。包括商標權申報或購買、持有等項支出成本;商標使用、授權使用及轉讓所帶來的曆史收益。
5.商標的知名度,廣告宣傳情況,同類產品的名牌商標。
6.商標的預期壽命和收益情況。包括使用該商標產品的預期壽命、單位售價、銷售量、市場占有率和利潤情況,同種產品單位售價情況、主要競爭對象的市場占有率、盈利情況等。
第九十九條特許經營權評估過程中要注意核查了解如下情況,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明確說明:
1.特許經營權的法律狀況。包括特許經營權的授權人,授權文件,被授權人的資格要求,特許經營有效期、適用範圍、續期和改變範圍等條件,該經營權的原始持有人,法律法規對該類經營權的有關規定等。
2.特許經營權的具體內容。包括名稱、類別、具體內容、適用領域,使用、保持、轉讓、再次特許授權等權屬。
3.特許經營權的使用情況。包括需要具備的法律、經濟、市場、技術、設備、工藝、原材料、環境等方麵的前提或基礎條件,啟用時間,使用範圍,該經營權現有使用人的數量、分布範圍、市場劃分及市場占有率等。
4.特許經營權的成本費用和曆史收益情況。包括申報或購買、持有、延續等項支出成本;使用、轉讓、再次特許授權所帶來的曆史收益。
5.特許經營權的收益期和預期收益額有關情況。包括特許經營權持有人的經營管理能力、預期業務量、經營對象的預期壽命、市場占有率和預期收益,主要競爭對象的市場占有率、盈利情況等。
當某類特許經營權的授予行為不屬於經濟行為時,需慎重考慮是否對它進行評估。
第一百條在評估商譽(不可確指無形資產時,特別要注意全麵核查了解被評估整體企業的內部結構,資產配置,各項業務及其收人,財務狀況,經營管理情況,市場占有率,行業平均收益水平,行業發展趨勢,社會平均收益水平,資金利率水平,產品和技術的更新,替代以及競爭者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正確分析預測未來收益年期、折現率、收益額或收益率。
視情況不同,商譽評估可選用超額收益法,將企業收益與按行業平均收益率計算的收益之間的荖痂那紹鈽妝抬、相可詵閨製騶法刖拉妝斿視佶法測算出的整體企業評估值,減去通過各種適宜的方法分別評出的該整體企業各單項資產的評估值,以其差值作為該整體企業商譽評估值。商譽評估值最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