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評估具體過程和評估結果
1.被評估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1)從1984年以來,該公司陸續從意大利、美國引進當代先進技術、設備及生產線,又從上海、阜新等廠家購建了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和機組,在國內首家生產甲產品的骨幹企業,是該產品的國家定點生產廠,其綜合經濟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根據該公司曆年財務曆史數據資料,對公司未來的收益進行預測。
依據本次評估目的,評估人員對該企業的曆史收益情況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剔除了與本次評估目的無關的產品的收入與成本,確定出本次評估所需要的甲產品的客觀收人與成本數據,以此作為本資評估目的下的預測數據。其中應該說明的是:該企業提供的1997年的財務資料為1997年8月底的實際數據,評估人員為了預測的方便,依據1996年同期銷售收人與成本實際情況及增長變化趨勢對1997年財務數據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預測出1997年全年銷售量為10692噸,銷售額為10692萬元,總成本為9108萬元。其中預測數據中各年總成本包括了公司期間費用。
(2)該企業在1992年到1996年中享受國家減稅優惠政策,故其所得稅率為12%,從1997年起,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率為合資企業的適用稅率故預測期的所得稅稅率為24%。
(3)從曆史數據看,公司在過去6年平均每年銷售額增長率約35%,1995年到1997年,平均增長速度約為53.6%,說明該企業正處於高速成長期,並將在未來5年內繼續保持這一趨勢。由於該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各地,知名度較高,且目前為企業開拓市場階段,故產品定價偏低,該企業準備在市場穩定後將產品價格提高至每噸1.1萬元,故預測期產品的加權平均價格定為1.1萬元/噸。
2.風險分析
(1)管理風險:管理是企業成功關鍵,現代化經營除需要現代化高級管理人員,還必須有正確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該產品有其獨特的技術及其先進的生產工藝,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在未來競爭中必須進一步增強管理機製,使管理方式和手段更加完善、合理,才能保持企業發展勢頭,減少決策失誤,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該企業擁有一支管理素質較高的領導班子,企業充滿生機,故企業這一風險較小。
(2)資金風險:該公司現正麵臨著擴大企業生產規模的問題,因此,必須加緊資金籌措,合理運用資金,加速資金周轉。如何以較少的資金,完成預期的收益,或如何籌措足夠的資金以支持預計的生產規模,其中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因而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但該企業在銀行的信譽較高,故可從銀行得到支持,這是抵消這一風險的有利因素。
(3)市場風險:如何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提高、改進和完善已擁有的技術,製定更高一層的市場戰略,使其在國內、國外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這是企業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該公司的生產銷售的“A”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都有較高的聲譽,產品的知名度較高,是我國的名牌產品,因此可以說不存在市場風險。
(4)人才風險:現代化企業經營的決定因素是人才,企業需荽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直接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隻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因此,企業應積極網絡人才,挖掘現有人才潛力,有計劃地充實人才力量,加強職業培訓,做好人才貯備,才能有效地抵減這一風險。
以上分析表明,該企業生產的甲產品具有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該公司如能聚集人才,籌集足夠的資金,加強市場意識,不斷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則該商標將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評估方法的選擇
被評估資產牌圖形商標屬於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該商標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能為使用者帶來超額利潤,並具有較高的獲利能力,故本次評估決定采用收益現值法(分段法即從該商標使用產品甲產品未來將持續為獲利主體帶來的收益入手,將預測分為兩段,前段采取從產品在未來五年中產生的收益人手,通過計算淨利潤,逐年預測折現累加的方法;而對於後段則假設該企業在不斷自我更新完善的前提下,保持等額永續收益,其永續年金取預測期第五年的淨利潤,並對其進行還原及折現處理。將前後兩段收益現值加在一起構成整體獲利主體將取得的未來收益於評估基準日的公允價值,再按一定比例(利潤分享率即確定出無形資產在未來收益中所占份額,得出該無形資產在現進公允價值。
4.評估過程
(1)預測期的確定:經評估人員的分析,基於穩健性原則,為減少預測風險,故其預測期定為五年。而五年以後,取第五年淨利潤為永續年金。
(2)折現率的確定:折現率為安全利率加風險報酬率。根據銀行利率確定安全利率為11%,由於該商標的知名度在國內很高,其市場占有率較高,故該商標的風險係數較小,由此確定其風險報酬率為因此折現率為12%。
(3)利潤分享率的確定:經有關專家確定,該項無形資產(商標)的利潤分享率占總收益現值的20%。
(4)收益的預測:
①前段(1998年~2002年)收益淨現值的預測利用010見7隻函數,對公司未來5年銷售額情況做了定量預測,數據見附表(略)。
將公司銷售額做出預測後,建立了總成本和銷售額一元非線性回歸模型。根據曆史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總成本最低為700萬元。
根據公式計算得到未來5年預期總成本。目前該企業有部分閑置設備,未達到預計生產規模,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產品單位成本將有所降低,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各項費用開始增加,到達2002年,產品單位成本達到0.89萬元,這時對銷量求導,0.9909導數趨進於1,說明這時總成本的增長速度開始接進並超過銷量的增長,該點為公司中短期最適規模。公司應基本保持這時的規模。
②後段收益淨現值的預測
從2003年起假設該獲利主體在不斷更新完善的基礎上保持等收益,永續年金為2002年的淨利潤,通過折現後,得出後段的收益淨現值。
③被評估無形資產的收益淨現值計算過程(略)
被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為人民幣6408萬元。
5.評估結果
該無形資產(商標)的價值為8772.38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