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又是孫鎮逢集。楊虎城腳登麻鞋,挽著衣袖,走進馮譚富的糧號,向夥計問道:“李楨先生在嗎?”夥計指著櫃房說:“在櫃房裏。”楊虎城虎步生風,直闖櫃房,見炕上有兩個人正躺著抽大煙,他分不清誰是李楨,便問:“李楨先生在嗎?”其中一個說:“我就是李楨,你有什麼事?”

說著坐了起來。楊虎城對李楨說:“給你帶來一封信。”他邊說邊從腰裏掏,李楨以為他掏信,不料,他掏出手槍,“砰”的一聲,當下打得李楨腦袋開花。

打死李楨的消息傳出後,群眾拍手稱快,縣府和軍閥郭堅立即下令通緝捉拿楊虎城。楊虎城被迫組織“中秋會”部分成員離開家鄉,在關山一帶開始了武裝抗暴鬥爭。

2.初捷安王坡楊虎城打死蒲城東鄉橫行鄉裏的劣紳李楨後,帶領一部分青年農民到臨潼關山鎮(現居西安市閻良區)打了一批大刀,攜刀流浪,除暴安良。所到之處,群眾見他們都帶著一把明晃晃的“關山刀”,便稱他們為“刀客”。

一天,他們偵察到澄城縣有一批稅款,要經蒲城解往西安。楊虎城思忖,這是從老百姓身上刮來的“地皮錢”,理應奪取。於是,就乘黑夜到蒲城東鄉劫奪了這批稅款,買了一支“曼利夏”步槍和幾匹戰馬。

陝西督軍陳樹藩嚴令駐紮蒲城的團長江朱調集軍隊把這批“刀客”一網打盡,生擒楊虎城歸案。

楊虎城知道把事弄大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準備拚個魚死網破。他和部下計議再三後,帶了兩個弟兄與嘯聚豐山南麓的一股較大的農民武裝聯合,又陸續和其他一些小股的農民武裝取得聯係並和這些農民武裝的首領結為十八弟兄。楊虎城排行老九,被推任為連長。擬定了“打富濟貧、同生共死……”等簡單樸素的政治綱領,嘯聚豐山前安王坡,幫助貧苦農民耕種收割,深受廣大群眾的愛戴擁護,貧苦農民紛紛前來參加這支隊伍,人數很快擴充到二百多。他們憑借豐山天險,退可入山,攻可出川,積極準備迎擊前來清剿的江朱軍隊。

楊虎城一麵籌備武器,一麵派人到縣城暗中邀請江朱部下的井魯娃入夥共謀大計。井魯娃風聞楊虎城為人忠厚耿直,就借出城討要糧草之機,帶了十幾個人,攜帶長短槍19支,投奔楊虎城。這大大增強了楊虎城部隊的實力。楊虎城十分高興,當即請井魯娃任一排長兼手槍突擊隊隊長。

江朱尚未出師先叛一員驍將,惱羞成怒,立即催促部隊,火速出城進剿楊虎城。

時值冬令,天降大雪。蒲城安王坡一帶,白雪皚皚,陽光照射,十分耀眼。楊虎城率眾埋伏在一條深溝的兩邊,整整兩天了,人人都是白色衣著,爬在雪地,混然一色,很難發現。縣城方麵卻一直不見動靜,人們都有些泄氣,楊虎城心裏也直犯嘀咕:莫非消息不準確?這一仗打不好,非但蒲城難以立足,就是投奔他人也難免受人冷眼看待。不過,他不動聲色,嚴令部下耐心等待。

早飯剛過,江朱的部隊終於蜂擁而來。沒有經過戰場的人,心一下子繃緊了,連出氣都不勻了。21歲的楊虎城第一次指揮作戰,心情也很不平靜。

他傳下命令:“井排長的槍聲一響,大家跟我一起下溝衝殺!”命令下達後,他拿出一瓶酒,對井魯娃大聲說:“來,酒過三輪,就該吃豬肉了!”說畢,先一口氣喝了半瓶酒,脫去棉衣,“刷”地抽出大刀片。接著,井魯娃也喝了大半瓶酒,把瓶子一摔,就像一頭憤怒的獅子。楊虎城觀察良久,鎮靜地說:“離得越近越好,第一槍先打那個騎馬的!”

江朱的部隊終於進入伏擊圈,楊虎城舉起大刀看了一下井魯娃,大喝一聲:“打!”彈不虛發的井魯娃一扣扳機,騎在馬上的敵營長應聲落馬。楊虎城“騰”地躍起身來,大喝一聲:“殺!衝呀!”一躍就從一丈多高的溝沿上跳了下去,衝入敵群,隻見刀光閃處,幾個人頭早已落地。部下見楊虎城帶頭殺入敵群,也紛紛跳下溝,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格鬥。江朱的部隊槍支雖多,卻因一交手就是短兵相接,火力無法展開,槍都變成燒火棍。楊虎城的部下刀法嫻熟,如砍瓜切菜一般,殺得江朱部隊鬼哭狼嚎,潰不成軍。不到一頓飯時間,打死打傷50餘人,活捉了30多名,繳獲長短槍60多支,戰馬兩匹。江部殘兵狼狽逃竄,退回縣城,江朱嚇得魂飛魄散,閉城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