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立體幾何)研究空間圖形的性質、畫法、計算以及它們的應用的學科。在立體幾何裏,不研究抽象的空間圖形所代表的實際物體的那些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而隻研究它們的幾何性質。中學開設立體幾何的目的是使學生係統地掌握空間圖形的基本性質,從而掌握一些簡單多麵體和旋轉體的畫法、表麵積和體積公式,進一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才能學好立體幾何呢?課本第一章《直線和平麵》是立體幾何理論的基礎部分,也是能否學好立體幾何的關鍵部分,這一章的內容,從圖形上看,包含了一般空間圖形最簡單、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從理論上看,這些圖形的基本性質又是研究一般空間圖形性質的邏輯依據。
立體幾何入門主要有六點障礙,即概念模糊不清、位置顧此失彼、漏記關鍵條件、常受平麵幾何局限、推理循環論證、畫圖直觀性差I針對這個實際情況,立體幾何入門課的教和學應從四個方麵入手,即抓好概念理解、抓緊作圖訓練、抓住定理條件、抓住比較鑒別。
(空間圖形)由空間的點、線、麵所構成的圖形,也可以看成是空間點的集合。例如,長方體、圓柱、圓錐等都是空間圖形,平麵圖形是空間圖形的一部分。由於幾何學對幾何圖形反映什麼樣的實際物體是不指明的,所以幾何圖形是從實際物體經過歸納、概括和抽象的產物,如果隻研究一個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而不考慮它的其他性質,我們就把這個物體叫做幾何體,簡稱體I體有長、寬和高正是由於空間圖形的抽象性,一個圖形可以是許多實際物體的抽象形式,因而使幾何學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
(幾何元素)構成幾何圖形最基本的元素,如點、線、麵等總稱為幾何元素麵是體的界限,隻有長和寬,沒有高線是麵的界限,隻有長,沒有寬和高。點是線的界限,隻有位置,沒有大小。
(直觀圖)所有的投射線互相平行的投影法,叫做平行投影法。按平行投影法,把空間圖形在紙上或黑板上畫得既富有立體感,又能表達出圖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關係和度量關係(主要是長、寬、高三個方麵的),我們把這種投影圖叫做直觀圖。立體幾何課本中的直觀圖是根據斜二軸測投影(如棱柱、棱錐、棱台的直觀圖)和正等軸測投影(如圓柱、圓錐、圓台的直觀圖)兩種原理畫出的。
(公理法)整理與敘述數學知識的一種常用方法。這種數學公理化形式的確立,是古希臘數學的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歐幾裏得《原本》的內容固然重要,但那些內容借以表現的形式甚至更為重要《原本》中公理法的表現形式對後代產生了如此深刻的影響,以致這部著作成了嚴格的數學證明的典範,成為現代數學表述形式的原型。
什麼叫做公理呢?在形式邏輯三段論的推理過程,“結論”的得出是以“大前提”為依據的。而“大前提”也是個命題,因此作為推證某一命題依據的“大前提”,也必須是得到證明的正確的命題。否則這個命題的推證是無效的,當然循環論證(兩個命題互為推理的依據)也是無效的。這樣一來順次地上溯,終必出現其真實性不能通過推理論證的命題。我們把不能以別的命題為“大前提”來推理證明,而且又用來作為推證其它命題的命題,叫做公理。
理的正確性,是由人類長期的實踐活動所證實的一個學科的陳述,如果采取最初規定若幹條學科的公理,而其它的內容都可以由這些公理邏輯地推出,那麼我們就說采用了公理法的形式進行表述,例如,平麵幾何和立體幾何,都采用公理法進行陳述。立體幾何中的公理體係包括以下六條公理,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立體幾何這門學科的全部理論: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麵內,那麼這條直線上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麵內。
公理2:如果兩個平麵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它們有且隻有一條通過這個點的公共直線。
公理3:經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隻有一個平麵。
公理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公理5: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它的長、寬、高的積。
公理6:夾在兩個平行平麵間的兩個幾何體,被平行於這兩個平麵的任意平麵所截,如果截得的兩個截麵的麵積總相等,那麼這兩個幾何體的體積相等。
(反證法)數學證明中,有的命題往往不易或不能直接從原命題的題設證得結論,而改證它的逆否命題(因為它與原命題等效)即先假設原命題結論不真,然後由此假定出發,經過逐步推演,導出同已知命題或題設條件相矛盾的結果。產生這種矛盾的原因,不是由於推理有誤所致。根據邏輯學中的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反對或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真,其中至少有一個是假的。公式是不是非義、排中律(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假,其中必有一個是真的~公式是或者非,便有開始假設的原命題結論不真是錯誤的,因此原命題的結論是正確的~這種證明的方法叫反證法。
根據反證法的基本思路,我們把用反證法證明命題的一般步驟歸結為:否定結論、推導可能、出現矛盾、證明完成。由於否定結論的情況不同,反證法又可分為歸謬法和窮舉法,當對原命題結論否定情形隻有一種時用歸謬法,當對原命題結論否定情況不隻一種(但是有限種)時用窮舉法。推導可能是反證法中帶關鍵性的步驟,不論歸謬法還是窮舉法,最後都要“歸謬”出現矛盾。矛盾是怎樣出現的呢?當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常用下麵幾種情況,即和已知定義矛盾、和已知公理矛盾、和已知定理矛盾、和題設矛盾、和開始所作的假設矛盾、或者推出的不同結果自相矛盾等等立體幾何中,反證法用得比較多。除了掌握反證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驟外,還要防止在推導可能的時候犯循環論證的錯誤,使全部論證前功盡棄。
說明:這裏反證法的步驟,應該說用的是很漂亮的。主要問題是在推導可能的時候,用了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而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證明用了兩垂線定理,因此犯了循環論證的錯誤。初學者,這種的錯誤是屢見不鮮的,我們應該有所警惕。
(同一法)一個命題,如果它的題設和結論所指的事物都是唯一的,那麼原命題和它的逆命題中,隻要有一個成立,另一個就一定成立,這個道理叫做同一法則在符合同一法則的前提下,代替證明原命題而改證它的逆命題成立的一種方法叫做同一法。在用同一法證題時,圖形常常故意畫成不正確的。要證“某形有某特性”,在某形和某特性都是獨一無二的情況下,轉而去證“有某特性的是某形”。同一法證題的步驟是:另作符合結論的圖形,證明該圖形與已知條件符合,由同一法則得所作圖形與題設的圖形重合,從而原命題得證。
同一法和反證法都是間接證法,但同一法不易掌握。可以利用同一法證明的題目,一般來說用反證法也行。
(二)直線和平麵
(平麵)幾何元素之一,是從客觀現象中抽象出來的一個原始概念。例如,平靜的水麵、窗玻璃麵、桌麵等都給我們以平麵的形象。幾何裏的平麵是無限延展的。在立體幾何中,通常畫平行四邊形來表示平麵。當平麵是水平放置的時候,通常把平行四邊形的銳角畫成45°,橫邊畫成等於鄰邊的兩倍。